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明咒功德网

达真堪布:《亲友书》讲解(十七)

发布时间:2024-09-06 01:39:19作者:百字明咒功德网
达真堪布:《亲友书》讲解(十七)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6年7月23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亲友书》,我们现在讲智慧和正知正见。正见是对万事万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见解,但正确的程度不一样。

当知人本无安乐,无常无我不清净,

未忆念此之众生,四颠倒见即祸根。

这里既讲四种正见也讲四种颠倒见,这很重要。正见就是正确的见解、正确的认识,颠倒是非正确的认识。四种颠倒是普通凡夫的一种思想,也是对万法的一种认识。要破除这四种颠倒。

四种颠倒:一、把非清净的妄执为清净;二、把痛苦妄执为快乐;三、把无常妄执为恒常;四、把无我妄执为有我。

有了这四种颠倒,就有了四种不正确的认识。

一、把非清净的妄执为清净。我们把不清净的、不干净的妄执为清净、干净,我们用自他的身体作为例子。我们把身体妄执为清净的、干净的,实际上身体是由三十二种不净物组成的。身体的里里外外没有一处是清净的、干净的。但我们却把这三十二种不净物的组合当宝贝一样的保护、随顺,它想吃什么就给它吃什么,它想穿什么就给它穿什么。

这个身体就是一个装满不净物的袋子。先说头发、指甲。你们到喇荣的天葬台看看,那里到处都是指甲、头发,有的人肯定看都不敢看,根本就不愿意接近,觉得太脏、太恐怖了。一说天葬台很多人就害怕了。那里的头发、指甲和我们身上的指甲、头发有什么区别?若觉得有区别可以做一下化验,把天葬台那些死人的头发、指甲都拿到医院里做一下化验,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不觉得自己的脏,也不觉得恐怖,天天打扮,今天染白色的头发、指甲,明天染红色的头发、指甲。

有些人出家时要剃头,特别舍不得自己的头发,要出家不能不剃头发啊,剃了还掉泪,很执著。自己觉得太好了,太可爱了,其实哪有好的,哪有可爱的?

应该到天葬台,拿死人的头发、指甲与自己的比较一下,看哪里有区别?这样就不执著了。有的人特别执著,“我的眼睛好看,某某人眼睛好看……”从里到外仔细观察一下眼睛,有什么好看的,没有一处是干净的。观察其他器官也是一样,都是不净的。再观察血和肉。有的人,特别是住在沿海城市的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什么都敢吃,但是人肉不敢吃;别的什么都敢喝,但是人血不敢喝。牦牛肉和人肉有什么区别,牦牛血和人的血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自己的概念而已。

牦牛肉干净好吃敢吃,人肉不敢吃,藏地有些人特别爱吃羊肉,但是不能吃猪肉,一吃猪肉就吐。有一次,有个人不知道是猪肉,吃了之后,身边人告诉他是猪肉,他马上就吐了。佛讲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概念,自己的一种分别,没有绝对的。人肉也是,对我们来说是不干净的,不清净的,但是对老鹰、对野狗来说就是干净的,就好吃。

还有内脏,心、肺,大肠、小肠,都可以拿出来观察,没有干净的,没有可爱的……然而我们把这些当作干净的,还执著他人的身体。有的人执著这样一个不净的袋子而无法自拔,最后走进了绝望。我们的思想是颠倒的,对万物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佛告诉我们不要颠倒,应该正确的认识万物。我们把不干净、不清净的,妄执为清净、干净,为了这个身体,我们造了各种业,给自己带来了各种灾难和痛苦。

我们特别执著“我”。别人不小心碰了自己一下,或者对自己有了一个不好的眼神,就烦恼了,甚至去做一些过激的事。这是对身体的执著。妄念、执著会让人起烦恼。

这就是把不干净的、不清净的,妄执为干净的、清净的。很多烦恼、痛苦都由此产生,所以这是祸根,断掉这种颠倒的思想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有很多烦恼、痛苦,也会采取一些措施,让自己不烦恼,不痛苦。但我们采取的这些措施都不是真正的抽薪止沸,还是无法解决根本上的问题。我们应该对身体等万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清净就是不清净,不干净就是不干净,这叫正见。这样我们就不会愚痴、颠倒,烦恼和痛苦就会消失了。

二、把痛苦妄执为快乐。这种观念跟实际是不相符的,这叫颠倒。佛在经中讲,在六道轮回中,只有苦没有乐,六道轮回离不开痛苦的自性。

佛以比喻说明,轮回犹如火坑,把你放在火坑里,你能得到安乐吗?六道轮回就像罗刹洲,罗刹是专门吃人肉喝人血的,罗刹洲有成千上万的罗刹住在一起,就像好多人居住的城市一样。六道轮回就是罗刹洲,那里能安乐吗?到那里肯定被抓被杀被吃,不会有丝毫的安乐,这是比喻,以此说明六道轮回里只有苦没有乐。

《华严经》里讲:“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以此比喻说明你也可以不轮回,也可以没有痛苦。佛菩萨也在六道里,但是他们不苦,因为他们不轮回,没有业力的牵引,所以他们虽然在六道里,但是他们不属于轮回。

由业力的牵引,不自由地在六道里流转叫轮回。如果没有业力的牵引,可以不在六道里流转。佛菩萨也在六道里转,有时候做人,有时候做旁生;有时候也到饿鬼道,有时候也到地狱道,但他们是乘愿再来,是由自己的愿力感召的,是自由而来的,所以他们不属于轮回。在六道中轮回的其他众生都是苦。只要是轮回,就没有安乐。六道轮回离不开痛苦的自性,都是苦。

包括人间也只有苦没有乐,但是我们却把苦当作了乐。人间没有快乐,我们却觉得有快乐。我到汉地时,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三分苦七分乐。其实哪有啊?连七分苦三分乐都没有。但世人就是这样认为的,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明明只有苦没有乐,但是我们却把痛苦当作了快乐。

佛讲苦苦、行苦、变苦,这些都是苦。苦苦是苦上加苦。我们经常遭受着各种痛苦,一种痛苦还没有结束,又要遭受另外一种痛苦,苦上加苦叫苦苦。行苦就是要么是痛苦的因,要么是痛苦的果。我们现在感受的所谓的快乐,实际上都是痛苦的因,它们不但直接给我们带来的是痛苦,间接给我们带来的也是痛苦。比如说,认为两个人谈恋爱,是很幸福、很美好的一件事,其实谈恋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烦恼,要感受一些爱别离苦,不欲临苦。

看不见的时候希望能看见,看见了心里又烦恼;真正在一起了,又闹矛盾。因为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不同的看法。由于把对方执著为自己的了,认为是我的爱人,我的亲人,就一直想着他:“他在哪里啊?在干什么啊?”一直担心:“是不是到什么地方了?是不是在干什么坏事了啊?”怀疑对方,这也是烦恼、痛苦。若是别人对他有一点喜欢,又嫉妒了,然后还是烦恼。喜欢一个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烦恼和痛苦。

现在年轻人为什么谈恋爱?为什么要找情侣?认为这是一种美好快乐的事情,就是把苦当作了乐,其实从开始到结束,都是痛苦,都是烦恼。每个人基本上都有这种经历,大家仔细回想一下,这里有乐还是有苦?但是有些人还是痴迷不悟。

我们昨天讲了生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叫生,那时我们遭受的痛苦,现在都忘了,都记不起来了。然而,有些人第一段感情失败了,第二段感情马上又开始了,这叫不吸取教训,还往火坑里跳。有些人都五六十岁了,还想找个伴侣,这都是自寻烦恼,自找痛苦。

还有一些夫妻,相处的时间长了,感情淡化了,没有什么乐趣和感觉了,就想生个宝贝,这样家庭就幸福美满了,然后开始生娃娃。没想到孩子出生了烦恼、痛苦更大了,因为照顾孩子,养育孩子是最难的事情。

之后又想:孩子长大了应该好一点吧,又开始为他的学习、工作操心,学习有了一点点成绩,父母的心跟着他的成绩走,总是七上八下的,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不高兴;一会儿表扬,一会又谩骂。长大成人以后还要找工作、成家。觉得成家之后就好了,然后筹备婚礼,之后又生孙子、孙女……这个时候可能到了六七十岁了,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一生就这样过去了,这叫把苦当成乐。

现在有些老人特别颠倒,所谓姥姥、姥爷、爷爷、奶奶总在想:“给我生个孙子、孙女吧……”等有了孙子、孙女就完了,就开始烦恼、痛苦了。但人都是这样,把苦当成乐。

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我们只是举了个例子,所有的事情都依此类推。

明明是痛苦,却把它当成了快乐,为了所谓的快乐不择手段,起早贪黑,受尽了痛苦和折磨,也造下了无量的恶业。只有自己一个人带这些业去来世,这些恶业都由自己一个人承受,那时孙子孙女不能代受,儿子女儿不能保护!

人都是颠倒的,其实没有什么快乐,都是变化的,都是迁变的,都是痛苦的。

佛还讲变苦,行苦。行苦是指我们所作都是痛苦的因,我们今天吃一顿饭,肯定有很多众生付出了生命。可能我们吃一顿饭,里面夹杂着很多众生的心血,这样我们吃饭都是在造业。

还有变苦,所有的一切都是迁变的,迁变的都是苦。这种无常的快乐,本身就是一种痛苦。

三、把无常妄执为恒常。一切法都在刹那刹那当中生灭。我们认为小时候的我、现在的我,昨天的房子、今天的房子是一个,因为我们不知道它们在刹那刹那生灭。假设一个人能活一千个刹那,第一个刹那的时候就有变化了。物理学家也是这样讲的,物质在产生的同时就变化了。佛法里讲的刹那无常就是这个意思。都是在刹那当中生灭的。如果第一刹那不灭,那么第一百个刹那也不能灭;如果第一刹那是实有的,它就不能有变化。

我们首先要弄明白实有的定义,实有是不变化的,是事实存在的。但实际上万物都是这样的,在产生的同时就变化了,如是就不是实有了。变化是什么意思?变化就是灭了。第二个刹那已经不是第一个刹那了,若第一个刹那没有灭,那第一百个刹那也不能灭,第一千个刹那也不能灭,永远也不能灭。

一刹那是最小的数字单位。一刹那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再分前后的时间。如果在一刹那当中灭了,实际上它根本没有生过。如果明白了刹那无常,也就能明白了空性。一切都在刹那当中变化,但我们却把它当作常有。我们认为昨天的柱子和今天的柱子,都是一个柱子;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都是一个我。我以及一切法都在刹那刹那当中灭,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个事实,这种真相。

小时候的“我”和长大的“我”,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都当作了一个,把它执著为常有了。所以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对我们来说很突然,其实身体一直在变化,衰老正常,死也正常,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些真相、真理。今天我们突然得绝症了,内心肯定会很恐惧、很无奈、很痛苦,其实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如果你真正明白了,那么当你得绝症了,也就不会觉得意外,不会觉得自己很倒霉。

有种说法叫身受心不受。虽然身体有病了,衰老了,但心不受——心里不会有挂碍,不会有烦恼。对一个真正的觉悟者、修行者来说,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对他来说,一点不会有恐惧,一点不会生烦恼。

死亡也是一样,有生就有死,人都要死。但是那些大成就者死叫圆寂——圆满结束了此人生旅程。佛死叫涅槃——息灭痛苦。人与佛都会死,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从这个角度讲人与佛没有区别。

那些大德高僧、大成就者也是佛,他们死的时候有两种情况:有的在表面上看病情会恶化,很煎熬地离开;还有一种是很安祥,没有受折磨,没有经历那种难忍的病苦而离开。无论是无病苦的离开,还是受病苦的离开,对一个大成就者来说,都没有区别。

索甲仁波切写的《西藏生死之书》曾经描述过某个喇嘛死亡的经过。那时候索甲仁波切还很小,那个喇嘛是他上师的弟子,后来得病了,病情恶化了,在表面上看临终时很艰难,但喇嘛的内心很平静。对一个大成就者来说,示现上是不一样的,但内心都是一样的。

之前也给大家讲过,我们喇荣那边的一个普通喇嘛,中午时跟同修说,晚上十一点的时候到他住处来一趟。晚上十一点钟的时候,道友到他住处一看,他已经死了。当时他坐着念《一字序》,《一字序》还没有念完,头放在《一字序》上就死了。

索甲仁波切的同修,那个老喇嘛死的时候不是这样的,病情严重恶化,满屋子都是臭味,皮肤都腐烂了,但内心很寂静。一个大成就者面对死亡是不会有恐惧,不会有任何痛苦的。

我们讲加行的时候讲过,我们不可能逃避死亡,但我们可以做好准备,可以以很好的心态面对死亡,迎接死亡。一个修行者,一个觉悟者,知道死亡是不定的,知道随时随地都会离开这个世界,随时随地都会迎接死亡,所以会为死亡的来临做准备。是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在临死的时候才知道。如果和普通的凡夫一样,就不是一个好的修行人;今天真的得绝症了,如果跟其他人不一样,就是个好修行人。

我们这边有个老喇嘛就是这样的。他生病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病得也很严重,他身边的人,他自己都认为这次肯定要走。但是他一点恐惧、烦恼都没有。当时全部听从医生的安排,他也不说什么,能治就治,不能治就算了,心里很平静。

我给大家讲过,以前文革的时候,很多大成就者也进监狱,表面上跟普通人一样,也很艰难。但是他们在监狱里能吃能睡,能跟别人开玩笑,还能修行,一点都不受影响。在监狱里和在外面一样,这叫高人,这叫真正的修行人。虽然念了一辈子佛,听了一辈子经,但是当面对对境,面对灾难的时候,跟普通凡夫一样,说明这个人不是修行人,没有真正明白佛法。真正明白佛法了,面对绝症、面对死亡时不会有烦恼。

很多人都学佛,平时都很精进,但一遇到问题,发生一点点事情,就会心慌意乱、手忙脚乱的,然后往山下跑,开始求上师、求佛。这不是真正的修行人的做法。一个修行人要稳重,把发生的不幸,当作一种正常、自然现象。

四、把无我妄执为有我。我们总说我、我、我……那么我在哪里?佛法里讲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包含一切法。但是我们把五蕴当作了我,把五蕴执著为我。其实这里没有我,这个“我”是我们自己以分别念假立的。

比如一台车由很多零件组成,把这些零件分开,就没有车了,有车么?你把所有的零件都拆掉,堆在一起就不叫车了,只是很多零件而已。把零件组装起来,组成一个特有的形状叫车。其实把这些零件都拿掉就没有车了。

同样的道理,若是把五蕴——色受想行识分成五种法,那么“我”也就变成了五个。但我们概念当中的“我”是独一无二的,连最亲最近的人也不能执著为“我”,只能执著为我所,有我就有我所,“我的爱人,我的房子,我的车子,我的孩子……”这叫我所。先把这个“我”弄清楚,“我”是一个还是多个。五蕴分成了五个,而“我”是独一无二的,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要变成一个,那么就有这样的过患:“我”是五蕴,五蕴即是“我”,这样都不合理。要么五蕴是五个,“我”也应该变成五个。这不符合我们概念当中的“我”,我们想象当中的“我”,不是独一无二的,“我”是观待于他的,没有他就没有我。比如有左才有右,有右才有左;没有右就没有左,没有左就没有右。好和坏,长和短都是如是的。

观待就是相对,佛讲没有实成,只有缘起,只有相对。“我”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我”。五蕴不是“我”,“我”也不是五蕴。“我”依存于五蕴,五蕴依存于“我”,这都是不合理的。若是“我”依存于五蕴,我和五蕴是他体的了,应该五蕴上就有“我”的存在,依“能见不可得因”,应该能见到,但我们没见到,说明不存在。这样一观察,没有五蕴之上的“我”了。只有四大的结合,只有五蕴的聚合,没有实实在在的我。只是把四大的结合妄执为“我”,五蕴聚合妄执为“我”了。

我们为了“我”造了很多业,为了“我”受尽了痛苦,无始劫以来在六道中轮回,在佛经中记载:我们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而掉的泪,若能汇合一处,比四大海还多。真的受尽了折磨和痛苦,到现在我们还痴迷不悟,思想还是颠倒的。

我们真的很糟糕,不是烦恼就是痛苦。

佛法讲“苦集灭道”,首先了知苦,然后找苦的根,并且想尽办法把苦根去掉,这样就没有痛苦了,这就是寂灭。我们知道,我们吃尽了苦头,受尽了折磨,只有苦没有乐。这个时候我们才会去找苦的根源。苦的根源是集,集指我执烦恼。比如我们到医院治病,先要观察,把病根弄清楚了之后才能对症下药。同样,知道了苦的根,苦的因,然后想尽办法解决。解决苦根的方法叫道,也就是无我空性的智慧。然后把苦根、我执烦恼去掉。苦根没有了,苦因没有了,果苦也就没有了。没有苦的状态叫寂灭,也就是一种解脱的状态。

很多人说“我信佛”,但是却不知道佛讲的苦集灭道有多好!苦和集是轮回的因和果,道和灭是涅槃的因和果。因果就是这样的,有寂灭的因,有无我和空性的智慧,肯定能达到解脱的状态,这是对万法有正确的认识。

我们现在的认识都是不正确的,是颠倒的。我们把不净当作清净,把苦当成乐,把无常当成恒常,把无我当作有我,这是四种颠倒,这才是祸根。一切的烦恼痛苦都来自于这些。很多人认为没有钱、没有权才会烦恼痛苦,没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才会烦恼痛苦,其实这都不是真正烦恼痛苦的因和理由,等你有钱有权了,照样有烦恼、有痛苦。现在很多人做梦都想赚钱、发财,甚至还想不劳而获,天天买彩票,希望能中一千万……这是不可能的事。当真正有钱的时候,内心的烦恼、痛苦会随之增长,会痛苦万分。

我们看历史剧就能知道,一些人特别想进皇宫,想尽一切办法进皇宫,当真正进了皇宫之后烦恼、痛苦接踵而至,一点自由和快乐都没有。虽然我不会表达,但我们看历史剧就能知道。可能你们都爱看电视剧,其实电视剧演的都是事实,也许实际情况比电视演的更惨、更黑。

我们有一句谚语:进来的时候是木门,出去的时候是铁门。意思是进来容易,出去难。这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其实就是这样的。这里肯定有很多人连晚上做梦都想发财、中奖,如果中了一千万,分给这个,分给那个……但真正有钱了之后,烦恼、痛苦会随之增长。

“我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你的家庭真的美满吗?现在的人都没有正确的理念,不知道尊重他人。这样的家庭能有快乐吗?两个人的家庭条件、生活习惯不一样,思想和观念都不同,在一起生活能快乐吗?在懂得这些真相、真理之后才会真正懂得尊重他人。他有他的因缘和想法,你有你的因缘和想法,都很正常,不可能完全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互相尊重,这叫包容。

但人都是自私的。男人想让女人顺着自己,以自己为中心,围着自己转;而女人也有这个野心,现在的女人更是这样,以前的女人还好一些。到底以谁为中心?两个人都有以自己为中心的想法,能和谐,能幸福吗?不可能的,别做梦了!尤其是还没结婚的年轻人都有这种想法:将来结了婚肯定会很幸福、很美满……自己陶醉其中,但这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真正有佛法、有智慧了也许能做到,互相尊重、包容就能快乐,能幸福;否则,不会有快乐的。两个不净袋在一起能好吗?两个凡夫组成一个家庭能快乐吗?不可能的事。所以,这些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也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是快乐还是痛苦主要看自己。若是有颠倒的思想,对万事万物没有正确的认识,就是烦恼、痛苦的;反之就是快乐、幸福的。这些都很重要,和自己的人生、命运有直接关系,想改变命运就要靠这些。

现在有的人在学校里听各种课,可能已经麻木了,在这里只是听听而已,没有当作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方法或机会,根本没有把握住,这样就难了。

如果能破除四种颠倒,断除无明烦恼,相续中就能建立无我、无常、不净、痛苦这四种正确的见解。

我们首先要了知四种颠倒的思想,然后对照自己有没有这四种颠倒的思想,自己是何种心态,何种状况。若是有这四种颠倒的思想,就要对治。首先用观察量观察,可以用胜义谛和世俗谛的观察量观察。

佛法里有很多观察的方法,也可以说这些方法是一种智慧,用这些智慧去观察、分析就会知道,原来真的是“有漏皆苦,诸法无我。”原来一切法都是无常的,无论是自己的身体还是别人的身体,都是不净物组成的。如果相续中产生了这四种正见正念,就不会烦恼、痛苦了,从此命运就会改变了。想通过钱权改变命运是不可能的。

下面开始讲无我,无我很重要。

当悟经说色非我,我不具色非依存,

色亦不依我而住,如是余四蕴皆空

先讲色,《心经》里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里是先以色做例子,色不是五蕴,五蕴也不是色。色不依靠五蕴,五蕴也不依存色……以此类推,受想行识都是这样,这里讲无我。

也许有些人没观察,没有了解,还不明白。“我”是什么?有我就有他,有我和他的分别,就有嗔恨心、贪心,也会有傲慢、嫉妒等烦恼。“我”是根,有业就有轮回,有烦恼就会产生业,烦恼的根是我执,所以断除我执是很重要的,断除了我执,放下了自我,明白了无我的道理,心里就不执著了,这叫放下。放下是一种觉悟的心态。

这里讲的无我,主要是在我和五蕴之间做的分析。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