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讲座25(大教缘起第三)
那么这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是真实,那么拿第二十愿和第十八愿比,十念必生,那么二十愿是假,十八愿是真。所以到十八愿念佛往生,十念必生,这是真实中的真实,圆顿中的圆顿。这是真实之利,这一句佛号,就是大涅槃。实际上这也是自然的,这一句阿弥陀佛号,证得大涅槃之后,成佛这才是圆满。这个佛号才出来么,所以这一句名号是佛的所有功德之所成,代表了一切功德。现在说是代表了一切信息。你念就属于果觉,佛的果觉。你现在念这个,拿来庄严你自己,以此为念,因地的心啊!这是真实之利,最直捷最了当。
那么底下大家会有意见吗?这个《法华》《华严》,中国通家是一直认为是登峰造极的,日本人说它是权假,独赞《无量寿经》。《甄解》对这个解释,他说现在从这个真实之利,从利益上着眼,从利益上着眼所说的,《法华》,《华严》都是假,只有《无量寿经》是真的。因为《法华》《华严》说有急速成佛的法,《法华》只是一个理念,而不是大众啊!不见急速修这个法成佛的人,所以他们自成为别时意趣。另外一个什么时间的,所达到的境界了,实际法体并不需要你等待,但是人们根器不一样,所以读了《法华》,读了《华严》你还是要再来,再来等待时间呀!人机劣故。《无量寿经》你只要相信,一切世间,所难信,不是信能信,应当很重视的。若信的专一,十个人就十个人能往生,现在就有很多人往生。目前佛教还是有衰危的情况,还是有往生者不断。实际生西了。往生不退,一直到成佛。而且这个法门,当法都灭了时,所以《无量寿经》重要,一切什么经都没有了,最先灭的是《楞严》,《涅槃》。《楞严》已经看的出来,很多人说《楞严》是假的,我早就说了,第一陪灭的经是《楞严》,现在大家都不会念了,不念不就灭了吗?第一部先灭《楞严》,一部一部地灭,最后剩下《无量寿经》。那么最后众生还有智慧,能够来研究《无量寿经》呢。法将灭经,如当一个法灯快要灭的时候,放光了。蜡烛也是一样,点到最后反而亮了。法快灭的时候,众生有智慧,这时众生可以接受《无量寿经》,这还有一百年的因缘。所以到最后,最后还有这个法,存在度世。而这时度世是回光返照。人要将死时忽然间精神又来了,你看病人忽然精神来了,那不是好事,那是回光返照。整个的佛教回光返照也就是这一百年,《无量寿经》还可以度众生。这个之后就剩下一句佛号了。现在我们也不能要求很个人水平很高,到了末法只有这个水平了,到了最后你会念阿弥陀佛就是法师,就是金刚阿阇黎。一般不念了,人寿也短了,这是一个缘故。一个缘故得利益的人多,都可以得利益。第二个最后法灭了还完全靠这个经度众生啊。而且完全是念佛,都是相等,都是这么做。凡圣也念,十地菩萨不离念佛啊。佛佛还相念呢!凡圣齐等,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齐诸圣于片言 ,就是这一句名号大家就相等了。因此说这是真实之利,最后还要考证,凡夫也得念,圣人也得念。开悟没有开悟,开悟之后还得念。开悟之后不提往生之事是欠悟,憨山大师说开悟之后(这是憨山梦游集中说),开悟之后人就持这个,不肯说话,怕大家执着。实际还都持这个。底下刚才的《甄解》都辩论了,这个是我给大家作的解释。
本经能够给众生真实之利的原因呢?就是咱们这个经所开化显示的都是真正之际,前边已经讲的真实之际。底下说三个真实,这是第二个,第三个底下跟着就来了。阿弥陀就住真实惠,真实惠中勇猛精进,一直庄严,一心,一条心的在那庄严着净土,是真实惠嘛!是三个真实的妙土,就是从真实之际所开演,而这个国土种种庄严,就是真实智慧。因为弥陀就住在真实惠,而庄严净国土啊!往生论里面说了一句话,三种庄严如一法句,一法句是清净句。说到这句话就暂停一下了,如一法句,一法句就不往下说了,点破了,点破了就成教了。那么清净句是什么呢?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是教,说到这就不往下说了。很有宗力的意思。真实之际是无为的法身,流现出来极乐国土。《弥陀要解》云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所以这个净土法门,你能说的话,你所说的内容,你在这度化大家,你所度的,你能够信,你所信的,你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都是实相正印所印出来的。用这个印字,好比图章啊!图章它代表要盖章才能兑现,才能有效,这个印不是一笔一笔写出来的,这一点最要紧,一下就出来了,没有前后。印文就是中国咱们佛法里头比喻,都有很深的意思,一时就全能兑现。一成一切成,如你写一篇文字,你写半天才写完,你要是盖图章的话篆字七、八个字一盖,就一下子都出来了。那么这印,印书印文,这个印是一时的,印证就是这个。我们印证一下,这一切一切都是从时下图章印出来的,你所显现的,你在这说,咱就拿今天来说,这个能说所说,能听所听,能说的人所说的内容,能听的人能听的内容,你们发愿了,所愿往生的国土,这一切一切你能念所念,你能念所念这一句佛号,都是实相正念,所以这个《楞严》,首楞严的含意是一切事究竟觉果,一切事无非觉果为什么呢?究竟坚固无一不是实相,无一不是法身,没有这一切分别。所以密宗称大圆满,就是真如实相。所以密宗说,声字皆实相。你这不是执着有相吗?有声,有色吗?之所闻是声,之所见是色这不都是六尘吗?声字,这个字怎么拼出来,这个声都是实相。这就是能修所修,能修的人,就是实相,能修的法,关于这个咒变成这个字那都是实相,你这么去体会你就所行,就跟那个求啊,保佑,保佑我,让我发点财吧,效力不一样啊!所以从这可见,住了净土,这个法门都是住了这个实相。所以说惠以真实之利。真实之利,还有能超过这个的吗?
底下佛就赞叹了, 难值难见,如优昙花 。值是碰上了,不难遇,难相见, 如优昙花希有出现 。因为它是一种花,又像咱们这的无花果叶子像梨,果像拳头这么大。咱们这里无花果不开花,就结果,他这也是不开花就结果。花很难碰。《般涅槃经》说是树王,名 优昙钵 。音色不同,有实无花,只有果实无有花,而能够开了金花就有了佛了。这个优昙花,看来这个花是难得出现,我们看见无花果开花了,是很奇怪,奇怪的事情。无花果南方很多,从南方来知道这个很好吃,无花果这也是无花之果,印度的《出曜经》说: 数千万劫,时时乃出。 花才出来,多少劫才出来花。 众生见华,谓曰如来将出 。看见花如来就要出世了,所以佛打譬喻,难遇难见,就像优昙花啊,希有出现。
底下再进一步巩固阿难的信念,这句话是超情离见,大家一般都是常识而论,好像超了常识就不是真的了。我就常听说这些人都是唯常识论,只有合乎常识的才是真实的,不合乎常识的必定有假。那么现在这一些话,佛的这一句佛号,这么殊胜超出了这么多经,大家听了是不是还有将信将疑,这是很难免啊!佛再巩固,再巩固。释迦牟尼佛说: 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 你要晓得,如来的正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觉啊!这个智慧是难以思量 ,难以思量啊!没有障碍。如来的正觉。《甄解》上说: 如来正觉者,乘弥陀一如成正觉故。 他说的法,大家在法会上见的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所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祥瑞的佛相,种种的所见的佛都是应身佛,应身佛只有菩萨境界才能看的见。一般看不见,太微妙了,太广大了。咱们上北京看白塔就知道了,看是个圆的,事实上是谁给咱们画了一个半截的圆圈,是你的眼的视力给你画的,因为你的视力只能达到这了。因为你的视力为半径,你看了一个圆的,对不对,在外边还有你就看不见了,用这种视力看佛,你看到一个报身,你连一个汗毛都看不见,找不着边啊。多少由旬,一个由旬四十里,微妙非你所能见。法身应身更是一样,所以我们所能见的,经上所记载的,是应身佛。底下《甄解》这样说应身佛即是(本地身)如来,这一身就是法身。流出报身,由报身流出化身,其本源就是法身。智慧和法身是一体的,所以今天说法释迦牟尼佛即是毗卢舍那法身啊!这个智慧,这个智慧是难以量。常住于念佛三昧,住这个念佛三昧,能够发出极殊胜的妙慧。所以说这个其智难量,这不是地藏菩萨,等觉大士,等觉就是离佛只差一个位子,所能测度。所以说佛是如此的智慧,如此的通达,我所告诉你们的话连地藏菩萨等觉菩萨都难以测量。大家不要用自己的水平来测试,尤其是拿自己的水平来批判接受,就是我想的通的就接受,想不通的就一定不对,那就很不好了。
今经云 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 。 念顷 这是唐译里的话,一念我们说了很多次了,就是一刹那,就是一弹指里头有六十个刹那,有六十个念顷。这最是长的,选长的,还有复杂的,这样的好记一点。我们有两个经都这么说,一弹指就是六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个念顷,有六十个念顷,一个念顷就是一刹那,一个刹那是一个弹指的六十分之一。这个时候住无量亿劫,所说咱们这个经就是中本的《华严经》。这是打破时间,显在十玄门里头,无量亿劫是多长的时间?劫啊!天神从天上下来,用薄纱把石头磨光是一劫。这么多的劫,在一念之间,释迦牟尼佛在一念之间就住这么长的劫。诸根,身根,眼根,舌根,鼻根都没有增减,没变化,在这一念间,就住了这么长的劫,住这么长的劫了就是同在一念。这个就是华严里头 十世隔法异成门 。《华严》曰: 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是无量劫。 空间,这是时间,现在最新的物理学把这个空间,时间,物质都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个很大的提高,这一切都是人类的错觉。所以彻底突破了时间,那一念同无量劫是平等的,超数量了。作梦也是一样,你作很长的梦,你醒了其实就是一会儿。所以说黄粱一梦。作了宰相,后来被人杀了,几十年。小米饭的时间,只是打个盹儿,睡着了,就作个梦,后来叫他起来。他那里遇难了,这是他一生的经过,就是一顿煮小米饭的时间。做事情挻多,梦中就体会到了,很短的时间和这么很长。实际时间咱们现在就是在作梦。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咱们的梦没醒,咱们的梦醒来就好了,咱们现就是在作梦。 身及诸根无有增减 。表佛法身殊妙,住法身,现应身,即具圆满报身。
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世尊叫阿难要相信如来的智慧。如来的智慧,一念住无量亿劫。 所以者何 ,为什么如此啊?因为如来之定,如来之慧禅定畅通无极,没有穷极,定是禅定,慧是智慧,戒定慧三无漏学,三无漏学戒摄在里头了。那就是定慧,究是究竟,畅是畅通,这是《会疏》说的。简异是不同,不同是因位所得,如来的定,如来的慧,究竟通畅到了无以附加了,就是无极无以附加,不同于别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阿难你要仰信啊。
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 对于一切的法,得到最殊胜的自在,自在,两个字《华严经》里边有十个自在。一、命自在,长寿无碍;二、心自在,智慧调服自心无量之三昧,无有障碍;三、资具自在,可以出现无量的珍宝来庄严世界;四、业自在,菩萨能随业示现,受种种果报;五、受生自在,随其心念,于诸佛世界中示现受生;六、解自在,胜解殊胜的境界也能示现种种的身相,演说妙法;七、愿自在,菩萨随愿于诸刹中一切诸刹佛土出现成佛,没有障碍;八、神力自在,神通威力没有变化;九、法自在,菩萨得到辩才于诸法中,能演说无边的法门无有障碍;十、智自在,智慧具足能在一念中显现如来的十力无畏,成等正觉。这是佛的智慧,能于一念中显现如来的十力无畏,成等正觉之妙法。现在说最胜自在,是十种自在都圆摄在里头,究竟最胜自在,应如《法华经》里所说: 我为法王,于法自在 。这是释迦牟尼佛说,佛是真实,用不差谦虚,是法王。 我为法王,为法自在。 这一段是一至的。 于一切法得最胜自在故 。 阿难谛听 ,阿难你好好听着,善思念之。 吾当为汝分别来解说了。 答应说了,别序的内容就到这里了。这一段别序又叫发起序,发起正卷,发起本经的正文。
这也叫证信,发起序里前边六种成就也是证信,这个别序也是证信,共有五重证信。第一重是放光,于希有之光这个地方我们都要好好地去体会,阿难跟佛这么多年都没有见过,这是第一重。第二重阿难就请问,请问就有两个含意,见希有之光知道这是奇特之法,导师之行,最胜之道。这个道,这个法,就是佛佛相念,这是证信。第二阿难能问这种意思,就表现阿难也是德尊普贤,从果向因的大菩萨,所以不是凡小的道理。会中这么多纯一无杂的菩萨无量无边,而且有万二千四众弟子,都要听净土法门,演说圆音,今正是时,大家欢喜。所以阿难就问,知道都在念佛,现在大家的时机都很契机,这是第二重证信。第三重证信是佛赞叹这一问。佛说 当来一切含灵,皆以此问而得度脱 。当来的一切众生,就是因为你问,问的好,他们因此而得度脱,这是第三重证信。第四重佛就告诉阿难,佛之所以出兴于世为什么?就是为了给众生真实之利,真实之利就是下边要说的弥陀愿海,弥陀的名号,念佛往生这是第四重,第五重佛在说佛的智慧,如此一刹那和无量劫平等,这是什么智慧,定慧究竟通畅,于法的自在,佛这么所说,为了众生真实之利,这么大的智慧,又这么大的慈悲。这个所说那我们就不能轻率了,我们应欢喜,尊重和仰信。有些地方,佛既然这么说,我就应当这么信,我们慢慢去修,就会一天比一天明白。这里已经有两个真实了,在前边的序里,一个是真实之际,因为本经都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所以可信。佛也说了,佛说了将来四依,因为经和经文可以有矛盾的,现在有人错会四依,始教来否定圆顿教,这是不尊佛旨。佛旨里四依,一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佛的境界不都是了义,了义和不了义,经里也有不了义的地方,也有了义的地方,两个不同的地方依靠谁啊,依止谁啊!依止了义部分,什么是了义部分,是讲实相的地方。真实之际所开化的,这是我们应当依的,这个经用呢,是惠以真实之利。我们也愿意度众生,我们还不仅仅是为了自度。你要度众生,你要给他真实之利。你不是今天给他一张 大团结 就算完了,他明天又没钱了。所以这一个是真实之际,一个是真实之利。这就和莲池大师在《疏钞》里一开头中的两段话一至了,《弥陀疏钞》一开头就说: 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我们开化显示真实这际,真实的究竟之处,就是这个自性啊,就是这个 灵明洞彻,湛寂常恒,大哉真体 。这是第一个真实。第二个呢?弥陀疏钞接着说,本来是没有浊,没有清,没有背没有向。但是众生已经浊了,已经背了,已经背觉了,合尘了,澄是澄一澄把浊的东西澄清了,反背为向,本来是背觉了,现在把背觉变成向觉,反背为向。越三祗于一念,三大阿僧祗劫修行才能成佛,齐诸圣于片言,就是一念就能超过。圆顿教就不同于中教,还有判教,大家都要知道。你们到底要学什么教,我们是喜欢小乘还是小乘,哪个都好嘛,没有一个不好的,始教,宗教,顿教,圆教,圆顿教那就是三祗一念之间齐等。你需要三大阿僧祗劫好啊,你去修吧!我这一念也可以成就。一个三祗,一个一念,齐诸圣于片言,就是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些圣人就片言,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平等平等。至哉妙用,至哉无以附加,这个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议,跟本体一样,不可得而思议。体上起用嘛。也不可思议者,只有佛说的《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和我们《无量寿经》是一部经。那个为小本,我们这个为大本。也有的说那个为小经,我们这个为大经,而是一部经。所以《弥陀经》的宗,是依愿持名,我们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信愿也就是发菩提心的更简明的根本的内容。持名嘛,一向专念一致的,两个经是一个宗旨。这两个真实跟《弥陀疏钞》莲池的赞叹相同,这个妙法三辈齐收,上辈、中辈、下辈的人,逐令凡夫顿同补处,证凡夫,让下劣的凡夫,顿然间同一补处菩萨。一经往生就不退,再不退转,顿然间就同了补处,大哉妙用,不可思议。真实之利所产生,发生的妙用,给予众生真实之利,这个就是本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可以得到往生,这样的真实之利。这样的妙用,在一念之间超越了三大阿僧祗劫。念了一句佛号,正当念时无有打扰,你就跟诸圣平等。我们幸而得闻,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事也。这是第一卷。
正宗分
下面是正宗分,正宗分如人,打个比方,序分如头,正宗分如身体。这个身体很重要,心脏血液系统,肺是呼吸系统,胃、肠,胃消化系统,都在这里,精神等。正宗分很重要是不是,这是打个譬喻。下面正宗分很多了,现在我们就进入正宗分,前边一段大家可以自己看一看。我们现在就来这个直接,因为我们谈了一年还没有谈到弥陀,这是释迦如来会上的正宗之序。问啊,问这个事,阿难请问。法藏因地这是第四品。
法藏因地第四品
这是正宗分的头一品。 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始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 无始数劫就是无尽数,劫就长了。咱们听说过,说不清这么多的劫,有个佛出世,名字叫世间自在王如来。佛是通号,世间自在王,是别号。王是法身,自在呢是解脱,无明烦恼所缠就不自在,你自在就得到解脱。解脱你世间通达,智慧最后才能通达世间。所以在世自在王这几个字就把涅槃三德包括了。王代表法身自在,解脱世间,了达智慧。三德圆摄,这是三一相等,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涅槃三德如 ∴ 字三点,这是世自在王,解释佛的名号。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这是佛的十号,佛的十号有三种常见三种不同的提法,如《成实论》《净影疏》就依《成实论》,把无上士和调御丈夫合成一号,无上士调御丈夫是一号,佛和世尊是两号,这样成十号。《涅槃经》《璎珞经》《大智度论》就不这样。他们是把无上士,调御丈夫分成两号,把佛和世尊单独成一号,这是第二种,这都是小事。如来、应供......佛、世尊,这是十号。这十号是通号,一切佛都有十号。实则诸佛德无量,无量的德号,简之为十号。
如来 ,如者,真如是也。日本的《合赞》,说根据涅槃说: 云何名如来? 为何称如来?如过去佛所说不变,云何不变?过去诸佛为度众生,说十二部经,如来亦然,故名如来。就是说如来者,如诸佛过去佛一样这样而来,根据《涅槃》。《会疏》说如来义有三义,如来实际是法身,报身,应身。《金刚经》说: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本来无来去,这是说法身如来。《金刚经》很多境界是法身境界,亦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转法轮论》云: 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 什么是如?第一义谛是如,空有本来圆融不二真如啊。成等正觉名如来,这是报身如来。《成实论》等于是小乘的佛法, 乘如来道,来成正觉。 就是所依,所乘作的意思。就是说你们所行吧!得如来的道成无上正觉,故名如来,这是应身如来。像释迦牟尼佛为太子,树下成道,这是应身如来。还有《天台寿量品疏》曰: 如者,法如如镜, 这是如。法如如镜,如如二字,非因非果,离开因和果,也离开有佛无佛,但是不管是因是佛,有佛无佛,但是性相常然。如嘛,是诸如就没有遍一,遍就不如了,遍一切处,也没有两样。空间、时间都突破了。不动而至为来,所以说这是说法身如来。如来有法身、报身、化身。对如来的解释也有三种不同,这里刚才已经说过了。
应供 《大论》说:佛的一切结使都没有了,得了一切智慧,应当受一切天地众生的供养,应受供养称为应供,其余的《净疏》《全疏》都没有新的意思,差不多自己看看。
等正觉 ,梵语就是三藐三菩提,要说全了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旧的翻译就是 无上正遍知 。阿耨多罗就是无上,三藐三菩提就是正遍知。就是无上道,没有过于此者,无上,这个道是真的正的,无有不知道的,正遍知。
明行足 ,明,解释为神通。《会疏》《净影疏》都是这么解释的,这是《净影疏》大家都知道,还有另外一个解释。明是证行,是行的证明,是证所行。 证法显了 ,用明来证所行,证这个法很明显,得到明,这个明就是智慧。《涅槃经》说: 明者,名得无量善果。 什么叫明啊?是得无量善果。善果者,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明就不是指神通了,不是三明六通的明了。后边说证行,又进了一步。这个是得果了,所以又以无上正等正觉,这个觉字为明了,我们这么解释名号也是根据《涅槃经》。这是第三种说法。行足呢?《涅槃经》上说:行名脚足。行,大家知道我们的脚,脚足是什么呢?名为戒慧,持戒跟智慧,乘着戒慧的足,修戒修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为明行足。依止戒慧修行戒慧,功德圆满,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为明行足。实际明行就是戒慧。《会疏》大家自己看一看,稍有不同。再把《净影疏》说一说,《净影疏》也是这个说明。就是龙树的话,戒与空慧等,名之为行,此二(指戒与空慧)都圆具,都圆满具足,故名为足,明行足就是戒和空慧,都圆满具足的意思,这许多解释我们可以合看。
善逝 ,善是好,逝是去。《大论》说什么是好去?就是种种的湛深的三摩提(就是三昧)无量诸大智慧当中去,什么叫好去啊?就是到种种三摩提,无量大智慧当中去。如偈子说: 佛一切智为大车。 佛以一切的智慧作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槃这叫好去,入无量智慧三昧中去。佛一切智慧为大车,八正道证入涅槃,这叫好去。底下大家可自己看一看。
世间解 ,世间就是五阴,诸佛了达五阴,照见五蕴皆空,叫世间解,这是《甄解》的话。《净影疏》说世间解是化他的智,能够教化他,差别智,善解世间,名世间解。这是《净影疏》的解释。《会疏》的解释: 世间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了解 ,不管世间,出世间,一切因果种种,什么因,得什么果,都解了,名为世间解。我们综合起来说,就是化他的圣智。如来,如实知道世间出种种因果诸法也。
无上士 佛多数称为无上,这很好,有所断者名为上士,有所修有所断,名为上士。无所断者,名为无上士。有学位就低了,无学位就高了。就是一样的意思,有所断是上士,无所断名无上士。《智论》说:佛涅槃是自己证到的,不是从他那得到的,亦将导引一切众生到涅槃,在一切法中,涅槃是无上;在众生中,佛也是无上。佛也在持戒,禅定智慧,教化众生,也没有一切跟这个相等的。所以称为无上,所以称为无上士。
调御丈夫 ,调御就是调伏,御是驾御,诸善能调伏众生,名调御丈夫。《合赞》说: 自己是丈夫,又能调服其他丈夫,故称佛为调御丈夫,若具四法则名丈夫。什么四法呢?一是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善知识者即是如来,在你这个时候,能遇到善知识,你应当像对如来一样的尊敬他,善知识也不远,你们可互相为善知识。你这位同学做的有点不对,旁人提醒他一下,就是善知识。他这个地方不明白,你能给他解释一下,他某个地方思想上有个扣,帮他解一解,那就是善知识做的事。这是近善知识。二,能听法,把能听法作为一个条件,要知道,听法有人跟不听是一样啊!那就不叫能听法。还有佛说《华严》,连大智慧,大神通的人都如聋如盲,能听法不是小事。做为丈夫第一个条件是亲近善知识,第二是能听法,很虚心,无有满足,愿意听。就是把能听的,听进去。三是思惟义,不但能听,而且善于思维,要消归为自己。不是一时文字上的东西,经论上的东西,那都是书,或是你再有学问,你是活的佛学大词典,你要善于思惟,消归为自己,消化到自己的,融入自己的殊胜的智慧里面去,也就是让他来熏发自己的本觉,所以内熏外熏。我们的本觉胜智,我们在自己的内部找无明,变这个无明,所以无明熏真如,真如熏无明。现在我又有所闻,我在外面又熏无明,这样无明变转变快了。要最彻底的话,本来无无明。第四如说修行,这就是丈夫。能知能说不能行,就不是丈夫了。这四条说的很简单,但是做到很不容易。又有一个问题,这还有女人呢。怎样单提丈夫?《智论》说包括,其丈夫就包括女人,包括无根,二根,种种的其他都包括。
天人师能以正法近训天人,天人师。他能以正法来教导人和天。这底下都这个意思,新的意思不说了。
佛世尊,三觉圆满为佛,世尊是佛的含义讲过了。世尊是薄伽梵。圆备众德,一切德都圆满具备,为世钦重,世间尊重,故称为世尊。如来是通号,世间自在王是别号。世间自在王如来,佛世尊,在世教导四十二劫,时间很长。时间长短不一定,释迦牟尼住世很短的,八十岁就往生。
有大国主,名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
有的就很长,还有古佛,这位佛住世时间很长,时为诸天及世间人民说经讲道,给大家说法开示。这时候有大国王,大国王名世饶王,有大国主名世饶王,他是一国的国君,这国君的名号叫世饶王,闻佛说法,同时听到自在王说法,他就欢喜,这个欢喜很重要,经说皆大欢喜。乐法,欢喜,涌跃,我的老师夏老居士听净土法门,回来后在屋里笑,笑了两三天,神经病一样,一直在笑。我问你笑什么,他说这回我有出去的道路了。这不是拿来作为一个装饰品,或作为什么资本,作为什么工具,我们今天有机会得了人生,闻了佛法,我们要惠予众生真实之利,我们自已也要了脱生死,这才是我们真正应当做的事情。事情这么大我们怎么去做啊?我们要授法眼,法眼替我们给我们,我们自己哪有选择的到呀。老实说,我们不是佛的加被,也不可能吧!这要真正的契,才欢喜开解,顿然心开了解实意,开解。能听就是这个意思。你听了之后,有所开解,你要去掉点东西,我们知道修行跟学问,为学而日增,我们也不能不搞点学问,发心愿嘛。我们最初也要有一定的学问,为学日增。如三年级就比二年级多知道一些,四年级又多知道一些,以后又多知道一些。求学问一天比一天增长。这不是道,与道无关。 为道日损 ,你去掉什么,一天能去掉点东西,这才绰绰入道,不搞学问。开解是个扣,去掉这个扣,才开解,法藏当年也是个国王,一听到这个佛法,就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意,无上真正道,无上真正之道,就是发无上大菩提心。弃国捐王。国位不要了,王位也不要了。我们这不同,我看见过弃王位,弃王出家的,不单在王府,还归依了,跟着活佛修学佛法,弄的很庄严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