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明咒功德网

千手观音:佛教艺术宝库中的缩影

发布时间:2024-07-17 01:39:55作者:百字明咒功德网
千手观音:佛教艺术宝库中的缩影 凤凰网佛教 佛艺博览 正文 千手观音:佛教艺术宝库中的缩影 2010年01月27日 09:07文物【大 中 小】【打印】 共有评论0条

太原崇善寺大悲殿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佛教自汉朝末年由印度传入我国,距今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它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和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伴随着佛教传入的佛教艺术,逐渐独立发展。建寺造像成为时代风尚而风靡各地。这为那时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们,提供了充分发挥创作能力的场所,他们把外来佛教雕塑艺术中的形式,融合在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之中,使得我国的雕塑艺术更加丰富和成熟。现我国境内存有大量珍贵而精美的佛教雕塑,它们成为研究佛教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这些雕塑不仅反映了时代的特点,且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佛教的神佛中,观音的造像最多,形象最富于幻化,形态姿势最为丰富。但是,尽管观世音具有千姿百态的造像,自唐以后,观世音的形象就逐渐定型:头束浅花蔓冠,长发数绺垂肩。圆脸丰润,秀眉弯长,樱桃朱唇,横披天衣,袒胸露臂,挂璎珞,戴项饰,罗裙锦绣。观音原名观世音,是梵文的音译,又译作 光世音 、 观世自在 。唐朝时,因避太宗李世民名讳,略去 世 字,简称观音。按佛经上记载,观音本是古代印度一个国家的太子,名叫不眴,后来出家,修成菩萨,观音通常与大势至菩萨一起,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合称西方三圣

。观音菩萨本来是男性。我国唐代以前寺庙中的观音塑像也是男性,女相观音造像约兴于唐代。佛教传说,观世音菩萨在 普渡众生 时能作三十二种变化,既然他有三十二种变化,那么女相当然也是应化身之一。所以观音传入中国后,其形象逐渐中国化、女性化、人格化,形成了特别的观音形象。

观音众多的形象中,最有名的就是千手千眼观音。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夫人管仲姬信佛,擅长绘画,她刊印了一本《观世音菩萨传略》,书上说观世音菩萨是我国东周妙庄王的第三个女儿,妙庄王依次为女儿择婿,大公主、二公主依父命各自成家,只有三公主一心向佛,矢志不嫁,拒绝了父命。妙庄王一怒之下,将三公主赶出了家门,断绝了父女关系。后来妙庄王突然身患疾病,巫师说,只有亲生女儿的一手一眼,方可救得生命。妙庄王家人求到大、二公主名下,两位女儿惜身自保,不愿为父施舍。只好向出家修行的三女儿求救。三女儿非常慷慨地献出了一手一眼。妙庄王病好了后,痛惜三女儿残废,亲往探望,三公主笑了笑,伸出一只手,只见手中生眼,眼中生手,竟有千手千眼,从此,妙庄王夫妇也信奉了佛教,随观音一同修行。这就是 千手千眼观音 的来历。

密宗的千手千眼观音是唐代新出现的几种佛教造像题材之一,唐代后期受吐蕃和南诏的影响,佛教造像题材出现了密宗仪坛造像。作为密宗六观音之一的千手千眼观音,随着密宗的兴起,逐渐被许多寺院、石窟作为主尊供奉。据传由唐代杨惠之始创,但唐代遗物罕见,现存最早的大多属宋、辽时代。千手观音造像的类型大致可分两种:一种体态健壮、广额大眼,造型敦实浑厚,神态庄严,身着通肩大衣,下着裙,艺术上表现出庄重、威严的感觉;另一种体形修长,薄衣透体,姿态温婉动人,神态超凡脱俗,给人以亲切、可信的感觉。前者受到西域风格的影响,造像健美庄严,充分体现宗教的威严、肃穆。后者受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突出了神像端庄、宁静而秀丽的美。千手观音造像从内容和形式上亦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立式,千手观音站立于莲花台上;二、结跏趺坐式,千手观音端坐在多级莲花台上;三、善跏趺坐式,千手观音垂双脚踏于莲花台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