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公开课出品,更多内容下载网易公开课APP。
2018年刚刚过去,就有不少朋友和知酱抱怨,又老了一岁。
00后们说的话,有些已经听不懂了,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现在的孩子也觉得诧异。
前几天,体操运动员李小鹏就发微博感慨,时代真的不一样了。
自己以前用手做“打电话”的姿势,是手指比个“6”。
现在,女儿和儿子都是五指并拢,用整个手板贴近耳朵。
从“座机”和“触屏”比划姿势区分年纪,不少人感叹自己和孩子有了代沟。
但其实,这更反映了现代科技对下一代童年的深刻影响。
BBC最新的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就从触屏手机开始,揭示了不少让人惊讶的结论。
这支由世界顶级儿童专家组成的团队,在纪录片里的研究对象,是0-2岁的婴幼儿。
这些宝宝的杀伤力,也堪称今年催婚最佳,给了单身狗致命一击。
弹幕中,不少人被纪录片中的baby萌出血 / 《北鼻异想世界》
所以即便尚未为人父母,你也可以放心吃下知酱的安利。
1
触屏电子产品
对孩子或许有积极作用
婴儿生命的最初两年,为他们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现代儿童比以往重复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滑动和点击电子触摸屏。
调查显示,75%的幼儿每天会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使用电子产品的负面影响一直为人担心,但它们真的百害无一利吗?
BBC的实验,颠覆了认知。
认知心理学家 Tim Smith 认为:“触摸和滑动屏幕,能促进婴儿活动的精确度和灵巧性。”
他把6名幼儿邀请到实验室,并设置了一系列测试。
如抓取物体、垒积木、直线行走等。
6名幼儿中,3名是电子设备的使用者,3名不是。
实验的结果是:技术使用者,在同龄人中有更好的精细运动技巧。
他们可以更准确地画出直线;
搭积木的平均块数比非技术使用者多了3~4块。
在此之前,他分析了715位父母提供的样本数据发现:
使用电子设备的婴儿,在很小年纪就有很好的精确运动能力。
因为婴儿使用电子设备,不仅仅是看上面的视频,还会滑动和控制应用软件。
婴儿会在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和真实世界学到的技能相互转化。
儿童媒介专家 Sara Dewitt 的团队,联合公共电视台(WGBH)开发了一项关于数学的游戏——《好奇猴乔治》。
研究者们让80名学前适龄儿童玩这款游戏,随后对他们进行了标准化的数学测验。
结果发现,通过游戏资料预测的学生得分,和现实测验中得分惊人的一致。
游戏确实能反映学生的认知状况。
正如 Sara Dewitt 所说:
“并不是说所有数字内容都适合孩子;
虽然对儿童生活中的屏幕内容存在合理担忧,但更应学会转移注意力,以便看到在线学习和教育的积极因素;
我们应该去想平衡的议题,去想该如何将荧幕纳入到孩子学习和成长过程中。”
《3 fears about screen time for kids -- and why they are not sure》/ Sara Dewitt . TED
目前来看,技术的确会影响孩子,它的作用也不止单方面的好与坏。
发育心理学家Nathalia Gjersoe 说,孩童时期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
儿童对电子设备的强烈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天性使然,其次是电子设备的“使用与满足”。
因为婴儿会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些非常复杂的事情”,这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事实上,电子设备能否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关键在家长如何引导。
正确处理孩子和电子设备间的关系,可能会给教育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孩子的性格
有些是由基因决定的
很多人觉得,家庭和环境等后天因素,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
BBC的实验,再次颠覆了认知:
我们的性格,即我们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多半是与生俱来的。
心理学家 Emily 在纪录片中试图探索,能否在婴儿六个月大时,知道他们的性情。
实验人员通过给宝宝们展示各种意想不到的玩具,测试他们不同的反应。
测试一:
实验人员给宝宝们展示了玩具盒中突然跳出的小丑。
宝宝Reuben的反应非常兴奋,他开心地叫了出来。
宝宝Reuben
Livia?看起来很谨慎,把头扭了过去。
宝宝Livia
而宝宝 Logan、Cillian 和 Tally 则表现得极其淡定,表情几乎没有波动……
宝宝Logan
测试二:
Emily 给小宝宝们展示一个会弹跳的小狗,测试他们对不确定性的反应。
在第一个试验中非常高兴的小宝宝Reuben,见到跳起来的小狗,一如既往地开心激动。
Reuben
Logan、Tally 和 Cillian还是一如既往地平静。
Logan
而在第一个实验中表现得非常谨慎的Livia宝宝,这次被小狗吓坏了,大哭起来。
Livia
测试三:
向宝宝们展示一个小丑面具,测试他们对不熟悉事物的反应。
Reuben兴奋依旧。
Reuben
上次被吓哭的Livia这次还是一脸惊恐、谨慎。
Livia
Cillian、Logan 和 Tally 依旧冷静。
Cillian
同样的刺激,一些宝宝很激动、一些很谨慎、一些很冷静。
他们都只有六个月大,却有完全不同但前后一致的反应。
孩子们的性情,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性。
纪录片中,心理学家 Emily 也给出了育儿建议: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采取个性化的养育方法。
如果一个小宝宝是天生谨慎型,那么父母应该慢慢教会他,不能操之过急。
如果一个宝宝生性活泼,那么父母应该多带他到处玩耍。
基因决定了他的先天性格,父母在日常相处中,则影响了他后天性格的塑造。
不是所有的标准,都适用于每一个孩子。
央视从2006年起,跟踪拍摄十多位00后孩子,长达十年,制作了五集纪录片《零零后》。
纪录片中有个小女孩一一,从小就喜欢自已一个人独处,不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总是结伴玩耍。
喜欢一个人玩的一一 /《零零后》(下同)
园长大李老师试着引导独来独往的一一和小伙伴做游戏。
一一则一本正经地告诉老师:“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
她的不同,得到了父母的尊重
。内向的一一,并没有成为老师担心的孤僻怪人。
文静思辨的她,凭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到很多主动交往的朋友。
2016年拍摄中,长大的一一既可以和朋友友好相处,又能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她找到了与世界相处的最好方式,享受着两个世界的美丽。
作家 Susan Cain 也曾说起类似的话,内向的她,喜欢安静和独处。
一个人散步、看书、思考、书写,都是她很享受的事情。
一些孩子天生内向,不代表他们会出问题。
内向与外向,通常是与生俱来的。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Susan Cain
《卡尔·威特的教育智慧》中提到:
“父母需要去发掘宝宝们的天性,并据此来调整教养方式和方法,适应宝宝的需求,塑造宝宝的个性,抚育他们健康的成长。”
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接纳他的天性。
帮助他爱自己,认识自己和做自己。
3
孩子对世界的观察能力
比家长想得更敏锐
父母时刻在关注宝宝的成长,那孩子又是如何看待家长的呢?
BBC的实验告诉父母们:
家长在关注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观察着大人。
一项20年前的研究发现,婴儿会选择妈妈来进行清洁和照看,选择爸爸来负责修车和玩耍。
心理学家 Uta Frith 在婴儿实验室中演示了这个最初的实验;
以期了解对性别的刻板印象,是否会反映在儿童从周围环境吸收的信息上。
孩子们在实验中用专家提供的玩具过家家。
20年前的实验中,几乎所有孩子都选择了妈妈做家务和照顾宝宝;
这次实验中,孩子们认为爸爸妈妈都可以做这些事情。
这是一个很小的样本,但这些幼儿的认知似乎在告诉父母:和20年前相比,家庭中的任务分配更加公平了。
参与实验的父母直言,平时在家庭中就是双方都参与到家务中,不会出现把家务全部推给女性的情况。
孩子对性别意识、家庭分工的观察和注意,远比大人想象中多。
言传身教,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孩子们对世界的观察和感受,也比我们想得更细致。
在纪录片第二集中,科学家们研究了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
我们一开始是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的。
刚出生的Arthur,“受邀”参加了神经科学家Lora Lloyd的第一个实验。
在面对人脸和机械玩具两种不同的图案时,幼儿们普遍对人脸更感兴奋。
在看到人脸时,孩子们大脑的不同区域,氧气的进出量明显增加。
这个颞(nìe)上后区,是人们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的区域。
这个区域的关系网可以使人们与外界进行沟通,与他人进行交流。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已经在建立关系了,当与外界进行交流时,大脑中负责处理这类复杂事物的区域就会迅速发育。
被关注和进行交流,是孩子生理与心理上的共同需求。
心理学家 Emily Jones 为此进行了一项研究。
在和4个月到1岁的婴儿一起玩耍时,如果有一分钟不理他们,婴儿们就会用尽一切办法赢回关注。
当父母依然没有反应的时候,婴儿们会开始吸引别人的注意。
另一个实验同样印证了这点。
专家们让父母和孩子们玩五种不同的游戏,来研究哪一种会让孩子们发出笑声。
“躲猫猫”游戏最终胜出,70%的孩子因它而笑。
之所以这个游戏更受欢迎,是因为“躲猫猫”与社会联系有关。
“我看见了哦”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一种联系,对孩子来说,通过联系他们可以获得奖励和喜悦。
交流和连接对成人来说必不可少,对孩子来说同样重要。
我们需要沟通来释放自己,理解他人,儿童更需要表达情感来获得爸爸妈妈的爱。
为人父母是一项很大的课题,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
BBC的这部纪录片,也给了家长一个启发,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聪慧。
透过他们,我们也可以对自己多一层了解。
教育需要“定制服务”,每个孩子的性格和童年,都理应等到尊重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张同道.零零后.CNTV.2017
[2]Susan Cain.The power of introverts .TED Talk.2012
[3](美)本杰明·斯波克(Benjamin Spock),(美)史蒂文·J.帕克(Steven J.Parker)著;赵昌荣等译.斯波克育儿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4]伊里奇编译.卡尔威特的教育智慧[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
除了上文,关注微信公众号:网易公开课(open163),随机回复1-12中任意数字即可获取热门影片资源,15万好片等你来看。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