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明咒功德网

谈心说识 第四章 生命的根源为何

发布时间:2022-10-27 12:32:14作者:百字明咒功德网

第四章 生命的根源为何

一、最深层的意识——第八识

上一章提到第七末那识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由於利已主义在作怪而产生种种烦恼。但若能把这种为自己设想的“小我”进一步地透过智慧的思考后转换为一种力争上游为大众谋求福利的“大我”时,这个原来为人所厌的自私之根源的意识即刻成为利他平等的慈悲之根源。

在《谈心说识》诸文中,我们已谈过“前五识”是最忠实的五种感觉意识,诚挚如实地反应从外界来的感受,也提到由於第六意识的判断作用,才使我们产生主观的喜好或厌恶的想法。也有了想像力,知性、感情、意志等意识的生起。若将此意识好好把握,则感情就不会轻易为人所动摇,对人生会生活的更加积极、乐观。

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是——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气质的因素,应该如何去说明呢?从身体、语言、内心的活动过程等行为中去构成一个人的人格。具体言之,例如,大学时代的同学或朋友,在分别十年、二十年之后,将会发现,每一个人因其职业不同、生存环境不同,而各有其风貌、品味。经过长时间的心路历程,会改变一个人的模样,如果是长年修习佛法的人,只要一眼,就能觉察出他与众不同的地方。谚云:“近朱者亦”,常受清净佛理熏习,人格自然高雅。

西方某个国家的大会堂,有两幅壁画,流传著一个启人深省的事。

有一年为庆祝圣诞,请一位有名的西洋画一幅圣婴诞生在马厩的画,徵求天真无邪的婴儿做模特儿,有很多母亲寄来相片,很好就找到一位非常讨人喜欢且具有圣洁气息的婴儿。二十几年后,同一位画家又接受委托画一幅魔鬼撒旦的壁画。这下子,模特儿却不够凶恶,有人建议画家到死刑囚牢去寻找,果然有位屡次杀人抢劫的犯人符合了画家的要求。经过看守者同意,画家就准备在狱中做画,当他向犯人提到二十几年前被委托画圣婴时,那位婴儿的纯真无邪的脸孔让他至今难忘……,现在不知的况如何,想必生活得很好吧!正说著,只见那位连聆听被宣判死刑也不掉泪的犯人,已泪流满面,他哽咽地说到,昔年的那位婴孩就是现在的他……。画家几几乎乎不敢相信,他心中的圣洁婴儿和眼前这位满脸凶暴戾气的犯人竟然是同一个人。……是哪一层的心识构造形成这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差异。

一个人的内心有多层构造,最深的那一层像深洲一般,黑蒙蒙地不见底,我们将它称为“第八阿赖耶识”。偈云:“披毛由此得(沦为畜生道),成佛也由它”说的就是这个心识。

第一个人都有他独特的为人与品格,或是他个人的特殊韵味,形成这种气质的起源是从哪里产生出来,这个代代相傅的生命的根源又来自何方?现在我们就要开始出发探究内心最深的旅程。

二、阿赖耶识的定义

阿赖耶识是产生一切存在的根源体,譬如看文章这件事,透过眼睛的感觉器官,有看见的作用,再随著文章的高潮起伏而使内心有所感,这些都是由“阿赖耶”所产生。

“阿赖耶”,是梵文?laya的音译,原为“收藏”、“储存”之意思,因此?laya-vij?ana也汉译为“藏识”。此识是贮存各种经验的场所,就如同通过相机的镜头而将一切的风景如实地印在相纸上一样,我们的精神活动或者是身体行为的结果,立即以“种子”的形态根植於阿赖耶识中,而这人被深植於阿赖耶识中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成熟,其结果又产生新的存在现象。

语云:“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接触的层面越广,苦难越多;承担的责任越大,智慧的增长就越快。换句话说智慧就是累积各种经验的结晶。中央日报曾经刊载过“我们起家过的路”一系的真人实事的文章。他们所走过的路,每一处曲折陡峭的小径上都有一椿动人的事件,让人於阅读之间,不期然地聆听到那心血汗泪挥落的籁籁响声;体会到那种举步艰辛的怆惶;但也感受到他们乐观进取的坚忍卓绝。

如台湾省政主席邱创焕先生的求学生涯,几经波折也不灰心丧专,反而更加努力奋斗;又如幼时被镰刀砍伤头,自己找青草敷伤口,感染细菌之后才去求医,医师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硬把结疤剖开,挤出脓血,他自始至终不曾掉过一滴眼泪,那种坚韧强毅的性格实令人感佩。

又失炎博士所描写的童年,是生活在定人的人所难以体会到的。

台大文学院长朱炎博士一辈子也忘不了捱饿的滋味,而他所描述的饱受饥饿折磨的情状,的确是这一代年轻人匪夷所思的。

“饭馆的厨房是我最常驻候的地点,荞麦面的香味一阵阵傅出,饥肠辘辘的我只有乾吞沫,可是厨子跑堂们却对我视若无睹,甚至从前头收下来的残汤剩饭都不舍得给我,尤其甚者,他们还放出狗来咬我!有一天我终於受不了了,当著母亲的面把小竹蓝丢进了草堆……‘我不去了!再也不去了!挨人家白眼不算,还要被狗咬,我、我……'愈说愈是伤心,不能成句。”

直到大学时代犹有一顿没一顿的朱院长,服预官役时接受傅令兵端送的饭菜时,竟难以相信他这一生有这么一天,有人把饭菜送到面前来!然而朱院长从那个苦难、贫困的时代走过来了,且读了许多书、到国外深造,并且在文学的领域内驰骋攀越!

由上述之例可知,那些成长的心路历程所积聚的经验结晶,那种刻骨铭心的感受是无法用“前五识”或第六意识、第七意识来囊括说明。所以阿赖耶识所含盖的领域很广。它包含生命存在的这个自然界、器世间,表徵生命形态的肉体——有根身,以及各种感觉,知觉、思考等主观的认识作用——前五识以及六、七识,皆由根源体的阿赖耶识所变化产生。由於阿赖耶识将一切存在以一种“种子”的形态储存起来,因此另有一别名为“一切种子识”(sarva-bijakah vij?anam)

阿赖耶识,是“心识”的一种,因此具有认识对象的作用,由於此识的认识作用是吾人的意识层面所经验不到(不可知asamvidita)的微细面,此即阿赖耶识被一般认为是深层心理的原因。此第八识既是表层的意识领域所触及不到的深层心理,因此是意识的根源体,如同汹涌的河流(瀑流)毫无体止地不断地活动著。

如《解深密经》卷一: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大正藏》卷十六,六九二下)

又《成唯识论》卷三中引《阿毘达磨经》云:

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大正藏》卷三十一,十四中)

经文中的“阿陀那识”、“种子识”都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别名,还有其他异名,下一切再叙。佛唯恐凡愚之辈於此甚深细之理,不能证解,反而起分别心,妄执为我,起惑造业,堕诸恶趣,障生圣道,所以不为“凡”(无性有情)“愚”(愚法二乘)开示,只对“胜者”(有特殊理解力,最上乘根机者,指对於唯识道理能信解者)而说。

又《首楞严经》卷五: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大正藏》卷十九,一二四下)

这是佛唯恐凡夫及二乘人,於真妄和合的阿陀那识,分析不清,以真为非真,或以非真为真,多增疑虑,所以不说。另外《八识规矩颂》云:

二乘不了国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卍续藏经》卷九十八,二九O下)

意为,缘觉和声闻第二乘人,对於识只知第六识为止,他们以为六道升沈,苦乐果报,都是从六识而来,尚不知有第七识更何知有第八,二乘人执著有我所以成为迷执。由於这些原因,佛不曾对智慧较浅的小乘人说过此识,(第八识)因此他们不知。而大乘论师,如《成唯识论》中,广引经颂教理,证明确有此识,所以才说“由此能兴论主净”。

在我们的八种心识当中,前六识的活动,比较显而易见,因为我们可由常识来体验它,譬如:眼识缘色,耳识闻声,乃至意识了别世间的法则道理,一般人不论学佛与底,即使出世间的圣者,如声闻、缘觉,也难通达。所以佛陀说到心识活动时,对於根机差者只说到依六根及所缘的六境之不同建立差别的前六识,至於六识之外尚有微细的心识之事,佛只对“胜者”开示。读者诸君同是“胜解者”方有缘共游此最深层的心灵旅程。

三、第八识的异名

(一)在原始经典中的名称

第七识是我执的根本,前章已简介过,今仅略说第八识。关於第八识世尊在经典中说有四名。

(1)根本识 在“大众部”的经典中,以为第八识是眼、耳等六识所依止故,犹如树根是茎干的根本,故称第八识为根本识。

(2)有分识 在“上座部”的经典中,称第八识为“有分识”。“有”是“三有”(三界之异名),“分”是“因”义。唯此第八识常无间断且周徧三界,能为三界有情生死之因。

(3)穷生死蕴 在“化地部”经典中,称第八识为“穷生死蕴”。因第八识徧於三界九地,恒常而有,但有生死处,即常徧为依,直到大乘“金刚喻定”(等觉菩萨所入之禅定,其体坚固,其用锐利,犹如金刚,能断尽最极微细之烦恼而证佛果),烦恼尽时之舍,所谓“金刚道后异熟空”,故称第八为“穷生死蕴”。

(4)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 在“说一切有部”《增一阿含经》中,说第八识有四名:依於贪著三世总别之境,立“爱阿赖耶”名;依於贪著现在境,立“乐阿赖耶”名;依於贪著过去境,立“欣阿赖耶”名:依於贪著未来境,立“喜阿赖耶”名。

第八识含义颇多,在《成唯识论》中,又举出七种名称:(《大正藏》卷三十一,十三下)1.心2.阿陀那3.所知依4.种子识5.阿赖耶6.异熟识7.无垢识等异名。

(二)在大乘经典中的名称

第八识有多种异名,今将其含义和特徵叙述如下。就《成唯识论》卷三所云之七种异名作解释。

1、心

有一个人,年轻时候喜欢真理,并为这孜孜不倦,崇尚美德,一心一意要成就勇敢、诚实与善良的人格;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他忘了曾经爱真理崇美德之事,觉得生活很空虚,没有永恒的感觉。

往昔我们喜欢诗歌、散文、文学书籍,常激动地读著感动得流泪,我们视人际间的友谊是世间的至情,真挚而美丽;日复一日,曾几何时,纯真的友谊变了质,於我有利者方是朋友,看感人的电影不再有眼泪,鄙视文学的价值意义,只觉得人生当实际……,在我们心中本来有著纯黄金,却在不经意的岁月厮磨中,成了破铜烂铁。

在一颗洁净的心中,粪土亦闪耀著黄金的颜色,可是在污秽者的心中,美好的黄金只有染上铜臭才是珍贵的。在有慈悲爱心者,一颗小草都有澎湃的情怀,庄严的生命;可是在锈铁者心中,小草只有供践踏的东西,不值得一顾。

是谁在主宰著我们,使我们这颗心忽而洁净忽而污秽。是现实生活的逼使吗?亦或是存在价值的改变?这都只是表象上的,真天的根源在“心”,由於它不断地在俗事俗人里染著、附著、依著,於是,看到的事物不能清清楚楚地反映出来,率真成了恶意的批评,如此的“心”急气乱却浑然不觉。然后门“心”自问,活著活著,是为了什么?

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吧!

第八阿赖耶识是人类最深层的心识,有多种异名,以《成唯识论》所云之七种异名做解释,1、心,2、阿陀那识,3、所知依,4、一切种子识,5、阿赖耶,6、异熟识,7、无垢识。今先说明“心”之意义。

《成唯识论》云: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谓契经说杂染,清净诸法种子之所集起,故名为心。(《大正藏》卷三十一,十三——十五中)

是在说明第八识摄藏了宇宙诸法的种子,这些种子因受环境、经验——等客观条件的熏习,其性各有不同。

“心”之一语,通凡夫、二乘、菩萨、佛等一切位。诸经论中,有以心、意、识,通名八识。也有以第八识名心,第七名意,第六名识;而有时心,心所法都统名为心,或兼色法亦名为心,如心脏之内团心等。

《般若经》云:“於一切法,心为善导。若能知心悉知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

《圆觉经》云:“以净觉心知觉心性。”

慧沼的《最胜王经疏》卷三:“诸识现行集起,名积集心,唯第八种了集起,名为积集最胜心”。

《摄大乘论》卷一亦云:“何因缘故亦说名心?由种种熏习种子所积集故。”

“熏习”是一种自然受熏,力量很大。例如常在禅堂静坐者,其身每天沈浸在香岚中,身自然而然周身充满檀香的气息。小孩子常随母亲去寺院拜佛或听一些因果报应的故事,看忠臣节烈报国等戏剧……等,长大成人后自受此影响而不敢随便造恶,怕遭报应。而长久居住在盗者中的人没有人教导,不以为窃取他人财物是不正之事,等到身系牢狱才懊悔万分,可见环境的熏习予人的行为影响有多大。目前大家重视“环保”,即表示已认识到环境的优劣将会影响一个人身心的成长。就像一张白纸,本来没有香气和颜色,把它放在香炉上一熏,白纸就染上了檀香的气味和黄颜色。这种熏染的过程,叫熏习;白纸上所含的香气和所现之颜色即为“习气”。人的一生从小到大,随著各种环境的熏染,积集了各类受熏的种子,以此而构成人的性格。

《华严经》第六地:“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

此所谓的“一心”,瑜伽行派是把经解释为阿赖耶识。由心造业而感得三界的果报,是“由心所造”的唯识。

《解深密经》卷三:“我所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

是在说明凡是我们所认识到的一切,并没有一种所谓客观独立存在的本质。当我们心识现前的时候,心上必然会起一种境界相。由於错误的认识与执著,觉得它是离心存在的外境。实际上,那所认识的境相,只是自心现起的影子。这种唯识思想,是立足在认识论上,从能知所的关系上探讨,是考虑所知的真相而发现的,可以称为“即心所现”的唯识。

又如无性著《摄大乘论释》卷一:“心体第三,若离阿赖耶识无别可得”

由此可知“心”即是阿赖耶识的异名。

2、阿陀那识

《成唯识论》云:“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大正藏》卷三十一,十三下)

阿陀那识以何为定义?梵语(adana)阿陀那,译云“持”。

《成唯识论》卷三又曰:“(一)以能执持诸法种子,(二)及能执受色根依处,(三)亦能执取结生相续,故说此识名阿陀那。”这其中所谓的三种含义,欲从粗至细,从浅及深,则须从后解释起。以上为印顺法师在《唯识学探源》中的说法:

(1)能够执取结生相续的意思:结生相续是指烦恼、业、生三法而言,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惑、业、苦,由烦恼造业,由业而结生。结生是表示初受生时结胎以做为生身的根源。又从这一生到那一生,从本身到死有,再从死有到中有,由中有到后有,应该有一个恒长无间断的意识於其中执取,使其相继不断;如果没有这个意识,则死了之后便断灭,便成大过。《首楞严经》第二卷,曾云:波斯匿王曾依止外道而起断灭的邪见,心中常怀悲优,听过佛陀开示后,悟到了生死相续的道理,明白从生趣生(五趣四生),舍身受身,变者受灭,而不变者本来就没有生来灭的道理之后,得大欢喜。所以断灭见的意思,是人一旦死了之后就永远消灭了,亦即觉得人生毫无价值,因此,必须要去了解恒行无间,执取结生相续的阿陀那识。也就是说:明白了执取结生相续的道理,便能对治凡夫外道的断灭邪见。

(2)能执受色根依处之义为:眼、耳、鼻、舌、身五根,称为色根,亦即指净色根而言,粗色根为根所依处,总此名为色根依境,也就是众生一期生命的报身。此一期生命的报身其统摄之有为诸法在刹那无常的众法聚中,而能使一期的生命相续存在。不散不坏,便是因为有此阿陀那识执受的缘故。执受是指执为自体,令生觉受之意。而色根依,是指有情身,依处,也通器界,外器世界;这一物与那一物妨碍,这一粒微尘与那一闰微尘相碍,也都是由於有此识执持而丧失的缘故,只是不生觉受罢了。章太炎曾经说矿物、植物有身识——见《齐物论释》;探究他的论证,实与身识无关,而是由於阿陀那识执持的原故!而章太炎不明白这个道理,误以为是身识,而身识只是和觉受痛痒等触觉有关罢了。执持每一个事物的自体而互相阻碍的原因便在这里了。

(3)能执持诸法种子之义为:诸法包括一切的有为法,可分为二大类:一是有漏有为,即杂染法——异生法。二是无漏有为,即清净法——圣者法。种子又可分为“业种”——异熟习气与“法种”——等流习气二种。各各现行诸法,都是由自类的种子引发的,均等流类,名等流种;业种即是思主所的种子,是思心所心王与善染等心所的活动作用,以自己所起的现行对照自类的种子,亦等流种,但同时却有特别的功能,能够增上统摄其它的诸法。譬如一国的统领,就自体而言,就像即是国里的一个人,而同时又有总领全国之作用,业种便是如此,这是他与别者不同的地方。业种也通有漏、无漏。但种子只是一种潜在的功能,没有现行的法体可得,如果没有一个现行法为之摄藏,便会散失而不复存在也。因为不存在所以无法起现行,无法起现行便会失去一切的世法与出世间法。而能够摄藏这种潜在功能的,便是阿陀那识。又生无色界者,因为没有色法,又何能执持种子呢?再说,心所法也不能执持种子,是因为其不自在的原故。前六识也不能执持种子,由於无想、灭定等位无此前六识的原故;第七识虽恒常不间断,也无法持种,是有覆无记性之故。经由菩萨转成清净智位,然后生起诸染法,无此道理。由此可以知道:只有阿陀那识,无覆无记,一类相续而能执持诸法的种子。

如何知道有阿陀那在执持?主要在於有知觉的活人,其所表现的认识作用,就是眼耳等前六识,这前六识的活动作用,在闷绝、熟睡的时候会暂宣告停顿,尽管它们停顿不起作用,但生命还是活泼泼的存在,身体也还是完整地恙的,与生命结束的死人有著很大不同,原因就是还有微细的精神觉受,而这维持生存的微细精神作用,就是阿陀那识,证知它和执受有著持深的关系。

3、所知依

《成唯识论》卷三:“或名所知依,能一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

所知,指徧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的三性。这三性,因为是一切心法之所知的,所以说名为心。而这识为这些三性所知的诸法之所依止,所以得有此名的安立。

《摄大乘论讲记》说:“佛法不外乎转迷启悟,转染成净的实践。转迷启悟与转染成净的关键,即是知。智、明、正见、正观、正觉、般若、阿毘达磨,这些都无非是知的异名。在声闻乘中,即以知三性为主。此三性,即真妄、空有与染净,为大乘学者所应知的。”此应知自性染净真妄(指三性),如知道它的因缘,即能使之转化,转化妄染的为真净的。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长生不断。离无常过,离於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

是在说明,阿赖耶识的产生,一方面是依如来藏心,另一方面是依无始来的虚妄习气。在这真相的如来藏,与业相的虚妄习气相互交织之下,才成立其为阿赖耶。因此从一切法依阿赖耶识而生的方面看,是杂染诸法的所依;另一方面看,也正是迷悟关键所在。迷、悟、染、净,都依藏心而有。这杂染的习气,反应到清净的如来藏心,因而成为阿赖耶识,现起一切的虚妄之相。

从阿赖耶杂染种子所生起的,即依他起染分而成为偏计执性的生死;如对治杂染的种习,熏成清净种子,即能转起依他净分而成为圆成实性的涅槃,这与根本佛教的缘起中道一样,“此有故彼有”,即级起流转生死。“此无故彼无”,即缘起的还灭而涅槃。转染成净与转妄为真是可能的,而众生不能,病根在无知。所以大乘佛教的修行,以契入应知自性的真智为道体。

4、一切种子识

《成唯识论》卷三:“或名种子识,能徧持世间诸种子故”。

此识乃执持一切法之种子而不失之识,为阿赖耶识之别名。《成唯识论》卷二:“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大正藏》卷三十一,七下——八上)

又《摄大乘论释》卷二(《大正藏》卷三十一,三二八上——中):

“谓有能生杂染品法,功能差别相应道理,由与生彼功能相应,故名一切种子识。於此义中,有现譬喻,如大麦子,於生有自芽有功能,故有种子性;若时陈久,或火相应,此大麦果功能损坏,尔时麦相虽住如本,势力坏故,无种子性,阿赖耶识亦复如是。有生杂染诸法功能,由此功能相应故,说名一切种子识。”

此识以能普徧的执持有漏、无漏一切的种子,所以叫做一切种子识。就是种子为所持,此识是能持。种子之识,依主得名。所以,其虽名为现行赖耶,但有时亦名种子赖耶,在论典中亦经常的发现。所谓现行赖耶、种子赖耶,因第八识向有持诸法生起之因的种子之特徵,所以这识以现行为中心而说以外,又以种子为中心而说,前者叫做现行赖耶,后者叫做种子赖耶。现行赖耶,虽指现在行转的赖耶,就是第八理行识,但种子赖耶,是指赖耶所藏的种子没有现行。种子赖耶用赖耶之称的,毕竟是显示种子的所在。现在这种子识,也是持种子的识,就是种子之识依主得名的解脱。现行赖耶名虽说是普徧的,但种子赖耶名却是稀有的,所以有时为种子即识的持业得名。

“人争的只不过是一张纸罢了!”曾听到一位在写新闻稿的人这么说过。怎么说呢?人为什么争一张纸?

两人想恋,争一张结婚证书;孩子出世,努力供他念书,争的是一张文恁;工作以后,争的是钞票……。当时听了这个解释觉得十分有趣,但也有深沈的悲哀,因为这些“纸”的价值都是我们人定的,后来却为它争得头破血流。

“可靠的不是人,而是人的修养。”这是王邦雄先生一篇文章中的话。人性是恶、是善,自古争论到现在,每个哲学家也各持已论。其实也有道理的,人能把握的人性只有自己而已,但有许多时候人也不能够约束自己,因此也有人说“人性是不可以试验的”;人生在世,因为活著,就有许多状况会出现,许多事情要解决,而可以主宰一个人行事时的公正与否,只有靠他平日的修为。这些平日的修为主是种子的熏习,熏习就是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活动作用。每一个活动熏成一个种子。种子由第八识保持不坏,遇缘生果。所以我们的起心动念,就是熏习造业。例如不能“忍一时之气”是因(种子),“起争执”是缘,“从此不相往来”是果。

第八识所含藏的种子无量无数。

依三性说:有善种、恶种、无记种,都属有漏。

有漏法种又有三种:1、名言种子、2、我执种子、3、有支种子(业种)。

又种子的异名今略举七种:1、种子、2、习气、3、功能、4、界、5、随眠、6、粗熏、7、亲因缘。

5、阿赖耶识

《成唯识论》云:“或名阿赖耶,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名唯在异生有学,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大正藏》卷三十一,十三下)

“或名阿赖耶”,译为藏,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意思。是梵文?laya的音译,意为横躺於底层,是(?-li埋没)这个梵文动词所衍生出来的名词。例如,hima雪,t?laya埋没之处,合成一词为himalaya喜马拉雅,意为大雪山。为雪所埋没之处。

能藏、所藏、执藏,为阿赖耶识自体之相,今略说之。

(1)能藏义:阿赖耶识自身是能藏,前七识心心所法及其他一切法的种子是所藏,是此第八阿赖耶识所执藏故。一切法必有种子为因缘,方能生起,所以此识是宇宙的本体。我们造的业种子和我们的名言习惯心识活动的种子,为此阿赖耶识所摄藏,后遇缘时方能生果,故此识亦为人类生命之本体。在未生果前,这些种子摄藏在阿赖耶识中,不失不坏。我们举心动念都会熏成种子,经云:“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这念佛的一念,就是一个种子,作将来成佛的因。可是这一念种子,经无量劫而不失不坏,就是因为它摄藏在第八识中的缘故。

(2)所藏义:第八识自身是所藏,前七识行转识及其相应诸法,是能藏。因为在现行的果位即现生命上,第八异熟果识被前七转识所熏所缘,故第八识又是所熏、所缘,前面七个心心所法,又是能熏、能缘。我们现在所活动的、所觉察的一切心理现象,就是前七识的活动。第八识被包围在这些活动之中,故为所藏。因为它是无记性,故能受熏成种子。现行果法,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个生命的总体。这总体的活动在表面上只有前六识最明显,第七识就不易觉察了。但是第七识对第八识是亲切缠缚著,因此我们前七识活动为能熏,就是能藏;阿赖耶识表面上无力活动,是所熏,就是所藏了。依此二义,这第八识——阿赖耶识是遍一切法的,与一切法和合不离的,就是宇宙万有之心体,也可以名为宇宙心。

(3)我爱执藏:这正是说明第七识与第八识的关系。第八识是永远相续不断的,乃至成佛亦不断灭。人生的观念,总以为有个常住不断不坏的生命存在,这个常住的生命总体,就以为是“我”。这就是第八识被第七识执持以为“自我”。所以这第八识体就是“我体”。人生的我执我见,自他分别,物我不平等的观点,就是从此发源的。第八识是所爱执藏著,第七识是能爱执藏者。“我爱”本指第七识相应的我爱自私心理。由此,我爱也就表示了第七识的特性,是爱“我”执“我”的;第八识被此我爱心理所执藏,故云我爱执藏。人类的“私我”观念从此种心理关系上所产生,故阿赖耶识作“我爱执藏”。以上的三藏义,是说明阿赖耶识的自体之相。

这个阿赖耶识的名,可说唯在凡夫“异生”(指一切众生且包含有不同种类各异故)位及二乘“有学”位才有。因此大乘唯识的立场说,凡夫从无始来,有此识之名存在,固不成问题,但就大小乘行者方向,可分开而言。就小乘行者言,从开始修学到有学圣者;就大乘行者言,从开始修行到七地菩萨,不论时间经过多久,於中此识皆名阿赖耶,累它一睦为现行我爱之所缘。可是到了八地以上的不退菩萨,和二乘无学的极果,那时第七识不起我执现行,亦即它不再为现行我爱所缘,不再有“我执”,因而第八识就不得再名为阿赖耶识,所以《成唯识论》说“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也就是说,到了无学圣者,八地以上的不退转菩萨,就不再起我爱执藏。

6、异熟识

《成唯识论》云:“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此名唯在异生、二乘、诸菩萨位,非如来地犹有异熟无记故。”(《大正藏》卷三十一,十三中)

异熟,梵文vipaka,愿意为“与前因异时的结果已经成熟了”。“以前的因”指的是过去的业(行为),而“已经成熟的果”就是阿赖耶识。所以众生在生死轮转中所感受到的苦乐果报,就是由此识去感受。如作善业,就感受快乐果报,如作恶业,就感受痛苦的果报。虽因中所造的或善或恶有所不同,但到受果报时有“无覆无记”,所谓“因是善恶,果唯无记”。换句话说,现在的自我生命其存在主体的本质如同一张白纸没有善恶,所以任何东西才能摄入其中。

一般的宗教中分为善、恶二种,而佛教却别立了一种从任何一方面也无法判定其善恶,亦即不属善也不属恶的价值观;例如肚饥而食,无属善恶是无记性,此为佛教价值观的一大特色。

异熟识是阿赖耶识的果相,因为异熟是从果上立名的,要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叫异熟果识。(1)业果义:其自身一定是善恶业所感召的果报;(2)不间断义:谓一期果报不断,就是一个生命,从生至死,虽是有期限的,但从入母胎起至死亡为止,名日一期果报。虽可明见,但这只是这个身体的生与灭,其实,生命体是无限的,不间断的,不因身体的死亡而间断。(3)遍三界义:此异熟果必遍三界九地,如今生在欲界,来生或可到色界、无色界。前五识则不能遍三界,如鼻识与舌识色界就没有了,无色界中五识皆无。故《成唯识论》云:“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离此,命根众同分等,恒时相续,胜异熟果不可得故……此识果相虽多位多种,异熟实不共故偏说”(《大正藏》卷三十一,七下)

此异熟识,不论是凡是圣,其所有果报,皆由善恶业的感,没有哪个可超出此范围。可是到了佛果,此识成纯善无漏,不再成为有漏业所支配招感的无记异熟果。因此论云:“非如来地犹有异熟无记法故。”

7、无垢识

《成唯识论》云:“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

无垢识,或称为阿摩罗识或庵摩罗识,是无漏净分的第八识,真谛三藏另立第九识为无垢识。此识与大圆镜智相应,由於是最清净的,所以是诸无漏法之所依止。所依止的识是无垢清净的,能依止的诸法当亦是清净无垢,所以叫做无垢识。

此无垢识依《成唯识论》上所言只有在最高的如来地才有,菩萨、二乘及凡夫众生由於仍然执持有漏种子,而且还受前七识现行的“薰习”,所以尚未得无垢的“善净第八识”。第八识有净分亦有染分(杂染有漏),吾人之所以会为无明烦恼所系缚,皆因此第八识常被第七识执之为我,且爱之不舍。如同守护财宝者,严守不失。

第八识有三相,自相、果相、因相。今将三相、三位、三名之关系死表如下:(略)

阿赖耶识,依心理学说,是一种潜藏意识,或曰无意识。前者说明其功能作用潜伏而不显现,后者是说无第六意识之活动作用。虽如此,但此识在唯识学上名为“不可知”,说明其作用微细而不可知,但是它亦有它的功用,含藏善、恶、无记种子,执持色身(由於有第八识的存在我们才得以保持色身不坏、会思考活动);去缘宇宙界的一切现界。

此第八识是我们的生命根源,这生命体从无始以来乃至成佛皆不坏,只是转变性质而已。如《解深密经》卷一云:

“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随彼彼有情众生,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於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大正藏》卷十六,六九二中)

经文中的“一切种子”即是阿赖耶识的因相,由於此义,阿赖耶即是人的生命本源,经论上言,“根本识”、“究生死蕴”、“有分心”、“爱阿赖耶”等都是就生命体上说的,是属精神方面。又《摄大乘论》卷上云:

“復何缘故,此识说明阿赖耶?一切有生杂染品法,於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於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名为阿赖耶识,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大正藏》卷三十一,一三三中)

又在《摄大乘论》中立“所知依”,不是在说明宇宙万有诸法,若染、若净、若精神、若物质、若无形、若有形都是要依托此阿赖耶识方能生起。由此我们可说阿赖耶识是人生与宇宙的总合体,精神和物质的总聚体。

四、善与恶的本源

阿赖耶识是存在和认识的根源本体,同时也是形成善或恶的根本。

佛教所谓的恶,一言以蔽之,即以贪(贪婪)、瞋(愤怒)、痴(无智)为代表的“烦恼”(Kle?a)(音译:吉隶舍)。这些罪恶的一切心理状态,都从阿赖耶识之中的烦恼种子所生,这些恶产生完毕之后,新的邪恶种子同时又种植於阿赖耶识之中。换言之,阿赖耶识就像取之不尽,不断喷出罪恶热汤的水壶。虽然如此,但是阿赖耶识同时也是使我们从罪恶迈向良善的桥梁。吾人通过阿赖耶识,驼为媒介体,可以达到舍恶趋善之境。阿赖耶识之中虽藏有恶的种子,但是也存在著善的种子,所谓善的种子就是生长善法的潜在力。这个善的种子经由某种机缘而发芽、结果、最后留下新的种子。像这样,善的种子经过几百年、几千年不断的增长培植,等到阿赖耶识全部都充满善的种子的时候,生命的存在(精神和肉体)从根源上即完全变成善与美。更一步来看,不仅自己的生命如此,因为阿赖耶识能生出一切万法,换言之,宇宙整个存在都达到完美的状态。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个平常看起来很忠厚老实的人,一旦发起脾气来,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甚至还会开口骂粗话。又前不久有对夫妇上山来礼拜,做太太很虔诚地在佛前祈求道:“请佛菩萨能感化我先生,请他脾气不好时勿伸手打人……”原来那位先生生平时很体贴,但一发怒,六亲不认出手很重,以致家中不宁。恳谈了几次,并告诉他们可以请一幅观音菩萨画像回去,之后夫妇俩常常顶礼拜并虔心端详庄严慈悲的菩萨圣容,如今其先生已不再出手打人,家庭又恢复和乐的气氛。转恶念为善念,有时因为业力的牵引很不容易达到,但可请求佛菩萨加被,自己平常若能多修持佛号,行善多与人结缘,自然幅报增长。语云:“福至心灵”,凡事多为人著想,不怕困难,多承担责任,福德积越多,做人处事也越有心得,越顺利,越有人缘,心就开窍了,智慧也随之增长。这种心理变化的过程即属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人类最深层的心理意识,虽飘渺幽深,但却是化平凡的人生为不平凡之要键。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云: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获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这可说是用永恒的眼光,来看日常伦理的世界,真可谓不离此峯,而达彼峯。由凡入圣,融合平常心与佛心为一炉,此种心境亦是由第八识所生。

阿赖耶识是我们由恶转向一个媒介,是动力之根源,从这方面来看,阿赖耶识也被视为具有伦理性、实践性等意义,所以称其为生命之根源。

五、初能变——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

第八阿赖耶识是人类最深层的心理意识,虽飘渺幽深却是化平凡的人生为不平凡之要键。由凡入圣,融合平常心与佛心为一如之心境,亦在此识。阿赖耶识又名种子识,贮存了很多善的种子和恶的种子,这些种子现行时却成为一种影响人们行为之根源。行为过后又成为经验的种子再一次地贮存到第八识中,等待适当时机再起作用。

因此《唯识三十论颂》云:

初阿赖耶识,异孰一切种,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第三颂

作意受想思,相应唯舍受,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第四颂

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舍。已说初能变。(《大正藏》卷三十一,六十中)

这首偈颂是说明阿赖耶识的体相和作用及其能变性。而“实能变”是在说明经由过去所累积的经验种子使得含藏在人们内心的存在价值,能去改变眼前的世界。

例如几个人共同欣赏一幅风景图片,曾经去旅游过和从未去过的人,感受一定有差别。如果在那个名胜区里邂逅了现在的如意夫人,那看画人的感受是甜蜜蜜的。若是在那儿丢了钱或遭遇抢劫,再一次使其忆起不愉快之事,对此风景画一定不具好感。

又当你喜欢上一个人时,他的缺点在你眼中尽是可爱的,虽生著一张麻脸,在你看来却是一个美丽的酒涡。所以谚云:“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并非是我们用内心去看外界的一切,实在是内心的影子把外界给改变了。曾在高职夜间补校上过课的老师说:“有次新学期开始他一进教室,正要开讲课,却发现一位女学生一直在流泪;事后关询方知,年纪已三十几岁的她因这计贫困一直无力就学,要到工厂上班养家,每天经过学校看到一羣羣穿著校服的幸运儿,内心很羡慕,晚上下了工,就站到夜间部的教室上边听了一些课,但又常遭工友来赶,心里很难堪。如今可以正式地坐在教室里上课,多年来的憧憬,终於实现,面对著久违的黑板不由得感动得掉下眼泪。试问有几个是和她有同样心情坐在教室看著黑板的。记得昔日笔者通过繁复的留学考试,第一次踏入日本大学的校园,那时的心绪亦是百感交集,泫然欲涕。而环绕在周遭的日本学生,同处在一个校园中,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这是因为“阿赖耶识”的缘故才有此不同的心境,感受有所差别。“在阿赖耶识”里,被贮存的东西越多,这个人的世界也就越丰富。所以经验的累积可形成智慧的大圆镜智。由於存在第八识中的价值观会去改变眼前所认识的世界,“初能变”所表示的即是此一层面。

尝云:“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是在告诉我们“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的快乐、苦恼都是人自找的。自己和自己过去,若能明白“唯其心净,则一切国土净”之理加以实践之,烦恼就不会生起。如星云大师在其日记上所言:“人不一定要拥有金钱、感情、只要拥有信心、悲心、大众、人缘,那才是最宝贵的。”

在忙录中,何妨暂时万缘放下,静下心来欣尝一下大自然的美,“万物静观皆自得”能摆脱外界的人或事所加诸於自身的束缚,心安理得,闭情适意地优游於精神生活领域者,何其幸哉!一个过度注意外在的人反而会被外物所影响所支配,因为他的一举一动,莫不相应於外在的一切变化。禅诗云:

我自无心於万物,

何妨万物假围绕。

转烦恼心为清净心是转识成智的功能,祝福大家有一颗自由自在任运自如的心,这一颗心就是大圆镜智的心。

注释:

① 金刚喻定,梵语Vajropama-samadhi。相当於无间道,由此得阿罗汉果或佛果,亦相当於解脱道。参考《大毘婆沙论》卷二十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成唯识论》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七。

② 《成唯识论》卷三(《大正藏》卷三十一,十五上——下)

③ 大虚大师全书《法相唯识学》五,三——五页。

④ 能考注③。

⑤ 印顺法师著《唯识学探源》二十八——三十二页。

⑥ 演培法师著《成唯识论讲记》二,一一七——八页。

⑦ 横山纮一著《唯识思想入门》一O六——一O九页。

[参考资料]

一、《一个心理学家的笔记》余慧德博士著。

二、《唯识史观及其哲学》法舫法师著。

三、《成唯识论讲记》演培法师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