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明咒功德网

轻松学佛法摘要:佛学篇 四

发布时间:2024-08-30 01:36:46作者:百字明咒功德网
轻松学佛法摘要:佛学篇 四

原来通家是一门成就的
八万四千法门,你选择一门。有人选择二、三门,没有老师指导。有老师指导,老师一定叫你选一门,不会叫你选很多门,选很多门不会成就。像我们这一个房子,四面都有门进来,无论走哪一个门都能走进来,你同时要走两个门、三个门,你是决定走不进来。
你要想走进来,你必须把其他的放弃,只走一门。不肯放弃的变成什么?变成学者专家,把佛所讲的都变成知识,不是智慧。走一门,一门生智慧。诸位要晓得,一心那个心是定的,有妄想就是三心二意了,有杂念那心想的就多了,那是烦恼、是知识,不生智慧,智慧的心永远清净永远平等。只许一个念头,不能有第二个念头,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我们看自古以来开悟的,都是学一门开悟的,没有学很多。这些话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老师曾经跟我们讲过,我们自以为聪明,没有依教奉行,到晚年后悔莫及。我们劝别人,别人也不相信。所以我们年轻的时候,广学多闻,学的经论太多了,以为宗门教下,我们样样都懂。我到香港来讲经,有法师问我,你有没有学过五教仪?学过;有没有学过四教仪?学过。五教仪是贤首,华严宗的;四教仪是天台,法华宗的,法相唯识宗的,统统学。这是什么?这是知识。
现在才晓得。年轻的时候好高骛远,想做通家,结果一样也没通。古圣先贤教我们做专家,不要做通家。一门通,没想到他一门通了门门都通,真是个通家,原来通家是一门成就的,不是从很多门成就的,专家摇身一变就是通家。
古人表演给我们看的,非常可惜,我们年轻,功夫、道心不够,智慧没有能现前,吃亏是自己,不是别人。所以我到晚年专门搞一部经,《无量寿经》,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一部注解,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别的全放下了,心清净,这有一点智慧。这一部经真通了,一切经全通了,你拿到手里没有障碍,全通,智慧现前。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90集2013/10/25

般舟三昧是初住菩萨修的
我听说国内现在有修般舟三昧,一定要知道,般舟三昧是初住菩萨修的,不是我们修的。善财参访吉祥云比丘,是初住菩萨,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不是凡人。般舟三昧一期九十天,九十天日夜不间断,不能睡觉,不能坐下来,只可以站着,只可以走着。九十天,不是九个小时,你能受得了吗?你受不了要修那个法门,那个法门是好,太高了,不是你修的。所以有同修来问我,他想修般舟三昧,我说你可以,我做不到,我对你尊敬,没有话说,我不敢。
我说我学锅漏匠,谛闲老法师教他的徒弟锅漏匠,我学他,他我学得到。谛闲老和尚教锅漏匠,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就念这一句,求生极乐世界,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赶紧接着念,不分昼夜。这个我可以做到,一点压力都没有,累了,累了就躺着睡一下,休息好了赶紧接着念,这个做得到。
这个法门要介绍给往后九千年末法众生,为什么?没有压力,功夫决定不间断,什么时候都可以休息。休息的时候要是有念佛堂,念佛的时候穿着海青,休息的时候不要脱衣服,躺在那里睡一会,醒过来了赶紧去念佛。这个我有把握修成,般舟三昧没有把握,如果一倒下,困倒了休息了,那般舟三昧就破了,还不如锅漏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程度,不能躐等,不可以好高骛远,做不到的硬要去做,肯定失败。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88集2013/10/23

灵性是自己
灵性是自己,灵性不是物质,灵性也不是念头,这个不能不知道。灵性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灵性有觉有迷,觉了是佛菩萨;少分觉,阿罗汉;迷了是六道凡夫,十法界凡夫。明心见性,把自己的灵性找回来了,灵性没有消失,是忘掉了,虽然它一切处一切时都在,把它忘掉了。
注意力只注意这个身相,物质的色相,充其量到念头。念头是妄心,念头是第六识跟第七识,执着的念头是第七识,分别的念头是第六识。我们把六、七当作自己的心,把阿赖耶的相分当作自己的身,全搞错了。阿赖耶的相分也是遍法界虚空界,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从念头来的,那么由此可知,我们的念头是遍法界虚空界。
《还源观》上讲得好,给我们讲三种周遍,这三种周遍是说起心动念,念头才动就周遍法界。所以对觉悟的人,他全知道;只有六道众生,跟十法界里面众生,他不知道,即使知道也不清楚。我们起心动念不能不谨慎,那在修净土的,起心动念就一个念头,阿弥陀佛,这一念周遍法界。《维摩经》上说得好,常修净土,教化众生,这是真的,真实功德、无与伦比的功德。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85集2013/10/21

佛是你的本来面目
大乘经上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皆当作佛,你应当要作佛,佛是你的本来面目。换句话说,你本来有大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现在智慧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你有烦恼,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着,这些东西把你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障碍住了。
你这些东西去掉了,它就现前了,不是你新得来的,不是的,你本来有的。所以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你证到佛果了,有没有得?没有。你所得到统是自性有的,完全恢复作用了,没有一样是新东西。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83集2013/10/20

小乘是大乘的根
修行确确实实,要从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下手,不要以为这是小乘,小乘是大乘的根,没有根怎么能成长。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有这个智慧,你才能放下。你没有看破,你放不下,真正放下表示你真看破了。你说我看破了,没放下,那是假的,根本就没有看破。
我们不能看破,就不能往生;真看破了,随时可以往生,我们跟阿弥陀佛是通的,我真想去,佛就来了。弥陀接引十法界一切往生的人,是化身,他能化无量无边身,同时接引无量无边念佛人,一个都不漏,莲花化生。我们净宗,正道法就是信愿持名,蕅益大师讲的,印光大师佩服得到极处。
你看我们《无量寿经》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讲了八个字。蕅益大师把这八个字浓缩成四个字,信愿就是发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专念,就用四个字「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必定得生,一点怀疑都没有。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06集2013/11/08

十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
佛门讲的六种神通,六通是本能,佛有,菩萨有,罗汉有,人人都有。那我们这个能量为什么没有了?我们有烦恼,我们有业障,烦恼业障把我们的本能障碍住了,不能现前,是这么回事情。
把这个障碍除掉了,放下了,能力就现前了。见思烦恼,学佛从这个地方开始,把我们错误的见解放下,证须陀洹果;然后把我们的念头,错误的想法放下,证阿罗汉果。证得阿罗汉,六道轮回不见了,没有了,这个时候才真正体悟到,佛在经典里面常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所谓有为法就是有生有灭,人有生老病死,动物都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这全是生灭法。生灭法都不是我,生灭法全是假的,一场梦,梦醒了全不见了。
阿罗汉的梦醒了,六道不见了,醒了以后是什么境界?佛说了,醒了以后那个境界好,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我们这个世间,这是在梦里头,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释迦牟尼佛的秽土,就是染污,五浊恶世,五大类的染污、严重的染污,这个生活很苦。
四圣法界这些苦没有了,它的环境清净,称为净土,你所看到的是罗汉、辟支佛、菩萨、佛陀,你看到是这个境界,这些都是觉悟的人,都是修行人,无论示现在家出家身分,都有德行。但是这个境界还不是真的,为什么?它有生灭,它也是无常的。
它怎么来的?六道我们知道了,是见思烦恼变现出六道轮回,见思烦恼断了,六道轮回没有了。四圣法界是尘沙无明变现的,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烦恼断了,四圣法界不见了。由此可知,十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不但这个世界不能留恋,四圣法界也不能留恋。
可是要出六道难,比登天还难;出十法界更难,要真正具足善根福德因缘,无量劫的修行才能办到,才能超越,八万四千法门就是说这桩事情。每一个法门都能达到这个境界,所以《金刚经》上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可以达到。要怎么修?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你走路走一条路,你不能走两条路,走两条路走不通。一定走一条,一条路走到底,决定走到。不要看到岔路又去换,你要改变你的道路的时候,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到,愈岔愈讹愈远。只能走一条,一条是直路,一条是捷径。连做学问都不例外,你一门专攻。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05集2013/11/08

智慧才能够真正明了一切法的真伪
「择法觉支,以智慧简择法之真伪」,这是很重要的,没有智慧你就没有这个能力,其实这个七觉支里头,后面会学到三十七道品,老同学对于这些法相名词,应该都熟悉。所以智慧非常重要,智慧才能够真正明了一切法的真伪。
真的、还是假的?世间一般人都看错了,把假的看作真的,真的不认识。真的在不在?在,但是对真的一丝毫感觉都没有,这是没有智慧。现代人所学的是知识,知识跟智慧是两桩事情,它的根源不相同。
智慧是从定生的,定是从规矩里头来的,所以佛法讲「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佛陀教学的理念跟方法,跟现在社会教学不一样,现在教育里头没有定、没有慧,所以方法发生错误,没人知道。古人用的这方法,现在人不用了,不但你没有看到,你听都没听说过,这才是问题结症之所在。如何让现在人相信?只有一个方法,把它做出来。
他必须看到了才相信,他没有看到决定不相信,这是现在要恢复圣教最困难的一桩事情。可是圣贤教育不能不恢复,不恢复,人类永远离不开痛苦,这是大事,不是小事。要学圣贤要用真心,谁肯用真心?真心人人都有,迷失了,起心动念一定有我,我的利益要摆在第一位,别人的利益对我来说不重要,这个麻烦就大了。
几个人知道人生一场梦?说的人有,说的人醒不过来,要醒过来才管用,才知道真的是梦。没有醒过来的话,他还是执着那个梦境,不肯放松,跟迷而不觉的人没有两样。所以佛家的教学,完全是以开智慧为第一个目标,所有一切方法都是帮助你开智慧的,跟现代的教学不一样。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03集2013/11/07

佛法的修学不同世间
佛法的修学不同世间,世间讲求的是广学多闻,佛法圣贤教诲讲求的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方法就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不要讲求意思,你只管读,读到若干年之后,豁然全经的意思都明白了。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明了。
现在为什么不明了了?是有烦恼障碍习气把你的智慧障碍住了。你现在一心,修一心,一心就把真心里面的烦恼习气障碍化解掉了。这个化解掉了,自性本具的智慧现前,智慧现前,义统统都明了了,道理就在此地。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01集2013/11/05

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古时候讲经注疏的标准都是定在大彻大悟之后,你讲经不会有差错,注解不会有不妥当的地方,跟现在不一样。现在人没有开悟,完全凭着自己知见来讲经,他讲的不是佛经,是他自己的经,麻烦就出在这里。
戒定慧三学必须得开慧,开慧要修定,定是什么?在我们的经题上,清净心是定,平等心是定,定没有得到,怎么可能开悟?不清净的心生烦恼,不平等的心也生烦恼,我们的心起心动念生烦恼,不生智慧。
但是你要晓得,清净平等是自己的真心,你的真心本来是清净的,本来是平等的;换句话说,本来是大彻大悟的,本来是明心见性的。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染污,心浮气躁,像海水起了大风大浪,清净平等失掉了。
现在佛帮助我们恢复清净平等,自然就觉了,用什么方法?刚才我说的是方法的一种,知识分子大多采用这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千遍,意思不明白,两千遍;两千遍不明白,三千遍,要有信心,不能改变,一定要这个意思统统明了,自然明了,没有丝毫勉强。
有信心是什么?你决定会明了,你就相信我自性里头本具般若智慧,我今天用这个手段,一门深入的手段,长时薰修的手段,读书千遍的手段,这都手段,都属于戒,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千经万论,佛慈悲,常常挂在口头,希望我们能够明白,知道这个方法是真理,许许多多阿罗汉菩萨都依这个方法开悟了。读经读得多开不了悟,为什么?他心不定,心是浮躁的。开悟的心,心是沉定清净,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他才能开悟。
这些菩萨修行的祕诀,我们不是听了就算了,听了多想想,想通了依教奉行。我也这么干法,我干上十年,看看开不开悟。十年不开悟,我再干十年。过去古大德里头有,根性比较钝的,障缘比较多的、比较杂的,二十年开悟,三十年开悟,四十年开悟,都有。
根利的,根利是什么?烦恼轻。少烦少恼这就是根性利的,他观察能力非常敏锐,一看,他能体会到,一听也能体会到,所以他能生信心,愿心能发得出来。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01集2013/11/05

佛菩萨没有一定的相
佛菩萨没有一定的相,阿罗汉亦如此,为什么?他身见破了,我执破了,我执法执统统都破了,他哪里有相?相是众生心在想,顺着众生心想现相,叫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他到这个六道里头来度众生,这叫入生死,六道有生死轮回,到这个地方来帮助有缘的众生。什么是有缘?他善根成熟了,他能接受,能信,能发愿,肯念佛,这缘成熟了,他就来了。缘不成熟他不来,来了没用处。
但是菩萨非常慈悲,你不相信佛法,你相信基督教生天堂,他就现基督的身,他就带你到天堂去,其实是谁?全是观世音菩萨。所以我好像是记得,二00四年访问日本,跟中村康隆老和尚见面,那个时候老和尚那一年一百岁,前几年过世了。二00四年跟他见面,他告诉我,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创始人统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说得好,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众生想什么菩萨就能现什么,其实一体,我们一定要了解,要把这个执着打破,把这个分别放下,一体。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97集2013/11/01

修行修什么?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
大乘经教里头给我们说得很透彻,凡夫跟佛没有两样,《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不说得这么清楚吗?为什么会变成凡夫,变成六道众生?迷失了自性,你现在有三类烦恼,这三大类。第一个是无明烦恼,无明是什么?你自性本来对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都通达明了,那是正常现象,你没有不知道的。
自性里头本具的般若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你本来是全知全能,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无明烦恼障碍你了。无明烦恼是什么?起心动念。你见色,眼见色起心动念了,迷了,什么都不知道了。耳闻声也起心动念,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统统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迷了。不但起心动念,还分别执着,这变成凡夫了。如果只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不错,你是什么?菩萨,虽然迷,迷得不深,还有一些你知道,一些不知道,一些还知道。等到有分别执着时,你什么都不知道了。
所以佛告诉我们,修行成佛要不要念很多经?不需要。很多菩萨不认识字没念过书,惠能大师就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不认识字的人能成佛,一天经没有听过的,也没有念过一句佛,也没有参过什么一支香,没搞过,人家为什么衣钵给他?他烦恼断了,就这么回事情。他的修行很神祕,其实他修行每个人都看到,修什么?舂米破柴,他修这个。舂米破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成就了。我们有没有本事在见色闻声,鼻嗅香,舌尝味,在这个境界里面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那你跟惠能平等了,你就成佛了。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97集2013/11/01

执着身是我是所有烦恼的根本
佛教修行人,真正用功怎么用法?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先学不执着。首先放下身,不要执着身是我,执着身是我是所有烦恼的根本。所以能够真正不执着身是我,那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要怎么说法?我的身,不是我身,是我的身,要这样说法。
说得更清楚一点,我所有的身,这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样,衣服不是我,我的衣服,我所有的衣服,要搞清楚。为什么?身有生灭,有生死;我没有生死,我不生不死。如果把身当作我,那身死了我也死了,那还修什么行?不必修了。所以一定要知道,自性是我,自性是什么?真心。
我们有一个真心,真心是自己;起心动念会胡思乱想的叫妄心,妄心不是我,这个要搞清楚,妄心不是我,妄心是我有,我所有的妄心。所以要用真心,用真心的人就叫菩萨,就是佛,佛菩萨;用妄心的叫凡夫,差别就在此地。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97集2013/11/01

闻思修是菩萨修的
闻思修叫三慧,菩萨所修的,用这三个字来代表。闻是接触,眼看也叫闻,耳听也叫闻,身手接触都叫闻,就用这一个字来代表,代表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思是明了,不是真的去思想。一接触就明了,这是真的明了;通过思想,不是真的明了,通过思想就染污了;不通过思想是真的,用真心,不是妄心。
修是什么?修是一切的障碍烦恼,统统不起。为什么?你没有通过思考。烦恼从哪来?烦恼从思考来的。所以这个地方的思,一般世间人,有问题必须要思考他才明了。所以思代表明了,但是不能有思的这个行为。所以这个思的意思很深,千万不要搞错了。
我大概四十多岁将近五十岁的时候,在台湾大专佛学讲座里面担任教学。有一天有一个学生来跟我说,她说法师,我今天听这堂课,听完了我下一次就不来了。我说为什么。她说我听了两年了,我不想再听了,我听到懂得很多了。
我就想到,听了两年了,是不是回去研究?她说是的。我说,妳学菩萨的闻思修。对,我学菩萨闻思修。我就告诉她,妳这两年所听的是胡说八道,妳不听了,回家去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一阵之后,妳盲修瞎练,我说妳把闻思修完全解释错了。
闻思修是菩萨修的,戒定慧是罗汉修的,妳没有从戒定慧,妳哪来的闻思修?闻思修是高等修行方法,不是初学的,妳才初学,戒定慧都没有搞会,怎么去搞闻思修去了?
所以那天那堂课,我就把闻思修三个字讲清楚、讲明白。下课的时候问她,下次来不来?来。来就对了,可不能把这个东西搞错了,真的很容易引起人误会,一定要讲清楚。所以接触就明了,明了就是思,明了就不迷惑,不迷就叫修。
所以它是一桩事情,闻思修不能分开的,接触、明了、不迷,从不迷上说是修,从明了上说是思,从接触叫闻,这么个意思,菩萨三慧。戒定慧你看,小乘三学,菩萨三慧。观世音菩萨用闻思修的方法,这是真智慧。眼接触明了不迷,耳接触,耳闻明了不迷,鼻嗅香,舌尝味,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面境界就明了就不迷,这叫闻思修。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94集2013/10/29

凡夫跟佛的差别是迷悟之间
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死的,全是活的,因为体是一个。最明显的《六祖坛经》,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宇宙从哪里来的?万法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来的?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里头有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
我们的自性在,没有失掉。佛经上说失掉,失掉叫迷失,迷失是什么?你迷了,它不起作用了,是这个意思。你觉悟了,觉悟它就起作用。凡夫跟佛的差别是迷悟之间,凡夫觉悟了就成佛,佛菩萨迷了就变凡夫,迷悟不同而已。悟了以后会不会再迷?佛告诉我们,真正悟了之后不会再迷。
这桩事情,大乘经上讲得清楚讲得明白,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学习,把宇宙、万物、人生的真相搞清楚、搞明白,然后我们才会决定要走一条正道,正道当中的正道,就是念佛往生成佛之道。这部经、念老这个注解对众生的贡献太大了,我们不能不感恩,依照这部经去学习决定不错,诸佛都赞叹,所以感得有情无情统统来供养。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93集2013/10/28

我们想什么干什么佛菩萨都知道
我们天天想阿弥陀佛,天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决定接我到极乐世界。我们念他,他不知道吗?知道。为什么现在还没来?你在这个世界上还寿命没到,寿命是你的业报,你这个地方报报完了,他就来接你。如果你要知道,我们想什么干什么佛菩萨不晓得,那就完全错了,你这种侥幸的心理,佛不会来接你往生。为什么?你还在造业。
既造业就要受报,极乐世界没有果报,哪里有果报?六道里有果报,你还得在这里把那些报受尽了,你再来。所以古大德教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这是真理,这是真实智慧,你要知道那么多干什么,自找烦恼。
为什么修行人在山上挖个洞,住在山洞里头,那是什么道理?那就是避免这些扰乱,我不需要见的不要见,不需要听的不要听。古人又说「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认识人多是非就多,知道事多烦恼就多,为什么不肯放下?放下没事。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93集2013/10/28

怎样修福慧?
「诸有智者,思惟如来三种圆德,深生爱敬。其三者何?第一个因圆德。二果圆德。三恩圆德」。「初因圆德」,因圆德里头有四种,第一个,「无余修」,什么叫无余?「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修无遗故」,他修圆满了。
修福修慧,福慧双修,这是我们一定要记得的。我们学佛怎么会这么困难?原因在哪里?有人知道智慧重要,修慧,对福德疏忽了;有人修福德,对智慧疏忽了,不知道福慧是同样的重要。怎样修福慧?六波罗蜜里头前五种是修福,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是修福,只有最后的一条是修慧。在哪里修?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
布施就是欢喜帮助别人,别人生活上有缺乏的,我们有多余的要帮助他,叫财布施;他不了解的我们知道,细心讲给他听,教导他,法布施;他身心有所不安,安慰他,护持他叫无畏布施。要真干!喜欢的人,要帮助他;讨厌的人,也要帮助他。讨厌的人,帮助他,修的福更大,为什么?难能可贵,这一般人做不到。
这个人是你的冤家对头,你能够对他行布施,这个福德特别大,特别容易成就。对于冤亲债主一般是忌恨、怨恨,带着怨恨决定不能往生。怨恨怎样化解?就在怨恨境界里头不再执着了,不再分别了。这不但能化解,把它转变成功德。那这是无余。福慧统统要修。
第二,「长时修。经三大劫阿僧企耶,修无倦故」。这么长的时间不疲不厌,一切时一切处,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统统能修。看到、听到、接触到了,手就到了,观音菩萨现千眼千手,眼到手到,那个手就是布施。见到人满面笑容,这是布施欢喜,这不是小事,这种布施欢喜,到你成佛的时候,所感得的就是无量的庄严相好。长时间修。
第三个,「无间修。精勤勇猛,剎那剎那。修无废故」。这是精进,不但长时修,要精勤去修,也就是说一个机会都不放过。对有情众生是,有情众生包括你讨厌的蚊虫蚂蚁这些小动物,你真对牠修财、法、无畏布施,这些小动物会听话,会跟我们以最好的关系来相处,共存共荣,互助合作。要我们用真诚心就能感动牠。
第四个,「尊重修。恭敬所学」,这对自己。自己学习,没有真诚心,没有恭敬心,学不到东西。有真诚、有恭敬,你会学到很多你意想不到的智慧德能。「无所顾惜,修无慢故」。布施,没有后悔,没有吝惜,没有傲慢。布施,常常把布施功德放在口上,那你的功德全部都漏掉了。所以古人教我们累积功德,用什么方法?所修积的功德不放在心上,不放在口上。放在心上会变成烦恼,放在口上那叫缺德,你的功德漏失掉了。要放在哪里?哪里都不要放,那个功德才圆满,那个功德才真实。这第四。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92集2013/10/27

开智慧的方法
「无师智」,没有老师,没有老师为什么能有智慧

?自性本具有无量智慧,真实智慧。所以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外面学来的是知识,不是智慧。佛门教我们开智慧,是佛把开智慧的方法教给我们。方法是什么?持戒,修定。为什么?清净心生智慧,平等心生智慧。你的心被染污了,有自私自利,有贪瞋痴慢,有是非人我,有贪瞋痴慢疑,所以你起心动念生烦恼,不生智慧。
你能把这些东西全部都放下了,恢复你的清净心,清净心是真心,阿罗汉证得,平等心是真心,菩萨证得,平等比清净还高,清净心生小智慧,平等心生大智慧,所以他后头有个觉,觉就是智慧,觉就是「无师智」,就是「一切智」,就是「一切种智」,后面还有一个「无功用智」。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92集2013/10/27

佛是无上福田
「若于佛福田,能植少分善。初获胜善趣,后必得涅槃」。这是假如有个人遇到佛了,佛就是人天的福田,你遇到了,你在这个地方能种小小的善根,你一句称赞,你一次的顶礼,生恭敬心,这叫少分善,那你的果报?初获胜善趣,这一点善根,你来生能生人天,不会堕三恶道,这个胜善趣就是人天福报,将来遇到佛法,你会欢喜,你会学习,必定得涅槃,也就是你将来、来生后世必定会成佛。
这个利益功德多大!一些人听到了,就像前面所说的,他不相信。谁能相信?具足善根、福德的人,能相信,相信这桩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要问我,我肯定答覆你,我一丝毫都不怀疑,我认为释迦牟尼佛这个话千真万确,一点都不假。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92集2013/10/27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