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明咒功德网

如何简单有效地破除大众对佛教的误解?

发布时间:2024-10-30 01:38:59作者:百字明咒功德网
如何简单有效地破除大众对佛教的误解?

本期话题

如何简单有效地破除大众对佛教的误解?

什么是附佛外道?如何与他们相处?

如何化解“本命年不顺利”?

疑问是觉醒的开始,《慧灯·问道》系列因此而诞生。它围绕着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及社会热点等展开,在“问”中追寻“道”,在“道”中化解种种烦恼。慈诚罗珠堪布仁波切在《慧灯·问道》第三季中,以他无碍的智慧为我们答疑解惑,和您一起静下来,思考世界,阅读自己。

下期精彩预告

要不要相信风水说呢?

烧香磕头、祈求佛祖保佑,究竟是一种精神寄托还是真的有效?

真的有所谓的“拜佛须知”吗?

当“诸事不宜”遇到佛教殊胜日,我们应该听谁的?

为什么寺院里的佛像“禁止拍照”?

以下内容为阅读版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这一期《慧灯·问道》节目。

佛教传入中国已两千多年了。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佛教在本土化的进程中,与当地的民俗和信仰相融,以至于很多人都分不清哪些是佛教,哪些是民俗。有人甚至佛、道不分,或把民间的风俗和信仰当成佛教。

本期节目,我们请尊贵的慈诚罗珠堪布和大家谈一谈被误解了的佛教。

观众1:一直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佛教就是烧香拜佛、封建迷信。请问堪布,如何简单有效地破除这种误解呢?

慈诚罗珠堪布(下文简称“堪布”):佛教里确实有一部分烧香拜佛的内容,但它不是佛教的核心。比如佛教徒经常到寺庙烧香拜佛,尤其大年三十这样的日子人特别多,对佛教徒来说,这只是表达对佛的尊敬和恭敬心。它不是佛教的全部内容,更不是佛教的最核心部分

佛教的核心部分,简单地讲就只有两个字——“智”和“悲”。智就是智慧,悲就是慈悲,整个的大乘佛教可以归纳为这两个字,除了这两个字以外没有其他。佛教中寺庙的建筑;使用的很多法器;一些壁画、装饰等都象征着这两个字,在大乘佛教里处处都会提到智悲、智悲双运。双运的意思是指既需要有智,同时也需要有悲,这两个一定要结合起来。智悲双运是佛教的核心部分,这才是真正的佛教。

既然烧香拜佛不是学佛最核心的部分,那我们应该怎样学呢?学佛最重要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字,就是闻、思、修。

闻指听闻和学习佛法。佛教的内容比较深奥,光凭我们自己拿一本书看很难理解透彻,所以我们首先要去听。就像任何一个学校的学生都要先听老师讲课,听完以后才可以自学。佛教也是这样,我们要先去听佛教的内容。“智”和“悲”这两个字该如何融入到我们的心里,怎样把它落实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怎样去实践?这些方法都要去学习。因此首先要去听,这叫作闻。

然后是思。思就是思考,思考这部分是佛教与其他很多宗教不同的地方。佛教虽然也讲信仰以及信仰的重要性,但是要观察这个信仰是由什么引发的。如果自己不思考、不观察,盲目地信仰某一个宗教(包括佛教),佛都不是很赞叹。以这样的方式去学佛,在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一些其他观点、学说,这种盲目信仰有可能从根本上发生动摇,即使你在这种信仰上花了很多时间,但还是会全部瓦解,所以很危险,因此佛不太赞同这种信仰。

佛鼓励我们去独立思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佛陀在密法和大乘佛教的显宗里面都提到过,让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他是佛,就认为他讲的是对的。

比如有一次佛对他的一位有血缘关系的侍者讲:“你千万不要因为我是你们的亲戚,就认为我讲的都是对的;你千万不要因为我是释迦牟尼佛,就认为我讲的都是对的,就都要接受。”另外,因为佛的相貌非常庄严,用现代的话来讲长得非常帅,所以佛又说:“你千万不要因为我长得帅,就认为我说的都是对的。不能以这些原因来理解我的话。”

侍者问:“那该怎么样去理解您的话呢?”佛说:“我讲完以后,你去找个安静的地方,自己静下来思考一下,这些道理到底是不是这样。”在佛经,尤其是大乘佛经里,佛经常讲这样的教言:让我们一定要自己去思考。如果自己不思考,人云亦云地相信、接受了某一个观点,当时虽没有什么问题,但当你在这个观点上花了很多的时间后发现是错的,导致一生的功夫都白白浪费,是很危险的。所以佛鼓励我们去思考,这个叫作思,闻之后是思。

藏传佛教有辩论的环节,这是最好的独立思考的方法。辩论没有任何约束,没有任何的局限,只要你想得出来的理论,都可以提出来去辩论。一个人学习时也可以进行自我辩论,比如,平时的常识告诉我什么,然后佛的理论告诉我什么,我们可以用这两种观点进行辩论。如果有两三位师兄聚在一起的话,那我们就不需要到寺庙里去辩论,大家可以在一起进行讨论。

有人担心这样讨论对佛不恭敬,对佛法提出疑问不合理。根本没有这回事,提出来的疑问越多越好。因为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则必然会找到解决方法和答案。如果没有这种辩论、疑问,想当然地接受一个观点,有一天听到了另外一个观点时,才发现原来的观点错了,这样非常不划算。所以佛告诉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学会怀疑,这和西方提倡的怀疑论是一样的。

佛教最终还是讲信仰的。但这个信仰是通过一系列的闻思后获得的最终的决定和智慧。就像《华严经》提到的,闻所得的智慧、思所得的智慧、修所得的智慧,这三种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去听某一个师父讲佛经,虽然还没有来得及讨论和实修,但我们听懂了一些内容,增长了一些知识,这是闻所得的智慧;随后,通过自己思考,对所听内容会理解的更加深入,使智慧增长,这叫作思所得的智慧;但最关键的是最后要实修。如果不修的话,尽管我们理论上学会了很多知识,清楚了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但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这些理论是根本用不上的。明明知道不可以这样做,但自己却非要这样做,控制不了自己的烦恼。所以我们必须要去修,打坐、修行。通过闻思修,我们就得到了这三种智慧。这三种智慧就是“智悲”两个字中的“智”。

那么学了以后,怎么用呢?这就需要有慈悲心。有了慈悲心我们就可以自利利他,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其他人。现在这个年代,缺乏物质条件的人比较少,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缺乏精神上的帮助,导致一系列家庭、工作等问题,这样的情况非常多。当我们学到了智慧后,就可以用慈悲心无条件地把这些分享给身边的人。从帮助身边的人开始做起,这就是慈悲心的一个体现方法。

“智”和“悲”这两个字就是佛教,学习的方法是“闻”“思”“修”,加起来五个字,很简单。

观众2:我有一个朋友修的法门据说是附佛外道。请问什么是附佛外道?和这样的朋友接触时,我怎样才能既保持自己的慈悲心,同时又不受他的影响?

堪布:附佛外道是佛教的一个术语,很早以前就在佛经里出现过。它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某些人打着佛教的旗号,自己创建一个所谓新兴的宗教。

这些新兴的宗教打着佛教或者佛教某个宗派的旗号,比如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或禅宗、天台宗等,外表上说自己是佛教,但其中的观念、行为和方法等已被扭曲,完全违背了佛教的本意。这种所谓的新兴宗教就属于附佛外道。网上有比较详细的解释,可以上网去搜。

你的朋友虽然学附佛外道,但这只是他信仰的问题,他这个人本身不一定有什么问题,所以如果他是你的朋友、同事,你们可以保持过去的关系,没有问题。我们不一定因为他的观念和宗教信仰有问题,就要跟他保持距离。

不过附佛外道确实对人有一定的危害和伤害。很多人认为这个是真正的佛法,用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这对他们的伤害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如果你想帮助他,并且你觉得他会听你的话,那你就从慈悲心的角度去劝一劝他。但这种人往往头脑都非常顽固,不一定能听得进去;如果你觉得他能听,那么劝劝他,这也是表达你对他的慈悲心。

另外,如果你不想受到他的影响,那最好的处理方法不是不接触他,也不是不跟他来往,而是你自己学好佛。自己把佛法学好了,就有能力辨别什么是佛,什么不是佛;什么是佛教,什么不是佛教。如果你有坚定不移的信念,那么就算你天天都在附佛外道里面生活、工作,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我们平时担心受影响,实际上是我们的自信不够强,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佛法,好好修行,提高自己对佛教的认识,这样就不会受影响了。

观众3:“本命年不顺利”的说法特别普遍,请问在藏地有这样的说法吗?

堪布:有这样的说法,看起来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本命年里,像是出差这样的事,自己要更加小心一点。另外可以多做一些佛事,平时多打坐、持咒等。如果不太喜欢持咒,可以多去参加一些慈善活动,做一些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事情,这样可以改变本命年的不顺利。

主持人:我们在本命年当中可以多做一些善事,多做一些好事,这样就可以化解本命年的这种规律。

堪布:对!我们也不要对本命年有什么恐惧,本命年有可能会稍微有些不一样,但是做一些善事就可以改变,改变了以后就没问题了。

主持人:谢谢堪布!本期节目中堪布精辟的解答,让我们认识到了民间信仰和佛教的不同,也让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佛教内涵的认识。感谢堪布,谢谢各位观众的热情参与!下期节目再见!

每个疑问,都将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