百字明咒功德网

内观疗法与《易经》思想的相似相通

发布时间:2024-04-14 01:38:49作者:百字明咒功德网
内观疗法与《易经》思想的相似相通

内观疗法(Naikan Therapy)是由吉本伊信先生于1937年提出、1953年确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内观的原型为日本佛教的净土真宗一派中的禅修,原意为通过深刻反省自身,洞察到自己的深重罪孽因之忏悔,拜托佛祖来拯救自己。

[1]但与此同时,内观疗法与中国的《易经》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内观疗法与《易经》的内省性内观又称内省,是指观察自身的内心,了解自己,凝视心中的自我。内观,意指通过深刻反省自身,产生自罪感并因之忏悔。内观疗法的操作原理主要是回顾检讨自己历来在人际关系上所作所为中存在的问题而予以彻底反省。

[2]在内观过程中,关键是内观者要善于发现自己善良的心、洞察自己美丽的心,通过自我洞察和自我发现来达到心灵的净化、祥和与丰富。内观疗法是围绕三个主题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反复进行回忆,即“别人为我所做的”“我对别人的回报”“我给别人带来的麻烦”

[3]。这三个问题将按照从幼年到现在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进行检讨的第一个关系人为母亲,或者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母亲角色的人,然后是父亲、兄弟姐妹,亦可进行到配偶、孩子、祖父母、朋友、同事等,回忆的对象是具体的事实,应力求避免以情感和主观判断来进行回忆,而要对自己的心态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观察与内省。内观者在内观、自省中发现自己已经得到过许多的关爱和温暖,得到过许多生命的乐趣、幸福。这被淡忘、忽视的一切重新在记忆中闪现,有的甚至光辉灿烂,使内观者进行爱的重新体认。同时,回顾自己给对方造成的麻烦会唤起羞愧感、罪恶感

。两类情感的交织加剧了内观者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内观者脱离自我中心,可以更好地倾听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重构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加强内心的力量,提升自己心灵的纯度。《易传·系辞上》曰:“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4]它的意思是,《易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和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大原理;通古今之变,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东方的智慧,历久而弥新,对后世有着无穷的意义。孔子一生中最崇拜的书就是《易经》,达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5]博大精深的易学历来被列于诸经之首,是中华文化的母亲河。内观疗法是近二十几年才从日本传入我国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但它的思想内涵在我国古代《易经》中就有体现。《易经》中有多处指出君子应该不断自我反省,勇于改过。震卦《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6]意思是接二连三打雷,这就是震卦。君子应该由此领悟内省,有所恐惧,不断地修正省察自己。益卦《象》曰:“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蹇卦《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即谓山上有水,这就是蹇卦。君子要由此领悟,反省自己,修养德行。复卦六五《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意思是说经过考察以后决定返回,而没有任何悔恨,这是以中庸之道考察自己的结果。由此可见,中庸之道不仅仅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不偏不倚的态度,而且也是自我反省、认识主观世界的尺度。艮卦《序卦传》曰:“艮者,止也。”

在《易经》中,“艮”象征抑制邪欲,警示人们要勤于自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感恩与满足,才会享受到幸福的人生,这与内观疗法的实质和精髓是相通的。《易经》中的综卦,又称反卦或覆卦,是指将本卦的爻位倒置。例如,天风姤卦,如果把姤卦作180度倒转,也就是将该卦的爻位倒置,则成为泽天夬卦。从综卦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君子应该善于自省,反思自己的错误,善于将你心换我心,能设身处地为别人思考,不要凡事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衡量。在这一点上,内观疗法与《易经》也是相通相似的。但是,内观不等同于内省。

《易经》中的内省是一种由内心深层向浅表的“悟”,内观相反,是由浅表向深层的“看”。内观的过程会伴随更强烈的情感体验,是由情感带动认知改变。内省则更强调理性的力量,用理性的思考来修正认知。[3]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易经》强调人性有需要思考和调整的一面,要求人们要要勤于内省,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懂得感恩与满足,这与内观疗法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二、内观疗法与《易经》的发展性内观疗法对人的成长,具有发展性影响的特点。在内观中,在一个属于自己的神圣化的独立空间,围绕“对方为我做的,我为对方做的,我给对方添的麻烦”三项,对自己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人际关系进行回忆,在内观情境中多角度观察和感受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各个事件,用“特别的七天”去检阅自己过去的生活。吉本伊信先生提出“打碎我执,恢复纯朴”,经由内观,患者觉察到了自己的“我执”,产生自罪感,进一步放下“我执”,使心灵得到了解放;[7]通过观察自我内心、观照自己、凝视自己、自我观照、自我启发、自我洞察,打破原先的认知框架,重新安置自己放错了位置的心灵;当事人会从只关心自己需要的满足,转变到关心他人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借由罪恶感和内疚感,淡化自我意识,脱离自我中心,以感谢和报恩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将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的、对他人仇恨的心理转变成诚恳的、谦虚的心理状态,从焦虑、不满、对抗的情绪状态转变到愉快、诚恳、对他人有发自内心感恩的心理状态中去;经由内观,内观者会产生一种解放感、平和感和开朗感,这种感觉带来的生命节律的舒展能够改善身心的失调,让浮躁的心灵重新安静、平和地回归,最终促成自我康复力的提升,活化生命的全过程并培养自己的独立性。

[8]而《周易》一书,非常强调事物都是处于发展变化当中的;书名之所以为“易”,也就是体现了变化的内涵。《易经》这部书的根本性质就是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新事物的不断产生,也就意味着旧事物的不断灭亡,世界就是在这种不断变化着的更新换代中前进与发展的。“易”的成书是“天地变化,圣人效之”[6]168。在《易经》中的“爻”,代表“易”的变化交错,“爻者,言乎变者也”。

《易传·系辞上》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义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这说明卦在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时刻都在交流,不停发生关系,引起变化,所以叫做“爻”。换言之,主要通过对爻的动态分析来体现“天下之动”,即世界的变化。用吕绍纲先生的话对《易经》的发展性作个小结:“《周易》的对象是变化的世界,世界的变化,变化表现为大小不同,有始有终,终而又始,继续不断的过程。在《周易》这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都处在永恒的变化、生成、消逝的状态中。”

[9]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内观疗法可以促进内观者的身心发展,使其产生自罪感并脱离自我中心,平心静气地接纳自己及别人,放弃虚伪的面具,寻回真正的自我。这与《易经》的发展观是相契合的,尽管《易经》的发展观是宏观层面的,而内观疗法的发展观是更为具体、形象的。

三、内观疗法与《易经》的共时性人的痛苦、压抑、忧郁、焦虑、恐惧以及其他心理及人格障碍大部分都潜藏在个人潜意识中,平时会以种种伪装以及假面具出现,而当荣格运用《易经》为患者测验时,这些潜意识浮现为一种内心即将感受到的事情,并与《易经》中的答案发生有意义的巧合或相等,通过《易经》的帮助和启发,荣格提出了他的“共时性原则”。荣格曾经说过“建立在‘共时性原则’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在易经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是中国思维方式最集中的体现。”

[10]于是荣格为此专门创造了一个名词:同步。所谓共时性原则,荣格把它描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事件的意味深长的巧合,其中包含着某种并非意外的或然性的东西。”[11]《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蕴含着这种深刻的思想。虽然“共时性”的概念是荣格首先提出的,但共时性事件早有记载,共时性现象在中国古代称之为感应。《易经》的“天人合一”以及“天人感应”观念与荣格的“共时性”理念是相通的。首先,《易经》强调“天人合一”,即十分重视天道、地道和人道,并认为这三者是一个整体。《易经》中的三才观不是像春秋时代所认为的那样,简单地将宇宙区分为天地,将人归属于地,而是将人视为与天地并立的存在,就是说,天属于神,地属于万物,人就是人,这是同时性的,是一种空间式的思考。《系辞传》中,这样的句子也很多:“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突出了人与天地的相应。“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突出人与天道、地道相应。“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突出了天人合一,天地人和谐统一。人与天地相应,这是天人观的核心。以上都是《易经》中“共时性”思想的体现。其次,《易经》强调“天人感应”。这种人天感应的相互作用的思想,正如《易传·系辞上》所讲:“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近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近者乎?”“言行,君子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6]166《易经》咸卦《彖》辞“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则是对感应的集中阐释。易学认为感应可使人既知于一切现在之事,也可知过往与将来之事。《易经》的筮法与占问过程也正是共时性现象的体现。“易”乃《易经》之主旨,“感应”也贯穿《易经》及易学各家思想。尽管拈取蓍草或抛掷硬币以起卦的方法纯属偶然,但却可以与起卦人主观所要了解的事件在性质上相契合。

[12]正如《易传·系辞上》所说:“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意思是君子准备有所作为,准备有所行动时,用言语去询问,它就会像接受提问一样并且像回音一样地答复。问题的关键在于观察者如何通过随机起卦,却能使所起卦爻的涵义与自己主观所希望了解的客观情境相契合呢?在于观察者要认定卦爻辞确实可以呈现他心灵的状态,因此当他区分蓍草或投掷硬币时,要确定它一定会存在于某一现成的情境当中,就是说,观察者只有通过坚定诚信的心念来实现卦与事的契合。

[13]这正是“共时性”思想的体现。但是为什么所起之卦有可能以象征的形式,展示起卦之人与占问之事同步而行的潜意识呢?《易经》也给出了答案。《文言·乾》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爆,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4]296意思是说声调相同就会互相呼应,气息相通就会彼此吸引;水会流向潮湿的地方,火会烧向干燥的区域;云随着龙浮现,风跟着虎而飘动;圣人兴起,引来万物瞩目。也就是说,气类相同的事物会产生相动相求的运动。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气有可能连接各种类型与等级的事物,能够通过气的作用实现各种水平、各种性质的同类事物的相互感通。

[12]天地万物,只要气类相同,则相感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种运动形式实质也就是“感应”。荣格所揭示的同时性现象,与《易经》所说的感应关系相通,同属于感应关系之列。而内观的共时性则使人产生带有某种意义的一致感觉。如果再加以叙述,甚至能让人与未知的世界联系起来。在内观咨询的时候共时性出现的例子不胜枚举:某位有过离婚经历的女性在进行内观的时候,出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当这一女性对母亲开展内观的时候进展得很顺利,但是对经常耍酒疯的父亲进行内观的时候,进展很难。孩提时候,父亲经常行使暴力,所以一想起父亲就毛骨悚然。当她内观进行到第四天的时候,前几天还平稳的天气由于低气压变得糟糕,台风也将近了。半夜三更猛烈的暴风雨拍打着窗户玻璃,坐在内观室可以看得见的自行车车棚也被强风刮跑了。那天晚上,这位女性因为害怕暴风雨,度过了不眠之夜。台风过去的第二天早晨,在内观访谈的时候,她说:“昨天晚上我一点都没有睡着。我睁着眼睛蜷缩在被窝里,脑子里思考东西的时候,听到外面发出的惊人的声音推开窗帘朝外看,看到了自行车车棚被风掀起来了。那时,我想起小时台风来的时候所经历过的可怕的事。因为我们家的屋顶刮掉,喝醉酒的父亲背着我在暴风雨狂跑,把我送到文化馆避难。想起这段景象,我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爱。想起了父亲为我做的很多事情。昨晚的台风不仅吹走了自行车车棚的屋顶,还吹散了我对耍酒疯的父亲的憎恶。”上述这段内观访谈内容再现了荣格所称的共时性现象。

[14]以上论述表明:荣格正是从中国群经之首的《易经》中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观念当中受到启发,发现了区别于因果律的“共时性原理”,而这正是内观疗法与《易经》的相似相通之处。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内观疗法是通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在内观的过程中洞察真相,净化身心;内观疗法是获得自我存在的一个过程,在存在真相中重新拾起生命的自觉;内观疗法也是释放生命性的一个过程,引导内观者放弃虚伪的面具,寻回真正的自我。

而《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以阴阳交替的变化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它引导人们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并警示人们远离各种危险与灾难。内观疗法来自日本,在心理咨询、治疗机构、医院心理治疗中心,内观疗法得到广泛应用,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已经设立了对内观疗法的专门研究机构。而《易经》是中国的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越来越得到当今世界更为广泛的认同和肯定。如何能够更好地学习与应用内观疗法和《易经》思想?我们应该更深入地挖掘易学中的智慧,使内观疗法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显著的人文特质,从而也使之具有更为广泛的的实用性与影响力。

内观疗法与《易经》思想的相似相通@张志刚$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文化进程中,《易经》与内观疗法对后世的影响都是极其巨大的。二者在内省性、发展性、共时性三个方面都有相似或相通之处。如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不仅有助于深入挖掘易学中的智慧,而且可以使东方的心理疗法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泛的的实用性与影响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