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包括从北魏明元帝泰常年(420即晋亡之年)到北周静帝大定元年(581)中国南北分裂时期,中国北部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诸代的佛教。
北魏拓跋氏从道武帝(396—409)和晋室通聘后,即信奉佛教。道武帝本人好黄老览佛经。见沙门,都加敬礼,并利用佛教以收揽人心。继而任赵郡沙门法果为沙门统令绾摄僧徒并于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建立塔寺。明元帝(409—423)也在都城的四方建立佛像并令沙门开导民俗。其嗣子太武帝(423—452)“锐志武功”因道士寇谦之、司徒崔篈浩的进言,遂于太延四年(438)三月,令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一概还俗,以充兵役。太平真君五年(444)正月,又禁止官民私养沙门。到了七年(446)二月因对盖吴的内乱用兵发见长安一寺院收藏兵器、酿具及官民寄存的很多财物怀疑僧徒与内乱有关又听信崔浩的话命尽杀长安及各地沙门并焚毁经像。这一命令由于太子拓跋晃故意延迟宣布,远近沙门多闻风逃匿佛像经卷也多秘藏,只有境内的寺塔被破毁无遗。这就是中国佛教史上三武一宗灭法之始。不久寇谦之病死崔浩也因事被杀禁律稍弛。至文成帝(452—465)嗣位,即明令重兴佛教准许诸州城郡县于众居处各建寺一所并许平民出家寺塔经像渐渐修复。文成帝还以罽宾(今克什米尔)沙门师贤为道人统,后又以凉州沙门昙曜继任井一再改称沙门统,乃至昭玄沙门都统,并礼以为师。昙曜原来和玄高同在凉州修习禅业后到平城,即为太子晃所礼重,被任为昭玄都统,即请于平城西武州山开凿石窟镌建佛像,这就是遗留至今的著名佛教遗迹——云冈石窟。此外有沙门僧周常在嵩山修头陀行坐禅,太武帝灭佛时,与数十人同入长安西南的寒山,后令弟子僧亮到长安,修复故寺延请沙门,关中佛法的复兴,他是出了力的。献文帝(465—471)继位,也嗜好黄老浮屠之学六年即退位,在宫中建寺习禅。后孝文帝(471—499)时,迎像、度僧、立寺、设斋、起塔广作佛事,并提倡《成实》、《涅槃》、《毗昙》等佛教义学师事通晓《涅槃》、《成实》的学者道登。又敬信佛陀扇多,替他在嵩山立少林寺与以供给。在鸠摩罗什所居旧堂建三级浮图,访求罗什后裔。孝文帝还允许了昙曜的申请令以所掠得的青齐地方的人民等,每年输谷六十斛入僧曹以为僧祇户,其谷即称僧祇粟作为赈饥及佛事之用。又以一些犯了重罪的人和官奴为佛图户,以充寺院的杂役和耕作等事。这些措施促进了寺院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少流弊。其后宣武帝(499—515)时大兴佛教,有不少外国僧人来到洛阳帝为立永明寺,房舍一千余间,共住外国沙门千余人其中有著名的译师昙摩流支、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等,而菩提流支为其首席。他到洛阳时宣武帝殷勤慰劳;他在内殿翻译《十地经论》的第一日,帝亲自笔受。著名的龙门石窟(在洛阳城南伊阙龙门山)也是这时所营造。因之当时佛事很盛。至孝明帝(515—528)时,太后胡氏(世称灵太后)摄政她在熙平元年(516)营造了洛阳的永宁寺塔,极其壮丽。同年她又遣敦煌人宋云,偕崇立寺比丘惠生往西域朝礼佛迹,访求经典。宋云等历访乾陀罗等十余国,留居乌场二年到正光三年(522)冬,获得大乘经论一百七十部以归。宋云撰有《家记》(《唐志》作《魏国以西十一国事》一卷)全书已佚;惠生撰有《行记》(《隋志》作《慧生行传》一卷)现存(题作《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同时有沙门道药(一作荣)也越葱岭到过西域。由于北魏诸帝奉佛的影响朝野风从人民经官私得度出家为僧的日多另一方面也因战争频繁,人民多假称入道以避徭役。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平城即有僧尼二千余人各地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到了魏末各地僧尼多到二百余万人。出家的猥滥为前所未有(《释老志》、《洛阳伽蓝记》)。当时兴造寺塔的风气极盛,孝文帝太和元年,平城新旧寺约一百所,各地六千四百七十八所。但到了魏末,洛阳一千三百七十六所,各地寺庙达三万有余(《释老志》、《洛阳伽蓝记》)。魏代佛教的发展,可谓盛极一时。 北魏至孝静帝(534—550)时,分裂成东西二魏,高欢迁孝静帝到邺都成为东魏,洛阳诸寺的僧尼也随同移邺。邺都臣民多随便舍宅地、立新寺其时名僧昙鸾为孝静帝所重称为神鸾。 继承东魏的北齐帝室,也利用佛教。文宣帝(550—559)尝请高僧法常入内庭讲《涅槃》并拜为国师。又置昭玄寺,设大统一人、统十人、都维那三人令管理佛教而以法上为大统。法上(454—539)是慧光的弟子擅讲《十地》、《地持》、《楞枷》、《涅槃》等经论,并广著文疏;其弟子有慧远(净影)等,均知名一时。其时北印沙门那连提黎耶舍于天保七年(556)来邺都,文宣帝出旧藏梵本千余筴,请他在天平寺翻译。文宣帝于晚年,更到辽阳甘露寺,深居禅观,不理政务。此后北齐诸帝,多半好佛邺都的大寺约有四千所,僧尼近八万人;全境的寺院有四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人(《续高僧传》卷八《法上传》,又卷十《靖嵩传》)。 西魏都城在长安,其地佛教曾因北魏太武帝的灭法一时衰歇,但西魏文帝(535—551)及函相宇文泰都好佛,文帝曾建立大中兴寺,并以道臻为魏国大统道臻即大立科条,以兴佛法。宇文泰也提倡大乘尝命沙门昙显等依经撰《菩萨藏众经要》及《百二十法门》,以为讲述的资料。 取代西魏而兴的北周王朝,亦颇崇佛。明帝(557—560)建大陟岵、陟屺二寺并每年大度僧尼。当时名僧昙延、道安称为玄门二杰南方的学僧来游关中的也有亡名、僧实、智炫等。但不久即有武帝灭法的事件发生。武帝(560—578)重儒术,信谶纬由于还俗僧卫元嵩和道士张宾的建议,请省寺减僧。武帝集众讨论三教优劣,前后七次,各有是非。 更令群臣详论道、佛二教的先后、浅深、同异,意欲借此来废斥佛教但当时司隶大夫甄鸾作《笑道论》,沙门道安作《二教论》,僧(勔)著《十八条难道章》、《释老子化胡传》等,废佛之议因而暂止。到了建德三年(574)五月,武帝又大集臣僚,命道士张宾和沙门辩论,沙门智炫驳难道教,武帝亦不能屈智炫于是命令把佛、道二教一并废斥,沙门、道士还俗财物散给臣下寺观塔庙分给王公当时僧、道还俗的二百余万人。既而又立通道观简取佛、道二教名人一百二十人,并令衣冠笏履,称为通道观学士命通阐三教的经义。后三年(建德六年,577)进兵北齐,攻占邺都,又召集齐境沙门大统法上等五百余人,宣布废省佛教的意见,只有净影慧远一人,和帝反复争论,武帝虽然词穷却仍然下令毁灭齐境的佛教,所有八州的寺庙四万余所,全部改作宅第僧徒将近三百万人也全令还俗;焚毁经像;财物由官厅没收。到了第二年,武帝死了,宣帝(578—579)嗣位;还俗僧任道林等力请恢复佛教,得到许可。大成元年579),于东西二京立陟岵寺,选择旧日有名望的沙门二百二十人,须发冠服,在寺行道,并命智藏等长发为菩萨僧,任寺主。至于民间禅诵;一概不加干涉。次年(580)五月,静帝(579—581)继立,左丞相杨坚辅政,命全国恢复佛、道二教,重立佛像及天尊像,又给陟岵寺智藏、灵干等落发;并度僧二百二十人。这时佛教算是正式恢复。 北朝各代的佛典翻译,相续不绝。文成帝和平三年(462)在平城石窟寺昙曜与西域沙门吉迦夜等译出《付法藏因缘传》六卷又译《大吉义神咒经》一卷、《杂宝藏经》八卷、《方便心论》一卷等。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昙摩流支、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等相继来华。昙摩流支专精律藏,于宣武帝(500—515)景明二年到正始四年(501—507)七年间,在洛阳译出《信力入印法门经》等三部。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等起初一同翻译,后因师承和见解不同,各自别译因此所译出的《法华经论》、《宝积经论》及《究竟一乘宝性论》等各有两本(见《开元释教录》卷六勒那摩提条注)。菩提流支博学多识于永平元年(508)来洛阳,被称为译经的元匠,同年译出世亲所造《十地经论》,后来陆续译出许多经论。到东魏时随孝静帝去邺都继续翻译,他从永平元年到东魏天平二年(535)的将近三十年间先后译出《佛名经》、《入楞伽经》、《法集经》、《深密解脱经》、《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大乘宝积经论》、《法华经论》、《破外道小乘涅槃论》等共三十部。勒那摩提精于禅法于永平元年来洛阳译出《宝积经论》、《妙法莲华经论》、《究竟一乘宝性论》共三部。佛陀扇多通内外学典籍,特善方言,尤工艺术,从孝明帝正光六年(525)到东魏孝静帝元象二年(539)十五年间,在洛阳白马寺及邺都金华寺译出《金刚上味陀罗尼经》、《摄大乘论》等,共十一部。另外有中印波罗奈城的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于北魏熙平元年(516)来洛阳,后随孝静帝迁到邺都于元象元年到武定元年(538—543),先后共译出《正法念处经》及龙树的《壹输卢迦论》、无著的《顺中论》、世亲的《唯识论》等共十八部。又有乌苌沙门毗目智仙,和般若流支一同到邺都,于兴和三年(541)译出龙树的《回诤论》及世亲的《宝髻菩萨四法经论》等共五部。这一时其所传译的经论,以有关大乘瑜伽学系的典籍为多。总计北魏、东魏两代百余年间中外僧俗译人共有十二人,译出经、论、传等共八十三部二百七十四卷(《开元释教录》卷六)。 北齐时代外来译人,有乌苌沙门那连提黎耶舍,于天保七年(556)来邺都,文宣帝请他住于天平寺,任翻经三藏,又命昭玄大统法上等二十余人监译沙门达摩阇那和居士万天懿传语,从天保八年到后主大统四年(557—568)十二年间译出《大集月藏经》、《月灯三昧经》、《法胜阿毗昙心论经》等,共七部。万天懿原鲜卑人世居洛阳少曾出家,师事婆罗门,擅长梵语,因被召为助译,并在武成帝河清年中(562—565)自译《尊胜菩萨所问一切诸法入无量门陀罗尼经》。北齐一代,中外僧俗译者二人译出经、论共八部五十二卷。 北周时代外来的译人有波头摩国沙门攘那跋陀罗、中印摩伽陀沙门阇那耶舍和他的弟子优婆沙门耶舍崛多,健陀罗沙门阇那崛多摩勒国沙门达摩流支五人。阇那耶舍译出《大乘同性经》、《大云请雨经》等共六部。耶舍崛多译出《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等,共三部。阇那崛多先在长安四天王寺译出《金色仙人问经》 后在益州龙渊寺译出《妙法莲华经普门品重诵偈》等,共四部。达摩流支译出《婆罗门天文》等。北周一代,译师四人译出经、论共有十四部二十九卷。另外攘那跋陀罗译了《五明论》一部。关于北朝流行的佛教学说,有由南朝传入的如《毗昙》、《成实》、《摄论》乃至《涅槃》各家之说;也有由北地传出的,如《地论》、四论、《四分律》学乃至以实修为主的禅法及净土教等。 一、毗昙师 相当于南朝的齐、梁时代北地毗昙的讲习始盛著名的学者有安、游(智游)、荣三师其师承均不明。但北齐名僧灵裕即曾从他们三人听受《杂心》。从高昌来魏的慧嵩法师亦曾从智游听受《毗昙》、《成实》,学成后在邺都及洛阳讲说,有“毗昙孔子”之称。传承慧嵩之学的有志念、道猷、智洪、晃觉、散魏等。志念(535—608)尤以《杂心》擅名,著有《杂心论疏》及《广钞》等盛行于世。弟子知名的有道岳、道杰、神素等二十余人。 二、成实师 先有僧嵩,曾在关中从鸠摩罗什亲受《成实》后到徐州(彭城)白塔寺弘传此论。他的弟子济州僧渊(414—481)以慧解驰名,后来也在徐州讲习。门弟子知名的有昙度、慧记(一作惠纪)、道登、慧球等。昙度(?—489)江陵人,早年游学建康曾于三论、《涅槃》、《法华》、《维摩》、《大品》深有研究后到徐州从僧渊受《成实》,于是精通此部。北魏孝文帝听到他的盛名请到平城开讲学徒千余人著有《成实论大义疏》八卷,盛行于北地。慧记于《成实》外兼通《数论》曾在平城郊外的鹿苑讲学。道登(?—496),东莞人,早年从僧药受《涅槃》、《法华》、《胜鬘》,后来又从僧渊学《成实》,五十岁时,声誉闻于魏都洛阳,应请前往讲学,后来入恒山,学侣追随讲授不辍。又北齐初年,邺下有沙门道纪,盛弘《成实》,讲说达三十年,其学统不明。 三、摄论师 真谛《摄论》之学,由靖嵩北上徐州,道尼入居长安而独在北方敷弘称盛。靖嵩(537—614)涿郡固安人,北齐时代在邺都为法主后北周武帝毁灭佛法避地江南从法泰谘受《摄论玄义》。后仍回徐州盛弘《摄论》著有《摄论疏》、《九识玄义》等为时人所宗。但北方正宗的摄论师实为地论学者昙迁。昙迁(542—607)博陵饶阳人早年从慧光的弟子昙遵受学后来隐居林虑山,精研《华严》、《十地》、《维摩》、《楞伽》、《地持》、《起信》等到周武帝平齐、毁灭佛法,结伴避地江南,辗转到了桂州,获得《摄大乘论》。隋初,和同伴往彭城,继续弘讲乃为北地开创纯正的《摄论》法门。 四、涅槃师 《涅槃》大本本在凉州译出,当时慧嵩、道朗以此知名,然流行不及南方之盛。其后北魏昙准(439—515)听说南齐僧宗特善《涅槃》前往听讲审知此学南北不同于是另行研究讲说其说盛行于北地。当时研讲《涅槃》者还有僧渊的弟子道登后来有洛阳融觉寺昙无最,北周有潼州光兴寺宝彖(512—561)蒲州仁寿寺僧妙(?—464)等。僧妙化行河表蒲州昙延(516—588)即其弟子。昙延早年听僧妙讲《涅槃》深悟经旨,常说佛性妙理是《涅槃》宗极足供心神游止。后隐于南部太行山百梯寺,撰《涅槃经义疏》十五卷,同时敷讲。在昙延稍前北地有《地论》学系兴起,他们差不多都是兼讲《涅槃》的。慧光和他的弟子唱四宗(因缘、假名宗、不真宗、真宗)的教判。其中真宗又称显实宗或常宗,即指《涅槃》、《华严》及《地论》而言。慧光著有《涅槃疏》他的弟子法上也曾讲《涅槃》并著文疏,法上的弟子慧远也著有《涅槃义疏》。 五、地论师 是由研习及弘传《十地经论》而形成的一派。这个学派由于译论者勒那摩提和菩提流支二人学风相违,分歧为南道、北道二系。北道从菩提流支出,而创始于道宠。道宠从菩提流支听受《地论》随即著疏从而弘讲,为邺下学人所虯推重门弟子千余人,其中,以僧休、法继、诞礼、牢直、亻于 果最为特出。名僧志念,也曾从道宠受学《地论》。南道从勒那摩提出而创始于慧光。慧光初就佛陀扇多出家继而广听律部后来又从勒那摩提受《地论》,著有《十地论疏》。他的弟子中传承《地论》之学的,有法上、僧范、道凭、慧顺、灵询、僧达、道慎、安廪、昙衍、昙遵、冯衮、昙隐等,而以法上为上首。法上(495—580)曾讲《地论》并著文疏。著名的弟子有法存、融智、慧远等。其中慧远(523—592)为一代博学者,常讲《地论》并随讲随疏著有《十地经论义记》七卷其中保存南道地论师的学说不少。他的门人也努力弘扬《地论》。关于南北二道的地论师说据天台宗学者荆溪湛然说:北道唱梨耶依持说,主张一切万法从梨耶缘起;南道唱真如依持说,主张一切万法是真如的缘起所生(见《法华玄义释签》卷十八、《文句记》卷七中)。北道后来受摄论师的影响,从而和它合流。 六、四论师 这是将《大智度论》和《中》、《百》、《十二门》三论并重的一个学派。起初北齐有道长(一作场)法师,精通《智论》,在邺都敷讲,为学者所宗,志念曾列席听讲,后来双弘《智论》及《杂心》十余年。东魏昙鸾也精研四论。北周静蔼(534—578)少听《智论》,洞明义旨,后来更披寻其他经论,而以四论最为所崇,在终南山等处敷讲。又有道判(532—615),曾问道于静蔼,也日夜研寻四论。同时还有道安,博通《智论》,弟子慧影,传承其学,著有《大智度论疏》二十四卷。 七、四分律师 《四分律》译出后直到北魏孝文帝时代(471—499)才有法聪在平城专弘。既而有道覆依法聪的口授作《四分律疏》六卷但只是把文字加以科分而已。后来慧光作《四分律疏》百二十纸并删定《羯磨戒本》此学才大盛。弟子中传承其学的有道云、道晖、洪理及昙隐等。道云专弘律部作《疏》九卷。道晖把道云所作《疏》略为七卷。洪理作《钞》两卷。昙隐作《钞》四卷。道晖的弟子洪道(530—608)专学律部,盛弘《四分》,代替了《僧祇》的讲传。 八、净土师 弥陀净土法门从北魏昙鸾的净土教说流出所以后世的净土宗常推昙鸾为创始者。其昙鸾一系的传统是:菩提流支——慧宠——道场——昙鸾——大海——法上(见道绰所撰《安乐集》卷下)。与《地论》、四论两学系实有交叉的关系。菩提流支曾译出世亲《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通称《往生论》)一卷,又曾以《观无量寿佛经》授昙鸾称为能解脱生死的大仙方。慧宠即最初的北道地论师道宠。道场在邺都敷讲《智论》又传持阿弥陀五十菩萨像。昙鸾(476—542)起初于四论及佛性论深有研究后来得到菩提流支的启发专弘净土;既而住并州(今山西太原市)的大岩寺,晚年又移住汾州(今山西交城县)的玄中寺,修净土念佛之业;著有《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通称《往生论注》)二卷等。他提倡的念佛法门于观念以外著重称名遂开后世重视称名念佛的风气。大海(即慧海?—609)少年听受《涅槃》、《楞伽》及大乘毗昙等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在江都仪涛浦创立安乐寺以净土为期,并模写无量寿佛像。法上有关净土法门的事迹不详,其弟子慧远著有《无量寿》、《观无量寿》两经的义疏各二卷,再传弟子灵裕也著有《观无量寿经》及《往生论》等的疏记。 九、楞伽师 最初有菩提达摩南天竺人曾游于嵩洛住于邺下随地以禅法教人曾惹起一班盛弘经律者的讥谤。只有道育、慧可两沙门竭诚事奉经四五年,达摩为他们的精诚所感,于是诲以“二入”(理入、行入)、“四行”(一报怨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之法,并以四卷《楞伽》授慧可以为印证。达摩于东魏孝静帝天平年(534—537)前在洛滨示寂传说一百五十余岁。弟子慧可(又称僧可487—593)<虎牢人,四十岁时在嵩洛从达摩受学后于天平初到邺下讲授达摩的禅法弟子有那禅师、粲禅师等。那禅师和他的弟子慧满等常常携带着四卷《楞伽》以为心要。另有僧副(464—524)太原祁县人,也出于达摩门下精定学后于北魏太和末(494—499)南游建康住在钟山定林下寺其高风为梁武帝所叹赏,后更到庸蜀大弘禅法。 总起来说,北朝佛教义学,小乘以《毗昙》、《成实》为盛,大乘则《涅槃》、《华严》、《地论》并弘。这正是慧光和他的弟子们所作的“因缘”、“假名”、“不真”、“真”四宗教判的全部内容。其因缘宗即指《毗昙》,假名宗指《成实》,不真宗指《般若》、四论真宗指《涅槃》、《华严》及《地论》。又如净影慧远在所撰《大乘义章》中每一义门都分作《毗昙》、《成实》、《地论》、《涅槃》四层来解说,这也说明了北朝主要佛教义学的全貌。 但是北朝佛教的特点还在于侧重实践,特别是禅观,而非空谈理论,这和同时南方佛教有显著的不同。这一时期除上述楞伽师而外还有不少著名的禅师如北魏时代玄高(402—444),早年往关中师事佛陀跋陀罗,通禅法。后往西秦,隐居麦积山,从受禅法的学者达百余人。又有外国禅师昙无毗,来西秦领徒立众,玄高也曾从他受法。后入北凉受沮渠蒙逊的敬事。北魏太武帝攻入北凉时请他往平城大弘禅化。此外勒那摩提、佛陀扇多也并弘传禅法。北齐,有佛陀扇多的再传弟子僧稠(480—560)道宣把他和达摩并称(见《续高僧传习禅篇后论》)。僧稠起初从道房受止观常依《涅槃》行四念处法。后来又从道明受十六特胜法。佛陀扇多赞为“自葱岭以东禅学之最”。他先后在嵩岳等地讲学,魏孝武帝为他在怀州尚书谷中立禅室集徒供养。齐文宣帝于天保二年(551)又请他到邺城从受禅法和菩萨戒并为立精舍礼敬备至。后来侍郎李奖等请出禅要为撰《止观法》两卷。又天台宗所祖述的慧文、慧思也提倡定慧为南北禅家所尊重。慧文尝聚徒数百人洪学,据说他读《大智度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之文及《中论》“因缘所生法”之偈,顿悟龙树空、假、中三谛道理,由此而建立一心三观的观法。慧思(515—577),武津人,从慧文受学昼夜研磨对《法华》等深有造就于是敷扬大小乘定慧等法。天保年中(550—559)率领徒众南行,中途停留在大苏山数年之间来学的甚多智顗也就在这时来其门下谘受“法华行法”。后更率徒众入南岳山,提倡定慧世称南岳大师。北周有僧实(476—563)起初归依擅名魏代的道原法师太和末(499)到洛阳遇勒那摩提授以禅法得其心要。周太祖礼请为国三藏并从受归戒。此外一般弘修禅法的,有慧初、僧周、慧通(以上北魏)、道恒、慧可、僧达、道明、法常(以上北齐)、僧玮、昙相、昙准、昙询、恩光、先路、慧命、昙崇(以上北周)等。 北朝一般社会上的佛教信仰从北魏初年起,北地盛行一种一族一村等的佛教组织,叫作“义邑”由僧尼和在家信徒构成而以信徒为主。原来是民间为共同造像而发起飞的后来逐渐发展,兼及于修建窟院、举行斋会、写经、诵经各事。它的首脑矨E为邑义主、法义主、邑主、邑长等成员称为邑义、法义、邑子、邑人、邑徒等。而以教养更高的僧尼为指导称为邑师。其时民间所诵习的经典是昙靖自撰的二卷本《提谓波利经》劝持五戒。邑人每月斋会二次,以正律为标准互相督察。此外还有一种叫作法社的佛教组织,其旨趣和义邑略同,但由贵族达官知识分子和一些僧尼组成。 北朝在中国佛教文物方面留下不少宏伟的遗迹,特别是石窟。如北魏开凿的有云岗、龙门等石窟。昙曜于兴安二年(453)请文成帝在平城西武州山开凿石窟五所,建立佛寺,称为灵岩。石窟大的高二十余丈,每窟各镌建佛像一尊大的高七十尺,次为六十尺,建制奇伟,雕饰工致。后来献文帝、孝文帝更相继开凿许多石窟。其次,宣武帝于景明初(500),在洛阳城南伊阙龙门山的断崖开凿石窟。这个石窟原来是孝文帝太和年中(477—499)民间创始开凿,宣武帝命大长秋卿白整,仿照云岗石窟样式,为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营造石窟二所。熙平年中(516—518),孝明帝也为宣武帝营造石窟一所。诸窟的开凿历时二十三年,人工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个。其规模的宏伟、技巧的精工可与云岗石窟并称。龙门的东方,有巩县(河市省)石窟,也是景明年中(500—503)所营造。还有天水麦积山石窟,也是北魏时代所开凿。这个石窟,在高出地面数十丈的万佛洞内,有深广五丈余的长方洞,内有大佛造像二十五躯,巨碑十八座,碑上浮雕佛像三十四排每排二三躯,碑侧也刻有佛像,并有壁画。北齐开凿的有天龙山、响堂山等石窟。天龙山在北齐的陪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三十里,文宣帝在山麓创立仙岩石窟寺,孝昭帝(560)也创立天龙石窟寺,幼主(577)更开凿晋阳西山大佛像,即所谓天龙山造像,与云岗、龙门齐名。响堂山有南北二处(南响堂山在河北磁县西四十五里的彭城镇,北响堂山一名鼓山,在南响堂山西北三十五里的武安县义井里),都有北齐时代开凿的石窟。就中北响堂山的窟壁所携刻的石经,是房山石经的先驱,实为佛教文化史上可以大书特书的大事。北响堂山的石窟,即以北齐开凿的刻经洞和释迦洞、大佛洞三大窟为中心,其中刻经洞,是北齐特进骠骑大将军唐邕所刻。他以为“缣缃有坏,简策非久,金牒难求,皮纸易灭,”于是发愿把佛所说经镌刻在名山,以为保存之计。从后主天统四年(568)三月初起,开凿石窟,并将窟内外的壁面上镌刻《维摩经》、《胜鬘经》,《孛经》、《弥勒成佛经》各一部,历时四年,到武平三年(572)五月末才完工(此后经过四十年,才有房山石经)。北齐时代的石经除这以外,现存的,还有山东省泰山经石峪的《金刚般若经》,同省徂徕山映佛岩的《般若经》(武平元年刻),同省辽州屋 嶝的《华严经》(北齐初年刻)。 除了石窟寺外,一般寺塔的建筑,在北朝也极一时之盛,真所谓“招提栉比,宝塔骈罗”(《洛阳伽蓝记》序)。当北魏道武帝接受了佛教之时,便于天兴元年(398)在首都平城“作五级浮图耆阇崛山及须弥山殿加以绘饰”。后来献文帝又于皇兴元年(467)在平城“起永宁寺构七级浮图,高三百余尺,基架博敞。”更于天宫寺“构三级石佛图高十丈榱栋楣楹上下重结大小皆石,镇固巧密,为京华壮观。”到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更大力营造寺塔洛阳一地就有一千余寺其中著名的有永宁寺、瑶光寺、景乐寺、法云寺、皇舅寺、祇洹精舍等。特别是永宁寺,宏伟庄严建筑、雕塑及工艺美术皆为奇观。此寺是胡太后于熙平元年按照平城永宁寺样式所营造其中有九层浮图一所,高九十丈,“殚土木之功,穷形造之巧”。浮图北石佛殿一所中有丈八金像一躯、等身金像十躯、编真珠像三躯、金织成像五躯,“作功奇巧”。还有僧房一千余间“台观星罗,参差间出”。菩提达摩曾合掌赞叹为阎浮提所无。瑶光寺是宣武帝所立中有五层浮图一所,高五十丈,作工的美妙和永宁不相上下。景乐寺是清河文献王元怿所立有佛殿一所中有像辇,雕刻巧妙,冠绝一时。法云寺是西域乌场国沙门僧摩罗所立“工制甚精”(以上均见《洛阳伽蓝记》)。皇舅寺是昌黎王冯晋国所造,有五级浮图“其神图像皆合青石为之,加以金银火齐,众彩之上炜炜有精光”(《水经注 漯水篇》)。祇洹精舍是宕昌公钳耳庆时所立,椽瓦梁栋,台壁棂陛,尊容圣像及床坐轩帐,都是青石,图制可观(同上)。此外河南登封有北魏所立嵩岳寺塔,山东历城有东魏所立神通寺塔等。 北朝的佛画家,有北魏的杨其德(见《历代名画记》卷八)、王由(字茂道,见《后魏书》卷七十一《王世弼传》附)等而以北齐的曹仲达为最。仲达本来是西域曹国人,所画璎珞天衣,带有域外犍陀罗式的作风,后世画家称为“曹衣出水”和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并称。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