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哪三种派别
汉传(大乘为主)、南传(小乘为主)、藏传(大乘为主) 大乘,梵语maha^-ya^na,意指大的交通工具。不以个人之觉悟(如小乘行者)为满足,而以救度众生为目的,一如巨大之交通工具可载乘众人,故称为大乘。以此为宗旨之佛教,即是大乘佛教。 西元前后,除比丘教团外,各地均有在家佛教信徒团体成立,彼等自称菩提萨埵(梵bodhisattva ,意为求觉悟者,略称菩萨)。菩萨一词于本生谭中,原指佛陀之前身,特用于未达佛果之修道阶段;上述在家信徒特具信心,自信必能成佛,故亦自称菩萨。此种教团中,亦有来自比丘教团者,彼等信徒逐渐纂集、传诵异于当时经藏(阿含经)之经典,如般若经、法华经、维摩经、华严经等大乘经典,此类经典叙述般若空之思想,并以诗歌赞叹佛陀永恒之生命,强调‘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思想,并诃斥声闻之希求自度乃不了义,重视六波罗蜜之实践德目,尤其强调布施之重要性。其行动不仅具有社会性、实践性之意义,且渗入浓厚之宗教情绪。我国与日本之宗派大都属于大乘佛教。〔世界佛教通史第一篇第八章(圣严)、印度佛教史概说第九章(达和译)〕(参阅‘印度佛教’2215) 大乘佛教,在部派佛教流行时期,大乘的思想在南印度已开始产生和传播。当时在家佛教徒中流行着对安置佛陀舍利的佛塔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参加这些教团的有出家的导师(僧侣)和在家的支持者(俗人)。他们中间一部分人为了修持和传教的需要,编辑了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最初为般若系经典,以后又有《妙法莲华经》、《维摩经》、《华严经》和《无量寿经》等出现。这些经典阐发了空、中道、实相、六度、菩萨道、多佛、三乘分别和一心本净等等思想。在上述种种经典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大乘两个主要派别——中观派、瑜伽行派。中观派大概在2世纪才开始形成,创始人是龙树,经提婆、罗睺罗跋陀罗传至佛护和清辨时,因对中观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分为自续派和应成派。中观派发挥了般若经中的思想,认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空是“不可描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关系(缘合)和一种假借的要领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没有实体(无自性)。对于真正的佛教徒应该证悟上述空性的“真谛”,但是对于被无知(无明)覆盖的凡夫仍应导以“俗谛”,即承认世界相对存在的真理。瑜伽行派兴起于4~5世纪间,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并以瑜伽行总括全部佛教教义而得名,该派的理论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主要经论是《解深密经》、《瑜合伽师地论》、《唯识二十论》、《成唯识论》等。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较亲胜稍后并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以上称为无相唯识派;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那,他是后期瑜伽行派的先驱
。陈那的后继者有护法和法称,护法发展了世亲和陈那的唯识学说,法称发挥了陈那的因明学说。瑜伽行派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的认识主体即“识”所变现出来的,提出“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他们把识分为三类八识,而把第八识即阿赖耶识(藏识)看作是现象世界(现行)的根源(种子),个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阿赖耶识所派生的(种子生现行),所以名之为“所知依”。他们又把一切存在现象分为“五位百法”。另外还阐扬五种姓说,认为有一种“无种姓”的人,毕竟不能成佛。 据《大唐西域记》所载,印度系大乘、小乘二教并行。《南海寄归传》卷一谓二者之区别不明,其文云(大正54·205c)∶ ‘其四部之中,大乘、小乘区分不定。北天、南海之郡纯是小乘,神州赤县之乡意存大教,自余诸处大小杂行。考其致也,则律捡不殊,齐制五篇,通修四谛。若礼菩萨,读大乘经,名之为大;不行斯事,号之为小。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 中国所传十三宗之中,三论、涅盘、地论、净土、禅、摄论、天台、华严、法相、真言等诸宗,皆属大乘。在日本,除从中国传至日本之大乘诸宗外,另在日本兴起的净土宗、真宗、日莲宗、融通念佛宗、时宗等,亦属大乘。以上诸宗,若分别权大乘、实大乘,则法相宗摄属权大乘;三论宗若依华严宗义而分别,从五教中的空、始教方面而言,系摄属权大乘,照自有一性皆成之意而言乃摄于实大乘;天台宗、华严宗、真言宗等属于一乘教者,悉皆摄属实大乘。 大乘经典共通的基本思想,可归纳成四点∶ (1)诸佛以救度众生为其本愿,建立佛土以摄众生。佛是多面性的,既有为救度众生而显现的色身,也有真理之象征的法身。 (2)诸法皆是相对性的存在,是缘起性的空。从悟的立场立论,存在的世界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法性、真如。 (3)为证得佛所证之真理,同臻佛之境地,必须修菩萨行。六波罗蜜就是修行的主要内容,十地是主要的修行过程。 (4)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众生自己也要确信自己有成佛的可能。 小乘佛教,梵名Hi^naya^naBuddhism 。原指部派佛教。西元前后,以救度众生为宗旨之大乘佛教兴起后,大乘佛教徒认为部派佛教仅系以个人修行为目的,乃贬之为低劣之教法,故称之为小乘佛教。惟现代世界各佛教团体均改称为上座部佛教(巴Thera-va^da-buddhism )。 自佛陀教化至入灭之四十五年中,其间教徒所应遵行之基本教法与戒律制度,大体上已经确立。然佛陀入灭百余年,小乘佛教先因律学,后因义学主张之不同而分裂成保守(上座)、革新(大众)两大部派,至佛陀入灭三百年顷,此二大部派复分裂为二十个部派,每一部派均是以烦琐、形式、学问体系之阿毗达磨(梵Abhidharma )论书为中心之比丘教团。 我国华严宗曾就教理之深浅,将二十个部派类分为下列六宗:(一)法我俱有宗(主张法、我皆为实在),如犊子部。(二)法有我无宗(否定人我,仅承认法为实在),如说一切有部、上座部。(三)法无去来宗(主张惟有现在之法为实在),如大众部。(四)现通假实宗(主张在现在之法中,有实在之五蕴与假存之十二处、十八界),如说假部。(五)俗妄真实宗(主张在五蕴之中,只有出世间法为实在,世俗之法乃虚妄),如说出世部。(六)诸法但名宗(主张并无所谓之实在,一切皆为虚妄假名现象而已),如一说部。(参阅‘小乘’925、‘部派佛教’4814) ‘小乘佛教’可说是‘大乘佛教’的对称。又作南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指上座部系的十一部派及大众部系的九部派(即所谓的小乘二十部),及其所属的经律论典所说的教义。所谓小乘(hi^naya^na),意指采用劣小的交通工具驰向涅盘之彼岸;不强调救济世人,只专心致力于自己的道业。‘小乘佛教’之称,是自认为是菩萨佛教的大乘家,对长老上座的罗汉佛教的贬称,因此,小乘方面,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小乘。如站在历史角度,则对小乘佛教的正确称呼,应该称之为部派佛教。 印度在阿育王时代开始时,佛教即产生部派分裂,各部派均传持各自的三藏,特别是在论藏方面,往往可显示出自派的教理特质。但是,在纪元前后,尤其是贵霜王朝以后,部派佛教中的革新派及若干守佛塔的在家佛教徒,发起了大乘佛教运动。他们将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而尊称自己为大乘。 印度旧有的佛教部派受到国王、藩侯、富人的援助,而拥有庞大的财产及庄园,其社会基盘是安定的。比丘们生活在巨大的僧院内,专心于坐禅及繁琐的教理研究,其态度也是独善的,是强调自度的。相反的,大乘佛教徒创作出新的经典,并发现作为历史人物的乔达摩的精神具有菩萨道思想。因此,他们不论出家、在家,均强调利他行的实践。这是在宗教内涵上,大小乘之间的最主要差异。 现在,传到我国、朝鲜、日本或西藏等的佛教,是大乘佛教;锡兰、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的佛教,则是上座分别说部的佛教。后者以巴利语三藏为正依。他们不承认大乘佛教,而自称为上座部,因此如果以地理来区分佛教,则可用‘北方佛教’与‘南方佛教’,来代替大乘与小乘的称呼。 我国历代的佛教,以大乘为主,但这并不意谓从古迄今都不曾产生过对小乘佛教的信仰。南北朝时代,我国佛教界有不少人曾从事小乘思想的钻研,因而产生了弘扬毗昙以及俱舍思想的学派,而且也有少数僧人不信大乘教法,此外,也有人大小乘兼弘并信。 虽然隋唐以后,我国的汉藏佛教信仰圈,都盛行大乘教法。但是云南地区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由于受到南方佛教的影响,迄今仍然信仰小乘教法。 二十世纪以后,国际佛学界的研究成果,使世人确信原来为小乘教团所信的经典(《阿含》或《尼柯耶》)内容,远比后来出现的大乘经典更为接近释迦牟尼的弘法史实,因此,‘回归原始佛教’的呼声,也日渐升高。虽然原始佛教与小乘佛教并不尽同,但是二者在所信经典上,则并无二致。就这一点而言,小乘佛法的地位似有逐渐摆脱前此被大乘贬斥为低劣角色的趋势。 ‘小乘’一语的成立相当晚。《道行般若经》与《放光般若经》等书,都没有使用‘小乘’一词。但是,罗什译的《小品般若经》卷九有‘以是小乘法……’之语,竺法护译《光赞般若经》卷七也有‘行小乘者不顺佛道’之句。《光赞》是西元286年译出,《放光》是291年译出。两者同属《大品般若经》系统。就译出年代言,似乎是《光赞》较早,但《放光》的原本,据说是朱士行于甘露五年(260),在于阗获得的。其后此原本被携回洛阳,西元291年,由无罗叉译出。因此,也许《放光》的原本成立年代较《光赞》原本为早。《小品》系或《大品》系的古般若经都没有‘小乘’一词,因而可以认为此词是后世才插入的。郑重提醒大家,如果遇到小乘行者,不要称呼“小乘”,应称“声闻乘”或“根本乘”。 藏传佛教指西藏及其周围地区所信奉的佛教。又称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成立于西元七世纪左右。十三世纪后逐渐流传于北印度、不丹、锡金、蒙古、尼泊尔、苏俄布里亚特与西伯利亚等地。 藏传佛教在教义、教团组织及行仪上,皆自印度的大乘佛教末期发展而来,有融合显、密二教的倾向。以修习因乘的显教进而修习果乘的密教为理想。亦即将显教视为密教的入门。在戒律上西藏传承说一切有部律,并发展出专属于密乘行人的戒律。有关其历史,可以朗达玛王之灭法为界,分为前弘期(七世纪中叶至九世纪前半)与后弘期(十世纪至现在)二阶段。 (1)前弘期∶西藏在未传入佛教之前,原本盛行苯教。七世纪中叶,吐蕃王国赞普松赞干布(Sron%-btsan-sgam-po)娶尼泊尔尺尊(Bhr!kuti)公主与唐朝文成公主。因而传来印度、尼泊尔系佛教及中国佛教,乃使苯教势力受挫。当时松赞干布王以拉萨为中心,建立布达拉宫,并为二妃各立大昭寺和小昭寺,供奉佛像,以便于人民修福礼拜。又遣贵族子弟留学印度,制作文字、文法,翻译佛典。佛教乃渐兴起。 到赤松德赞王(Khri-sron%-lde-btsan)时,分别自尼泊尔、印度请寂护及莲华生上师入藏。寂护带来中观宗论书,宣扬中观佛教。莲华生带来陀罗尼与真言经轨,弘传密教,此为西藏密教的滥觞。故一般亦以莲华生上师为宁玛派(Rnim%-ma-pa)初祖。王又建立桑耶(Bsam-yes)寺,延寂护为亲教师,开始度藏人出家受戒,成立僧伽制度。尔后亦遴聘印度僧莲华戒(Kamalas/i^la)等人从事译经。其中,莲华戒更以中观的立场,与在该地弘布禅宗的唐僧摩诃衍(Maha^ya^na)论诤而获胜。从此印度中观宗成为西藏佛教的主流。佛教在此时可谓已具规模。 九世纪初惹巴巾(Ral-pa-can)王即位。王下令改定西藏语,统一译语,新译多数经论,校勘已译佛典,编纂译经目录。又规定‘七户养僧’制。并由僧人裁决朝政。一切行政制度亦以经律为准则,对于侮慢三宝者且处以重刑。尔后信奉苯教的朗达玛(Glan%-dar-ma)王继位,镇压佛教,禁止译经,焚毁多数佛典,破坏寺院,令僧侣还俗。此时僧徒多避难国外,佛教一时衰微,史称‘朗达玛灭法’。至此为止,前弘期佛教乃告结束。 总观此期佛教是以王侯贵族为中心,并在彼等之保护下发展,并未渗透于民众生活之中,故可称为‘王朝佛教’。若就性质而言,由于具显教主义立场,在教理上重视戒律,故亦可视为以比丘为中心的学术佛教。 (2)后弘期∶十世纪末,佛教复兴运动于西藏西部萌芽,尔后随大量密教经典的翻译逐渐完成,佛教乃分成显乘、密乘二门。当时一般习佛者多重密轻显,重师教而轻理论。十一世纪印度超戒寺僧阿底峡(Ati^s/a)入藏后,佛教之盛达到颠峰。此师通晓显密二教,强调独身与严格的戒律,尝着《菩提道灯论》以阐明修习次第,并论述显密教义之并不相违。且大力弘扬大乘教法,培育众多弟子,组织成重视显教的噶当派(Bkah!-gdam-pa),而与当时结合新旧密乘的宁玛派(Rn~in%-ma-pa)相抗衡。尔后噶举派(Bkah!-brgyud-pa)、萨迦派(Sa-skya-pa)、希解派、爵南派、格鲁派(Dge-lugs-pa)等均受其影响。上述诸派之中,萨迦、噶举二派曾与世俗权力密切结合,互争权势,流弊日深。于是后起的宗喀巴(Btson-kha-pa)乃发起改革运动,宣扬恪遵戒律,提倡般若中观与秘密金刚乘的融合。并着《菩提道次第》及《密宗道次第》,以确立其学说。又重视以显教为中心的密教教学,乃使当时教风丕变。不仅所创立格鲁派成为日后西藏佛教的主流,而且,该派的达赖、班禅二大活佛转世系统,更主宰西藏的政教大权。 藏传佛教由于流传区域、修行仪式及传承系统等不同,从十一世纪中叶开始逐步形成各种宗派。 (1)宁玛派∶又称红帽派、红教。以莲华生为初祖。此派组织松散,缺乏严格的制度。教徒重密轻显,且可娶妻生子。教法内容不一,各有传承。但以大圆满法为究竟法门。根本密典为十八部怛特罗。然一般之所奉行只有文殊身、莲花语、真实意、甘露功德、金刚橛事业、差遣非人、猛咒诅詈、供养世神八部。为西藏佛教各派中,历史最久远的一派。主要道场有多吉扎特寺、敏珠林寺、噶陀寺、佐钦寺、白玉寺等。另外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希腊的雅典、法国的卡斯特朗市等亦建有此派寺院。此派自民初以来,在汉地即颇为盛行。民初的诺那活佛、曾在美国弘法的陈健民、已故的敦珠仁波切及其弟子刘锐之等人,皆属此派。 (2)噶当派∶为仲敦巴(H!brom-ston)所创,其理论与实践基础系来自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主张以显宗为主,但不排斥密宗。修习次第强调先显后密。其后此派并入格鲁派。根本道场为热振寺。 (3)噶举派∶俗称白教,为马尔巴(Mar-pa)所创,富密教色彩。主要学说是月称派的中观见,最重视大手印传承。强调以苦修而求达到‘万有一味’、‘怨亲平等’、‘染净无别’的境界为其特色。有达薄噶举、噶玛噶举、主巴噶举、止贡噶举等支派。其中,噶玛噶举派更获法国承认其宗教地位,而设立二十八个法轮中心。此派为系统最多,传播最广的一派,主要寺院有墨竹工卡的止贡寺与四川德格的八蚌寺等。民初以来,此派在汉地弘法的名师有贡噶活佛等人。又由于张澄基译出此派名著《密勒日巴全集》等书,及噶玛噶举之名师多人曾来台湾弘法,因此二十世纪末期之二十年间,此派在台湾之弘法活动颇为频繁。 (4)萨迦派∶俗称花教。为在家居士贡却杰布(H!khond kon-mchog-rgyal-po)所创。教主采家族世袭制,为氏族教团的典型。至五祖八思巴时获元世祖封为帝师,执掌西藏政教大权。元末,其地位由噶举派所取代,仅保有萨迦一地的控制权。此派特别崇尚道果教授。全盛时在蒙古、西康、西藏等地皆有寺院。尔后寺院相继没落,只有著名的四川德格贡钦寺留存。二十世纪末期之二十年间,也有若干名师到台湾弘法。 (5)格鲁派∶又称黄帽派、黄教、新噶当派、新教,为宗喀巴所创。此派吸收噶当派的教义,并主张僧侣须严守戒律。提倡显、密二宗并重,强调显密兼修和先显后密的修行次第。以中观哲学与《现观庄严论》为教义根本。在传承方面则采用活佛转世制度。达赖与班禅,为两大活佛,一主前藏,一主后藏。分地区弘法。其后受清廷拥戴,成为西藏地方的执政教派,达赖喇嘛也成为西藏之政治与宗教领袖。此派之根本道场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札什伦布寺、布达拉宫等。1949年西藏暴动之后,达赖十四世及其支持者流亡到印度达姆沙拉,此派之重心乃转至印度。然在中国大陆,班禅十世则被中共政权扶持为此派之宗教代言人。1989年,班禅逝世,其转世灵童正在寻觅中。 此外,另有黑教,原为苯教外道。以诅咒禳祓为事。崇尚巫术,以降神为大祭。二十世纪末期二、三十年间,在台湾与美国亦偶有人弘扬此派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