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寺院中修学的特点
谈论寺院中的佛法修学,首先要明白寺院修学的特点主要有哪些。一般来说,寺院中的修学大至有如下几个特点:
1、团体的生活
佛教的僧团不同于其它宗教的团体,更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单位,它是佛陀所创立的、致力于出世解脱大道的、同时又努力广化有情的一个“六合”团体。出家僧众的团体生活特点,在佛陀时代就已经确定下来。《四分律行事钞》说:“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 《阿弥陀经通赞疏序》说:“三人已上,得僧名故”。
不论是三人已上称僧,还是四人以上称僧,一个不争的实事就是,比丘的正当的生活模式应该是团体的,而不是独行的。当时鹿野苑初转法轮,佛陀一次度五比丘,这就是很好的证明。而后的佛陀时代著名“五精舍”的成立,更是将僧团的团体生活模式以现实的实践确定下来,所以经中说:“僧以和合为义”。 和合除了事上的六合之外,还包含共证无为择灭,共断生死,共趣涅槃的理上和合。
佛教传入中国,更是注重僧众的团体修学这一特点。中国佛教,不但极少倡导印度佛教出家僧人的托钵游方,而且将印度时简陋的精舍建设成了坚固、壮观的寺院,专供出家僧众的修学。中国的寺院不但以佛陀制定的戒律为僧团的修学原则,而且吸收中国传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形式,作为丛林秩序的规范――清规,并由此而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长幼有序、自食其力、乐法共修的特殊社会群体。这就是中国佛教在经历了“三武一宗” 灭佛以及“极左错误路线”几次劫灾,却依然能够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说,团体生活是寺院中修学的最基本的特点。
2、清净的个体
世尊告诉我们,宇宙万法皆由因缘合和而有,缘聚而生,缘散而灭,从究竟的意义上讲是自性本空的。三界之中的器世间有成、住、坏、空的迁变,有情众生有生、住、异、灭的无常,短暂的人生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世间是无常的,就如大火中的住宅,充满了危险和恐怖,如《法华经·譬喻品》中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法句经》也说:“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 因此,只有得大解脱,证大涅槃,从根本上脱离生死轮回,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涅槃寂静的佛性本来是一切众生皆自具有的,但之所以不能觉悟,是因为无量劫来长久地受无明等烦恼的障碍。佛陀宣扬佛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开发众生本自具有的自性光明,令我们得到清净、安乐、圆满的涅槃大道。如《法华经》所说:“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稳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 既然佛法是以涅槃解脱为根本目的,那么脱尘离欲,保持一个清净的身心,也就是每一个佛子的必须了。
怎么脱尘离欲,保持身心的清净呢?佛陀教导我们,要出家修行。
《四十二章经》说:“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毗婆沙论》说:“家者,是烦恼因缘,是故宜应极远离也。”。 佛陀知道家的脆弱,家的困惑,家的无常,家的可怕,故此他选择远离舒适的皇宫去出家,而且也劝告众生要离开家的系缚。只有出家才能灭除垢累,远离烦恼;只有出家才能将有限的生命无限地延伸。只有摆脱了家的束缚,才能得到身的超拔;只有摆脱了家的束缚,才能够得到心的解脱;只有摆脱了家的束缚,人生才会绽放新的生命之花!
寺院中的僧众都是出家之人,出家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出世的大道,因此,僧团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应当是清净独身的行者。中国佛教有长期以来让我们引为自豪的三大优良传统,独身就是其一。
除了独身之外还有两点,就是素食与僧装。素食不惟是保持佛教简单纯朴的生活特色,最重要的是在于培养一颗慈悲护生之心。有一个老法师常常对别人讲,我们出家人不吃肉,不是跟肉过不去,也不是嫌肉不够好吃,只是为了维护众生平等的佛法精神,这话说得极其到位。僧装是出家僧人的标志,是修学佛法的象征,是彰显佛法清净无为的表现,所以任何出家人都要以庄严的僧装来展现自己的僧相。
独身、素食与僧装是寺院中修学的每一个个体的最基本特征,是清净行者的外在体现,也是们僧人在寺院中修学的基本前提条件。
3、严密的佛事
佛陀时代,僧众的日常功课主要是听经闻法、静坐禅修、羯磨学戒与托钵化食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变得全然不同。中国佛教僧团的修学生活与印度时期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中国佛教僧团成立――尤其是禅宗大盛以后,寺院的修学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佛事体系。
这些佛事有日常行持的五堂功课,有念佛诵经,有佛菩萨圣誔的祝延,有朔望日的上供,有黑白月的诵戒布萨,还有各种忏法祈愿乃至水陆法会等等。这些佛事交叉重叠、互辅互补,构成了寺院僧人日常修学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僧团每日里都要在这个佛事体系中修学,僧人几乎每天都要经过这些佛事的程序。只是随着寺院主修宗派的不同,内容稍有区别而已。
这些佛事中,尤以五堂功课的早晚殿为重中之重。尽管各地寺院的功课有内容多少和时间长短的不同,但止于目前,还没有听说中国的寺院有哪一座完全不做早晚功课。
严密的佛事体系是寺院修学的又一重要特点,它是当前寺院修学内容的外在展现部分。
其实,寺院中修学的特点远不止这些,这里仅仅是择其要者略为谈论而已。寺院生活的特点如此,那么这样特征下的寺院修学对我们都有哪些要求呢?
二、寺院中修学的要求
寺院中僧团生活的主要特点决定与之相适应的基本要求,大致有如下几点:
1、团结互助
寺院生活团体性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出家人必须团结互助这一根本要求。
佛陀很重视僧团的团结,读过戒律人都知道,佛陀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诫大众,要尊长爱幼,要和合无诤。他劝告比丘:“汝莫破和合僧,破和合僧者,是大恶事,是重罪,堕恶道,入泥犁中,经劫受罪。” 他的意思是说千万不可以破坏僧团的和合,破和合僧会有极大的因果,要累劫受苦。
他指出,比丘有过,大家可以互相谏举,若对方不改,还要再三的劝告,如《四分律比丘戒本》 卷1说:“若比丘欲坏和合僧,方便受坏和合僧法,坚持不舍。彼比丘应谏是比丘言:‘大德!莫坏和合僧,莫方便坏和合僧,莫受坏僧法坚持不舍。大德!应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 这是说大家出家同尊佛陀,师从同一个老师学习,就应该像水与乳一般能够融洽相处。
相互谏举可以,但是绝对不能够相互攻讦,乃至诽谤,世尊说:“若有众生,诽谤正法,毁菩萨僧,破和合僧,断绝大乘圣智能教……如此人等,不名丈夫具男子身,……速疾正向趣恶道者,无明闇蔽,没在苦海”。 诽谤佛法,破毁僧团,这都是罪大恶极的事情,这样的人必然不能得到圣人的智慧,也必将因无明的障碍而堕落恶道。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提婆达多当时破坏僧众的修学,甚至出佛身血,后来果然因此而沉沦苦趣。
僧中俗语常说:“要想佛法兴,还要僧赞僧”。我们不可以轻看这句简单话,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实事。要知道,如果僧团不团结,就会失去和合僧的特性;如果僧团不团结,就会被不正当的势力乘虚而入;如果僧团不团结,就会失去清净的修学环境;如果僧团不团结,就会让佛教迅速走向衰亡。印度佛教曾经兴盛一时,后来之所以衰败乃至灭亡,原因之一就在于内讧、争斗,不能够团结一致。
可是现在,我们还有很多人没有吸取这个教训,常常为了一点儿私人利益甚至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生起纠葛,根本不顾僧团的名誉与大局的利益,不是侮辱谩骂就是就是肆意凌辱,甚至背后使绊或者满世界的去宣扬,生怕他人的丑事没人知道。这样一来,伤害了对方还是小事,常常会使一些虔诚的信徒因此而失去信心,也使一些本来对佛法有所好感的人对佛门望而却步,还会使原本和气的僧团分帮别派、支离破碎。这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真是罪莫大焉!个人之与僧团,犹如皮之于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僧人之于寺院,犹如齿之与唇,“唇亡齿寒”。普通的世人尚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何况贵为“人天师表”的行者?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够因一时之愤,或一人之恨,而让整个僧团与寺院受牵连。团体的生活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大局出发,来看待一切问题,来解决一切争端。
团结是寺院生活对我们常住寺院中的僧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事关佛法兴衰的关键大事。我等岂能不慎之又慎!
2、严持戒律
“戒定慧”三学是一切学佛者的必修之路,三学之中,戒可修善,并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三学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戒开始的修学可以断除一切烦恼而获得究竟解脱,所以戒是一切修学的根本。
佛陀非常重视戒律的建立,他在《涅槃经》说:“戒是一切善法之梯蹬,亦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如地,悉是一切树木所生之本也。” 这是说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由它可以通向所有的善法。
佛陀之所以为比丘制定戒律,是因为戒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利益。如《五分律》中说:“以十利故,为诸比丘结戒。何等为十?①、所谓僧和合故,②、摄僧故,③、调伏恶人故,④、惭愧者得安乐故,⑤、断现世漏故,⑥、灭后世漏故,⑦、令未信者信故,⑧、已信者令增广故,⑨、法久住,⑩、分别毗尼梵行久住故。” 比丘戒是这样,其它的戒法也一样。只要我们能够坚守戒律,就可以获得所有的佛法妙益。
正是由于戒律有这样大的好处,所以佛陀特别重视戒律的存在与守持。他甚至在临入灭之前,还一再向诸比丘叮嘱,要以戒为师,唯戒律才能使佛法住世。如《长阿含经》卷四说:“阿难,汝谓佛灭度后,无复覆护,失所持耶?勿造斯观
。我成佛来所说经戒,即是汝护,是汝所持”。 再如《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佛陀说有戒律存在就如同佛在,戒律的重要性于此可见。可见、戒律是佛法住世的根本,戒律是僧团清净的保证,戒律是定慧解脱的基础,戒律是成佛之道的明灯。一个没有戒律的僧团,是难以想象会变成什么样的。
但是今日的佛教,戒律的守持同样面临很大危机。有些人不愿意谈戒律,更不愿意守持,甚至还有人对于他人的守持嗤之以鼻,认为是老土、不开窍。于是,寺院中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不谙佛事的人大行其道,老实本份的人反受排挤。行非梵行无人责备,修行用功却遭人讥诽。相互攀比的是吃喝享受,相互学习的是非法非律。更有甚者身现僧相而实非独身。这实在是标准的腐化堕落!
僧团的清净特征决定了个体出家僧人必须要严净毗尼、坚守戒律,这是寺院生活的特点对我们所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佛教在世间存在的根本保证,失去了这一层内容,佛教也就丧失了它在人间度化的力量。
只不过,今日的戒律学习不能食古不化,不能望文生义,不能照搬教条,而须要把其要点,侧其重点、联系现实、结合实际。在学习的方法上也不能因循守旧,大可生动活泼,方便善巧。这样才契合现代人的学佛根机。须知佛法是圆融的,能把戒律的守持精神深植内心深处,这才是最重要的。
3、坚持佛事
寺院生活中严密的佛事体系,决定了我们常住寺院就必定要坚持佛事活动。
没有修行证果之前的凡夫,都有很多人性中的弱点,喜欢放逸散乱、贪图安逸享乐,不懂得、不愿意管制自己,就是其中最大的弱点。整日放纵“身口意”三业,日长天久,难免增添恶业、累积罪过。每日里定时的庄严清净的佛事,是对治身口意业的最佳利器。如果我们能持续的将自己的身心收摄在佛事的意境当中,相信即便不去加功用行,起码不会增加恶业。佛事活动对身心的束缚,可以减少非法的作业,并由此使人渐入佛旨,契入正道,这正是古德制定佛事功课的初衷之所在。
所以,寺院中的五堂功课,念佛诵经,禅坐静修、诵戒布萨,拜忏祈愿等佛事,尤其是两堂功课,我们若没有特别的事情,最好能够随顺大众、坚持参与。这是寺院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辅助我们进行佛法实践的最好方便。
其实,佛事除了对自己的修学有巨大效果,就是在佛法的弘化上也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的来说,众生能在殊妙的佛事中頣心养性、陶冶情操,成为一个情操雅洁、道德高尚的人;深的说,众生可能会因佛事的方便接引而悟入佛道,进而摆脱生死烦恼。如《大智度论》卷67说:“利根者读诵、正忆念、亦华香供养,钝根者书写、华香等供养,是二种人,久久皆当得度,是故说当作佛事”。 另外《宗镜录》卷24则说:“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 这里说音声佛事能够使人契入佛法。
观世音菩萨之被无数众生崇敬,其中重要原因就是他能够以各种美妙的音声来渡化群生,《普门品》不是说“梵音海潮音,妙音观世音”吗?所以古德常劝我们要能够“巧把尘劳为佛事,善巧方便度众生。”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寺院中的佛事,我们不能仓促应对,也不能够视同儿戏,更不能走过场一样,一定要认真、踏实,这样才能发挥它本具的价值。
《大乘悲分陀利经》卷3说:“为菩萨时,当作佛事”。 中国佛教是一个以大乘佛教为主体的佛教,大乘菩萨的基本精神是在自求解脱的同时,也不忘为他人的解脱尽心尽力。那么、让我们努力精进,勤行佛事!
在寺院修学的状态下,我们不但要适应并遵循寺院生活特点对我们所提出的要求,而且还要努力调整自己,以平静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来因应这种修学的生活。
三、个体对寺院修学的因应
个体因应的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点:
1、融入僧团、安于环境
寺院修学的特点是团体性的,它要求我们团体一致,密切配合,只有这样,僧团才能够和合相处,寺院才能够和谐运转。
既然如此,作为寺院中的一份子,就不能特例独行,自绝于大众之外,我们应该学会并做到容纳大众、融入僧众,将自我的利益与与大众的利益挂钩,将自我的生命与僧团的生命融合,而不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得到出家为僧的欢乐。出家人如果连“和气高尚”这一个基本的人格魅力都不具备,如何能超越凡夫进修解脱大道呢?
出家本为出世,可是现在有些人一旦出了家,就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不是努力追求佛法的智慧,而是贪逐世间的名闻利禄。在寺院里这不愿作,那不想干,总想寻觅一个轻松的事情,对于常住的安排从来没有满意的时候。有些人这个寺院住几天,那个寺院住几天,到处跑来跑去,就是不能把心定下来。总欲找到一个生活条件比自己寺院更加优越的地方,结果好好的参学给弄成了像旅游找工作一般,长此以往,有些人还因此而退失道心。
因此,在融入僧团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安于环境,就是将自己的身心与周围的生活环境融为一体,而不要总是挑剔环境的条件如何。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将自己与生活的环境融合,他就是身处天堂,也未必会觉得幸福;相反,若能有所追求、心安于道,即便茅屋陋野,也不觉得清贫困乏。中国古贤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 这就是安贫乐道的境界。释迦佛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这就是有所追求才有的坚强毅力。其实,话说回来,既然出家就不应再追求那些行云流水般的外在物质,而应该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身心的解脱。
另外、寺院就像一部运转着的机器,运转着的机器每一个部件都不可缺少,寺院的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人照顾,就这一点而言,无论寺院给我们安排什么样的事务,都要有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我们一定要在保持自我修学的同时,把寺院的事务做好。无论什么样的条件都不应该抱怨苦恼,而应当不取不舍。我们要有一种主人翁的精神,须知寺院不仅是十方众僧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只有在大家的共同维护之下,才能构造一个安乐的修学环境。星云法师说:“不要问佛教给我了什么,要问我给佛教了什么。”我们是不是也要常常这样问一问呢?如果说出家是迈出摆脱尘世的第一步,而融入僧团、安于环境,则是走向了菩提大道的第一步。
2、加强学习、增进实践
说到学习,可能有人不理解,认为那是佛学院学生的事,与寺院中的人无关。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且不说佛学院的学习只是阶段性问题,但就寺院的传统而言,也不能脱离学习。因为从古到今,寺院都是学习的好地方。中国古代,每一座寺院可以说就是一个学校,不但出家僧人在里面学习,就连普通的士子学人,也要到里面来学习,寺院通常就是一方乡土的文化传播中心,许多人就是在寺院里才得到的知识学问。比如唐代时,寺院里几乎集中了全社会最优秀的精英分子,以至于后人感叹唐代的社会是“大凡人才尽入佛门”。正是因为唐代寺院重视僧人的学习,所以有唐一代才成为中国历史上佛教最兴盛的时期。
在寺院中要学习,可是在寺院中的学习从哪几方面展开呢?
(1)、首先,是加强对佛法的学习。
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先生说:“佛教是一个超前的宗教,未来的社会才属于它”。 还有一个著名的科学家说:“科学愈进步,就越来越能证明佛法的真实”。佛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它的广博没有什么思想可以相比;佛法是世间最高深的哲理,它的深度没有什么哲学能够达到;佛法是解脱生死的良药,再没有哪种药有它那么能够彻底根除人的病患;佛法是获得智慧的金钥,再没有比它更能开启人生的自性光明了。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披剃出家,就是到了听闻佛法的“近水楼台”,如果我们不认真学习佛法,那与怀中挂饼而不知食的愚人有什么区别呢?与身含宝珠而四方讫食的浪子有什么不同呢?可是,还真就有一些人身在宝山而不知珍惜。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出家人,出家多年而对佛法一无所知。我有个朋友进某寺院,见一僧人,问:“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他毫不犹豫就说:“没什么意思!就是见面的问候语,像先生小姐一样。” 无知到这样的地步,怎么能不遭人耻笑!且不说修行与解脱,就为不使佛教蒙羞,常住寺院里的人基本的佛法常识也当学习一些。
当然,在寺院中学习,完全不同于学院里,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方式,也不必拘泥于时间、科目,自己可以随意选择,适时、适机、适意地学。
(2)、其次,是道德品质的学习。
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曾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太虚大师将人格的成就与佛格等同。而人格的完成实际就是道德的完善。太虚大师还说:“所谓学佛,先从做人起,学成了一个完善的好人,然后才谈得上学佛。若人都不能做好,怎么还能去学超凡入圣的佛陀?” 可见道德对于学佛是多么的重要。
中国社会自古有重视道德建设的优良传统。佛教的历代祖师大德,多为持戒精严、学修精进、博学广闻、心怀天下、情系六道的“人天师表”。他们为法忘躯、为教献身、为众生点尽自己的生命之灯。这些都是后世佛子可以世代相承的精神,他们都是每个僧众可堪比学的楷模。我们应该多多学习历代大德的优秀品德、高尚人格、伟大僧格,以此增强信心、增进品德、完善人格、提升僧格。要知道,只有伟大的人格魅力,才是摄服众生的重要力量。
(3)、再者,是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
文化学习中,首要的可算是传统文化。
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笔珍贵的财富。拿它们做为对初入佛门者的一种引导,可以从道德品质与文化素质上使学佛者更好地契入佛法。比如儒家所倡之“修身”,“养德”,“仁、义”、“礼、智”等等,这其实就是佛法中 “人天乘法” 的一部分。儒学可以作为学佛的基础,为学佛提供阶梯与便利。所以《牟子理惑论》中说儒佛二家是“金玉不相伤,精魄不相妨”。 荷兰学者许里和也说:“孔子为佛教的传入奠定了基础,孔佛两位圣人远不是对立的,而是相通的”。
寺院生活的余暇,若能读些“四书”、“五经”及老庄之类的传统文化书籍,相信会对佛法的学修有极大的提升。
在传统文化之外,历史、地理、哲学乃至自然科学的书籍,都可以适当的阅读一些,这对于增进知识、开拓视野,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另外,作为学习的话,电脑与网络技术这些现代的工具也是要掌握一些的,不然无论是对自己的学习、还是对佛法的弘扬,都有相当的局限性,毕竟这是二十一世纪的时代了,我们怎能完全的漠视这些先进科技的存在与价值。只是在学习的过程里,一定要有所警觉,切不可沉溺于游戏、聊天等无益的生命消耗上,那样就适得其反了。钢刀固然危险,智者却可以用它来利益许多的人,怎样把握对于现代科技的使用,我们就要运用智慧来简择了。
3、立志向道、正确态度
人生在世立志非常重要,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又说“志当存高远”。同样,从未想过要成佛作祖的法师恐怕也不算有大志向。没有志向的人是非常可怕的,因为没有志向就像没有目的的旅途,就似没有航标的海船。不是茫然无为,就是庸碌颓废,甚至还有可能迷失自我,生命也必然会消耗于琐碎的生活小事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出家之后,我要作什么?我该怎么做?这些问题是要常想一想的,是要弄明白的。因为这些是一切修学的前提,没有这样的思考为基础,其它的问题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意义。
能够立志向道,尽形身寿奉献佛教当然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但是,如果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根本没有这个动力,也不妨思考作其它的选择,走另外的道路。
出家为僧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在于修学佛法,解脱生死烦恼。如果出了家不能够修持佛法,不愿意守持戒律,或者还恋慕尘世的繁华,那么脱掉僧装,还俗归家应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每一个出家人,无论对于自己还是他人,都应该有这种样一态度。
其实僧还俗早在佛陀时代就已有之。《中阿含·木积喻经》中佛讲“欲成无上梵行之法”,当时就有“六十比丘舍戒还家”。因为他们觉得“世尊教诫甚深!甚难!学道亦复甚深,甚难!”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中佛说出家修行之法,就有五百比丘叩头白佛言:“世尊,我等不堪修出家道。所以者何?从昔以来,为利养故,行于邪法,有虚无实,受人供养,负债滋多,为是等故,实怀忧惧,今愿舍道还归俗缘”。 另外、在《大宝积经》卷八十八中,亦有五百比丘闻法不堪受持而还俗归去者。
在这种情况中,佛陀没有责骂这些还俗者,更没有轻侮慢怠。相反、却还赞叹说:“善哉善哉!吾助尔喜。所以者何?夫人入行,如把刃持毒,不堪触者,不如不为。何以故?执持不勤,反为害故。汝等今者,信于业报,有惭愧心。惭愧因故,除灭过罪,增长善根。…….又告比丘,宁割身肉,以用供口,不以邪心受人施也”。 由此可见,佛陀对待比丘还俗的态度是开明的,他从不对修道学佛勉为其难。
佛陀在戒律中也曾明确指出,是允许比丘还俗的。只是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对待还俗的认识产生了变化。有些人认为“好马不吃回头草“,出了家再还俗是件不光荣的事情。有些人认为出了家就不能再还俗,否则就会折福损寿。甚至还有人干脆说“出家还俗就会墮地狱”。这对人误导很深,由是而产生出了一些极不正常的现象。其实,即便是还俗了,只要退僧不退道,若能继续信仰佛教,继续修学佛法,作一个在家信徒未尝不是件好事。总比那些不能守持戒律,不能修学佛法又不敢还俗的人;难舍世间富贵荣华,又不敢公然退出的人,做苟延残喘的饭食僧,要好得多。我们应摈弃以往的误解、偏见、成见,换以正确的态度,用新的思维来对待僧还俗现象。就像太虚大师《尊重僧界还俗人》 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来尊重还僧还俗者。偿若这样,就会避免那些“人在曹营心在汉”,“脚踩两条船”现象给僧团造成的损伤,给佛教造成的危害。
愿我们都能“志存高远”!
常住寺院中的佛法修学十分重要,因为在目前的环境下,出家人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丛林寺院中度过。如果我们不能够很好的在这种条件下修学,不但会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光,甚至会影响到寺院和僧团的清净、团结。所以,常住寺院的佛法修学生活看起来没有什么,实际还是不简单的。
当然,它也远不是这一篇拙文所能囊括,这里仅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已。期待本文的内容能够唤起大家对于寺院佛法修学生活的重视,期望每一个常住寺院里的出家人都能够与寺院和僧团和谐生活。由于笔者认识的有限,加之言难尽意,所以本文不足与错误之处恐在所难免,愿读者批评。
谨以此文与诸同修共勖勉!(信息来源:摘自《空林》)
编辑:小月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