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九十九年春季僧众精进禅七导师开示
(一)
每个人都听过修行、修道,但是,对于修什么行、修什么道,要有一个绝对的认识。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为什么要修?因为我们的行为偏差了,所以必须要修正偏差的行为、不好的行为。
凡夫众生的身口意三业都有偏差,首先,要修正身业,如杀盗淫等种种行为,必须把它修掉。其次,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这些属于口业的行为也不好,也要把它修掉。最后是心的行为,有贪、瞋、痴、慢、疑、邪见,这些都是障道的因缘,也要修掉。藉由清净身口意三业,转识成智、转染成净,道就现前,并不是另外有个道可修、可成。
道是本具的这念心,哪一念心?就是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这念心每个人都有,不但人有,连动物也有。所以,佛经云:「凡有心者,皆当作佛。」虽然每个人都有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佛,因为凡夫众生有种种邪见、颠倒、执着;所以,虽然可以成佛,但由于这些心的障碍、颠倒、妄想,造了种种恶业。有了恶业,就要随业受报。
凡夫众生不知不觉,从早到晚都在起心动念,善念很少,恶念、杂念、妄念很多。学佛以后,了解这个道理了,还要去做,还要去实践。坐在这里,明明叫自己不要打妄想,还是有妄想;叫自己不要有昏沉,还是有昏沉。这就需要去养成,需要去磨炼。在七天当中,告诉自己: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念心不要动,就像一杯水静止不动。水不动,慢慢就没有波浪了,水中的沙石、渣滓就会逐渐沉淀下来。沉淀下来以后,这个水就平静了,这念心就宁静了,这时候就会有一点感受。这种感受和平常打妄想、打昏沉、起烦恼的那个心虽然是一个,感受完全不一样。要在这个地方来认识自己、净化自己。什么是自己?心愈来愈静、愈来愈明,看到自己的杂念、妄想很多,自己知道要调身调心,这样就与道相当,这条路算是走对了。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要继续不断地走下去。
修行,一个是悟道,一个是修道。悟到这念心很重要,一个是悟了这念心,知道起杂念、起恶念、起邪见……起心动念都是不对的。明白无念、无为、无住,空寂觉知、灵知灵觉,在这里来认识自己、净化自己、沉淀自己,这只是把路头找到了。那么,什么时候能够把这一潭水完全沉淀下去呢?就要靠时间、靠因缘。
沉淀以后,第二个工作,要把沉淀的渣滓统统化掉,怎么化?定慧功深就能化掉。如果只知道一点点皮毛,就认为:「我知道『道』在哪里了!」有什么用?没有一点点用。为什么没有用?因为我们这念心里面的无明烦恼,也是本具的。就如同心当中有一个不定时炸弹,忽然遇到外面不好的因缘,这个炸弹就爆炸了,这一生修行就白修了!
理上也有粗、有细,有方便、有究竟,不要得少为足。要继续在这念心上用功,动也用,静也用。静中很简单,风平浪静,所以要在静中养成,在动中磨炼。打坐时,我们这念心到达宁静,超越时间、空间,一个钟头一剎那就过去了,这就是坐到一支好香。但是,心中不要等待一支好香,本来就有好香。妄想来了,不理它,它来让它来,它去让它去,始终坚住正念,不理它。等到妄想没有了,容易昏沉或感到无聊。察觉自己在昏沉,就要对治。假使不对治,迷迷糊糊,这个钟头一下就过去了,自己还不觉察、还不觉悟,以为这是一支好香,其实是错认消息!假使看到光明或是好的境界,都不要执着。什么是执着?认为这个境界是实在的,认为这个境界很好,始终想到这个境界,就是产生了执着;心生欢喜就是执着。
(二)
打坐要在这念心上认识自己,其他一切法门都是方便;方便也很重要,没有方便,也没有办法安住这念心、坚持这念心。一开始修行,这里痛、那里痛,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心理上的境界要忍耐,生理上的感受也要忍耐,就是不动。忍耐一段时间之后,忍的这个心也要放下,信这念心本自具足,坚住正念,随顺觉性,定慧等持,这就是善调身心。调好了,就称为「调御丈夫」。如来十号当中有一个「调御丈夫」,《金刚经》云:「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我们要降伏自己,不是降伏他人。什么事情都要退后一步想,退后,就是降伏自己,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退后一步,就是忍让,不跟他人计较。修行就是不跟他人计较,不跟他人论长短。计较、论长短,只是浪费时间。
佛法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里的「心」指觉性。明心,就是要明白觉性。无论是行住坐卧,这念觉性要能作主,有了妄想,知道对治,这就是明心。见性的「性」,指空性。「照见五蕴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法毕竟空寂」。经上说,十方诸佛入寂灭海,无论是大乘、小乘,都要达到寂灭。寂,就是这念心不动;灭,就是灭诸烦恼,把烦恼破掉。最后,就是明心见性。在这个地方用功,功夫愈来愈深,到达最高的境界,烦恼漏尽,就是佛。
这念心没有形相,没有东西南北、男女老幼,要在这个地方认识自己。这念心就是佛。佛者,觉也,觉即是佛。儒家强调「修心养性」,这念心要修、要养,佛法也是一样。明白这个道理了,还要保养圣胎,「如龙养珠,如鸡孵卵」,养,就是保养,动也如是,静也如是。动静闲忙不离当念,这就是保养。假使明白了道理,不知道保养,也没有用。
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所以保养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累积的善法不一样、智慧不一样、前世修行的因缘不一样,这就称为「根机」。有的人经过第一天,进入第二天,心就静下来了;有的人第一天心就静下来了;有的人即使经过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这个心都静不下来,甚至于到第四天、第五天,心都静不下来。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因为过去和现在都没有在这上面用过功,现在才刚开始,当然跟别人比起来相差很远。但是,不要灰心,过去没有修,现在修还来得及。怎么修?「生处转熟,熟处转生」。
(三)
什么是「生处转熟」?打坐的时候,坐在这里腰酸背痛,腿麻、腿痛,心里面打妄想,乃至于昏沉,无明烦恼一大堆,心烦意乱,坐都不想坐,这就是生。因为以前没有在这个法门上用过功,没有机会用,或是没有用上功;就算是用上了,也很少相应,这就是生。现在没有别的,就是要多打坐、多练习,才能生处转熟。
世间法和出世法都是一样互相通达的。以游泳为例,不能只是讲一套理论,而是要实际去游。多游、多游……,到最后就会了;会了还不算,要熟练;熟练还不算,还要精。所以,「生处转熟」,打坐是无为法,过去起心动念惯了,想要不起心、不动念,不是件容易的事;过去打瞌睡、昏沉已经习惯了,现在想要不打瞌睡、不落昏沉,不容易;过去没有坚住正念,现在才知道有觉性、有正念,在这个地方来认识自己、安住自己,就感觉很无聊、很无奈、很痛苦,这就是生。所谓「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解铃还须系铃人」,就是要多磨炼、多静坐,没有更好的方法,这就是「生处转熟」。不但是在禅堂打坐,在平时有机会就尽量多坐。否则,仅靠每年的禅七才打坐,是没有办法生处转熟的。
「熟处转生」,什么是「熟」?平常习惯说人家的是非,种种邪见,种种愚痴的行为、颠倒的行为、执着的行为……这些坏的习惯,没有人教就会,这就是「熟」,现在要改过、要远离。所谓远离,一种是事上的远离,一种是理上的远离。事上远离,就是不要亲近邪见的人、邪见的地方,因为一去就中毒了。所以,与他人交往时,知道这个人有邪知邪见,就要赶快离开,敬鬼神而远之。为什么?你度化不了他,反而染上他的习气、染上他的邪见,最后就是堕落。
一个人开悟了,不是挂在嘴巴上,逢人便讲,那就没有开悟。为什么?假使真正开悟了,马上就了解开悟只是理上知道,把这条路找到了,接下来,用功都来不及了。古人云:「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什么意思?不懂得作诗的人,不跟他吟诗作对,为什么?因为他听不懂。
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所谓「阳春白雪」,就是「曲高和寡」的意思,境界太高了,没有人听得懂,就像对牛弹琴一样。这种很高的境界,没有人欢喜,也听不懂。这时候,就要把等级降低一点,唱「下里巴人」,唱对方听得懂的。佛法强调「应机施教」,假使对方根机没有成熟,你讲太多只是浪费时间。所以,把等级降低一点,讲讲佛教里的初门,讲讲因果,以及诵经、持咒、念佛、做善事的功德,这样对方才能得到好处。等到因缘成熟了,自己就会了解以前所修的都是方便法门,还要更上一层楼,还要登堂入室。这里并不是说初机不好,而是时节因缘未到;时节因缘未到,讲很深的佛法,是没有用的。
(四)
大家既然来打禅七,就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在心地上用功。即使没有大彻大悟,没有坐到一支好香,但是,七天当中,身口意三业是清净的,就有清净的功德。本性寂灭无为、清净无染,属于性德。在这念心上用功,就是最高的境界。想要成佛作祖,想要证果,就是要在这里来用功。
怎么样才是在用功?所谓「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惺惺」,坐在这里不打瞌睡、不落昏沉,这念心清清楚楚。清清楚楚以外,还要「寂寂」,寂,就是不动。不动就是定,惺惺就是慧。「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虽然这念心清清楚楚,但是,打了妄想就不对了,心就跑掉了。「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寂寂无记非」,这念心落入无记了。所以,就是要定慧等持,「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最后都要归于究竟。什么是究竟?就是菩提和涅槃。无论是禅、净、密、律……所有的法门、所有的言说,都是佛陀为了度化众生所设的方便。就如同国家培养人才一样,由于每个人的因缘、智慧不一样、根机不一样、领悟的程度不一样,所以要设种种方便,如:幼稚园、小学、国中、高中、职业学校、补习班……这些都是方便,目的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大学毕业,继续深造取得博士学位,养成最高的智慧、品德和技能,达到全方位的教学。
无论是大乘、小乘,修行的目的都是要超凡入圣。《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不是以有为法而有差别。什么是无为法?假使你在这个地方用功,坐到了一支好香,这念心念念分明、清清楚楚、寂然无为,不落一点痕迹,这就是好香。坐到一支好香,不代表成佛、成道了,这只是一个开始。要支支都是好香,就不简单了。功夫是在平时,假使白天坐得很好,晚上梦想颠倒,还是没有用,功夫不够深。古人说,白天十分功夫,晚上睡觉时只用得上一分功夫。所以,功夫要深厚,要继续不断地用,用到白天也是如此,晚上也是如此,功夫就能成片。继续再进步,动也如是,静也如是,这是第二步。还要再进步,第三步,不病也如是,病时也如是。否则,病一来,手忙脚乱,呼天抢地,就是功夫没用好。有些人知道了一点皮毛,就大张旗鼓、自吹自擂;真正的大善知识是韬光养晦。明白这个道理了,就赶快用功,否则功夫怎么成片呢?
修行是长远的事,打坐更是长远的事情。禅七只是一个开始,一方面了解这些道理,二方面练练功夫,三方面,遇到一些境界时,懂得怎么处理。假使没有经过禅修、没有听过大善知识的开示,用自己的推测,就会走远路、走错路,害己也害人。为什么?古人说:「欲知山前路,须问过来人。」你去过山上,才知道这一条路怎么走,不是闭着眼睛瞎说、推测出来的。闭着眼睛瞎说、推测,就会害人害己。所以,用功必须是真修,悟必须要实悟,不是记一些名相。记名相,只是一个开始,开始了,还要去学习,古人说:「说到做不到,是名不到道。」假使说得好像有一回事,但是这些境界、过程,没有历练过,还是不到家。例如,要去台北,看地图说明,第一站、第二站……到哪里,你记得下来,但是你并没有去走过,还是隔了一层;假使亲自走过这条路,感受就不一样了。
(五)
修行的目的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什么是佛?无念、无住、无为、无相,这念菩提涅槃心就是佛。《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来是什么?无所从来,无所从去,如如不动,了了常知,这念心就是如来。要在这个地方来契悟、来返照、来安住。这念心是绝对的,没有能见、所见,是个绝对的境界。
禅,就是直截了当,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六祖坛经》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有些人看这句话看过就过去了,真正想用功、想成道的人,是如获至宝。「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本来是清净的,不是故意去修一个清净心。有成必有坏,有得就必有失,清净心不是修出来的。念念分明,处处作主,行住坐卧不离当下这念心,时时刻刻保养这念心,「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所谓「直了成佛」,不需要修其他的方便法门,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起心即错,动念乖真。
假使说要用什么法门成佛,就是方便说法。因为这念心是本自具足的。假使是他人给我们的,对方就有本事收回去。这念心本自具足,自己打妄想、生邪见,没有安住自性,那就是自讨苦吃,自取灭亡,自己跳到烂泥坑里,害了自己。有些人跟着邪见的人走入外道,起了邪知邪见还不知道,还以为外面有个东西在加持他,其实,这都是自己心意识起的作用。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直了」就是直下承担,不要转弯,静也如是,动也如是,动静闲忙不离当念。这个心水,只要不动它,波浪自然就没有了,不用另外去祈求。没有风,就没有波浪。禅堂就是一个避风港,外面的境界风吹不进来,这是第一步。外面的境界风没有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事了。没有坚住觉性,妄想、昏沉、无聊……害了自己,谁也没有办法,只有「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要有这个信心,要磨炼。一切坏的知见、坏的习惯,统统都不要想。为什么?一想,马上又入到那个境界去了,又走回头路了,一跟它沾染上了,习气又来了。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要坚住正念,一念不生。为什么「不可得」?无论好事、坏事,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再想它有什么用?一想,就是回忆,就是一个梦境。回忆就是妄想,一动念就是一个梦,善念是好梦,恶念是恶梦。想到未来,未来的事还没到,想那么多作什么?现在我们打坐,什么都不能想,一想就是生灭。想现在,就是动一个心、起一个念,也是生灭。这个心生生灭灭,起了念头就是生,第二个念头一起,前面的念头就灭掉了,始终都在梦境当中。打坐,就是要远离颠倒梦想。所谓「圣人无梦」,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就要下一番死功夫,一切都不是偶然的。在这里用了一番功夫,才知道这个道理是百分之百实在的,就像须菩提听闻《金刚经》一样,感动得痛哭流涕。为什么呢?这个法实在是稀有难得、千载难逢啊!这就是禅悦,这就是法喜。
(六)
诸佛菩萨「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这两句话要去了解。要与无为法相应、与不动相应、与涅槃心相应、与无住心相应,不是与外面的东西相应,因为一切是我们自己本具的。静坐功夫深了,到达一个境界,自然而然就无念;心当中烦恼减少了,心清净了,这念觉性就现前了,自然就相应。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犹须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不要去追求这一念净心,一追求,就是妄想。就是继续打坐,定力功深,一旦因缘成熟了,妄想减少了,心自然就不动了,烦恼自然化掉了;一剎那间,与这念清净心相应,就得解脱,就成正觉,这就是无为法。
相应,不是靠什么人来加持,那都是方便,给众生一个安慰。假使经过加持就能开悟、就能成道,就不需要修行、修道了。一切法门都是方便,这念心就是心法,心当中一法不立,所谓「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有也不住,无也不住。说有,心中就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呢?是自心当中生出来的,这就是妄想;说无,就着无,这念心真空妙有,本自具足,着无就堕入无的境界,成为断见。所以,有也不执着,无也不执着,无住生心,就是这么简单。
无住心、菩提心、涅槃心、清净心、无为心、真空心、妙有心,就是无上道。说来说去,一切都要回归自性。这念心一个是体,一个是用。在禅堂里,万法归宗、归于自心,要认识自己,认识了以后还要起用,「用而常空非有,空而常用非无」,这念心用了以后不作用想,归还自心。第一步,先要把这个心安住下来;假使安住不下来,怎么能够知道哪个是方便、哪个是究竟?自己都搞不清楚,胡言乱语,讲话似是而非,不是害人又害己吗?假使在心地上用了一番功夫,就知道什么是方便、什么是究竟。
宇宙万法都是虚妄不实的,虽然是有漏法,我们也不能放弃,只是不执着而已。这个色身是有漏,我们不执着它,但可以藉这个色身,达到无为法的境界。陶渊明有一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明白这个道理了,时时刻刻都可以修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很多人说台北市太吵、太闹,这属于众生境界,心跑到外面去了,产生执着,心没有归宗、没有归一。住在台北市,听不到车水马龙声,寂静无为,无住生心。这时,台北市就是人间净土。
又如,老师在上课,学生专注一心,外面有什么声音、什么人来参观,都不会影响到他,如入无人之境。专注的心,就能产生这样的作用。佛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要把这念心归一,什么都能办得到,这是心的作用。很多宗教都讲念力,念头集中,就能产生一种力量。
报纸上刊载,几个人靠念力去拉一部汽车,真的就拉动了,一般人不了解,认为非常奇妙,其实这只是心的作用。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众志成城」,也都是指心的作用。心的作用还是属于有为法,与生死大事有什么关系?现在科学已经进入太空时代,这也是心的作用,这一切都是有漏的智慧。我们要达到无漏智慧,无住生心,这才是自己的事情。达到这个程度了,当下就是净土,不要另外去找。
(七)
这念心具足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功德,如何开发这个宝库?打坐,就是开发这个宝库,认识自己,坐到宝库当中,享受里面的无量财富。假使坐到好香,半个钟头、一个钟头,一剎那就过去了,这才是自受用。古人说:「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山,就是我们内心的灵山,没有时间、空间,寂静无为,超越相对的世界,是绝对的境界。想在佛法里找到最高的境界,只有在这里用功;想要找到最高的生命,也只有在这里用功。除此以外,就是福德、慈悲,就是一些资粮。
所谓「菩提觉法乐,涅槃寂静乐」、「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人生就是要在这里追求。假使不在这里追求,只是福慧双修,种一个未来成佛的因。福慧双修,也不离开人间、不离开俗谛。太虚大师曾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修行学佛第一步,就是「完成在人格」,第一个就是要做人,把人格建立起来。「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要想成道、成佛、得解脱,如果连做人的根本条件都做不到,奢谈作佛、奢谈成道。所谓「万丈高楼从地起」,平时就要养成完整的人格,修戒、修定、修慧。打坐又不一样了,更上一层楼。所以,不要执一非它,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这样,步步都是光明。
大众要把握禅七的时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怎么把握?通身放下!过去、现在、未来,统统不要想,这就是放下。佛经里记载,有一位梵志拿着一束花供养释迦牟尼佛,佛问他:「你来供花的目的在哪里?」梵志说:「世尊,我是修道人,我什么都不求,我要求成道!」佛说:「你要想成道,好,放下。」梵志说:「世尊呀!放下什么?」「你手上不是拿了一束花吗?放下!」梵志就把这束花放下。他觉得很奇怪:「我这么恭敬虔诚来供养世尊,是一件大的福报、大的功德,为什么叫我放下呢?」梵志就双手合掌,洗耳恭听,等待世尊跟他说法。佛又说:「放下。」梵志说:「世尊,我刚才来供养花,您要我放下。花已经放下了,还要放下什么?我什么都没有了。」佛说:「你合掌的双手也要放下,你希望听法的这个心也要放下。」好,梵志把手也放下了,但心中还在怀疑:「奇怪!我毕恭毕敬来听法,难道这个恭敬心要放下吗?听法的这个心也要放下吗?这是什么道理?」佛又告诉他:「还要放下!」梵志说:「我什么都放下了,还要放下什么东西?」佛说:「你能想这个心要放下。」达到一念不生,这位梵志马上就开悟了。
大家要了解,求道,说简单也很简单,但是假使放不下,就不简单了。禅宗祖师说:「一念不生,万法无咎。」有念就是众生,无念就是佛。花束,代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所以要放下。在禅堂里面,就不要想禅堂外的六尘境界。第二,双手也要放下,代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要放下。最后,起心动念也要放下。根尘识十八界统统没有了,一念不生,要达到这个境界。后天就要解七了,现在不放下,更待何时?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