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明咒功德网

北魏灵辨的禅定思想

发布时间:2022-12-29 18:29:04作者:百字明咒功德网

  一、四禅八定:由声闻禅到菩萨禅

  在印度,禅定有着悠久的传统。按照印度古老的轮回学说,人之所以在六道中轮回而不得解脱是因为众生的行为所造之业,而众生之所以有种种行为又是因为人有种种心念。如果要脱离轮回,就要修习“止灭之道”即抑制乃至止灭一切心理活动和感情活动。四禅八定就是修行“止灭之道”所达到的境地。据说,释迦牟尼佛在获得觉悟之前就在仙人处修行禅定,获得了四禅八定的体验。早期佛教经典中关于“四禅八定”的概括,应该是对佛陀的禅定经验的理论总结。关于四禅八定的内涵,《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等阿含类经典有多处详细说明。如《长阿含经》提到,通过坐禅修行达到初禅的境地时,修行者“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当修行进一步深入,进入“第二禅”时,“无觉,无观,定生喜乐”;进入“第三禅”时,“除喜入舍,自知身乐”;当达到“乐尽苦尽”“不苦不乐”的境地时,则进入“第四禅”。以上“四禅”因为被认为是色界所达到的境界,所以称为色界禅。心的微细活动进一步止灭,就依次进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境只有在无色界才能获得,所以被称为“四无色定”。当一切心理活动和感情活动都得以止灭时就获得所谓“灭尽定”。

\

  灵辩在《华严经论》中对“四禅”和“四无色定”也做了详细的描述。这些描述建立在之前阿含类经典和《大集经》等大乘经典的有关论述基础上,但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发挥。如关于“四禅”,灵辩将之归入“修慧”的范畴,其原则是“正观修,如说行”,即“四禅”都需要真修实证,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但依口言,无有是处”。灵辩还对“四禅”的内涵分别做了解说。如初禅的特征是“离欲”,即不能于色声香味触五欲生执着心;第二禅的特征是“灭觉观”,心系一处;第三禅的特征是“离喜”,即舍离第二禅的“喜”,得到深妙之乐;第四禅的特征是“不苦不乐”,不为喜怒哀乐所动。关于“四无色定”,则云:“入空处,色相灭;入识处,空相灭;入无所有处,识想灭;入非想非非想处,无所有相灭”。

  灵辩的诠释,继承了《大集经》从大乘菩萨修行的立场诠释“四禅”的路径,其对“四禅”内涵的解释与《大集经》多有相近之处,如关于进入“初禅”的特征,《大集经》用“五支”来说明,即“舍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离生乐”。灵辩也认为“初禅”也有“五因”,所谓“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灵辩的“五因”说完全承袭《大集经》的“五支”说。

  二、四无量定:与《成实论》的比较

  “四无量定”的概念是在部派佛教时期出现的概念,由此“定”可生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故,称“四无量定”。最早对此做出系统描述的是《成实论》。在“四无量定品”中,作者认为慈意味着无瞋,悲意味着面对众生的苦痛感同身受,喜意味着随喜众生的喜悦,舍意味着怨亲平等,对一切众生不产生分别心。而关于“无量”的含义,《俱舍论》云,“以无量众生为境界故,感无量果报故”。“四无量定”与四禅八定在理念上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即四禅八定是指向自身的,注重断除修行者自身的烦恼,获得自我解脱,而“四无量定”则是指向众生的,注重拔苦与乐的利他行实践。用现代的术语来说,“四无量定”与四禅八定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他者”意识。原始佛教的禅定实践主要追求个人的精神专注和清净,而“四无量定”则要突破个人的局囿,将作为“他者”的众生纳入自己的禅定实践中。

  从传统的四禅八定到“四无量定”的转换,与菩萨观念的出现密切相关。在菩萨观念出现之后,佛教的修行被规定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这六项内容包含了原始佛教的戒、定、慧三学,但又有所扩充,特别对慈悲精神的强调成为菩萨修行的主要特色。相对而言,传统的禅定似乎在菩萨的修行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如毗婆沙师提出的菩萨“四度”的概念,就将忍辱合并到持戒,将禅定合并到般若之中。不过在《大集经》、《十论经》、《地藏经》等后期大乘佛教经典中,禅定在菩萨修行中的地位重新得到凸显。如《大集经》中云,地藏菩萨于无语言空三昧达到自在的彼岸。

  三、四念处:基于《大智度论》的诠释

  四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佛陀在世时佛弟子就修习的禅法,在阿含类经典中,关于其内容和方法有种种详细的描述。据《杂阿含经》记载,佛陀在获得觉悟之初曾明确地讲,唯有一道,能净众生,此一道即修习四念处。在舍利弗去世后,阿难很悲伤地去告诉佛佗。佛陀安慰阿难说,一切事物都会坏灭,我不久也将离开人间。比丘们应该以自己为依靠(自依止),以真理为依靠(法依止)。而具体的方法就是修行四念处。由此可见四念处在原始佛教中的地位。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