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
孝,是万善的头。前贤说忤逆子媳,便是禽兽,天报最准的。然这点良心,个个都有,只消一唤便醒。若有人将二十四孝故事,提点提点,人便感动孝心了
。只怕晓得这个字的,因因循循,过了时候,霎时间父母大期尽了,要报亲恩,再无日了,这是流泪不尽的。古人说孝,必连思字,不思,做不出孝的。善人每日思量,父母生我,万般辛苦,说不尽的,便要做出报亲的孝来了。每日思量亲恩未报,父母年纪将衰,是要急急做出报亲的孝来了。
每日思量报亲,究竟在何事,便要勤本业,省浮费,得父母衣食无阙,手里有钱;又要和颜悦色,逆来顺受,做出养亲悦亲的孝来了。每日思量养亲悦亲,也算不得尽孝,便要爱惜精神,不敢斫丧,不敢犯法;又要种德报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出保身修身的孝来了。
又每日思量当初孝子,有代父受刑,刀斧不避的;有万里寻亲,性命不顾的;就使遭了最苦境界,也要做出孝顺来了。一言一动,总要思量着父母,方才叫做是孝思。他如父母老的、病的、鳏寡的、贫穷的,这是极苦,子媳更要竭力尽孝。
【故事】
太和(今安徽省西北)人杨黼,辞别了母亲,前往四川拜访无际大士,路上遇到一位老僧问他要到哪里。杨黼回答说:“去四川拜访无际大士。”老僧说:“不如去晋见佛。”杨黼就问:“佛在哪里呢?”老僧说:“你只要回家,就会看到一位身披某色衣服倒穿鞋子的人,那就是佛。”
杨黼于是就马上回家。到了半夜敲门,母亲一听是儿子的声音,就很高兴披着衣服倒穿鞋子出来开门,就像老僧所说佛的样子。杨黼大惊,因而觉悟。从此就竭力孝敬母亲,并亲自批注《孝经》数万字;每当砚台快干时,忽然之间,水又盈满,大家都说这是杨黼孝心感动天地所造成。(《感应篇直讲》及《感应篇汇编白话精简本》)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