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这一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意」是根本,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起心动念」。凡夫起心动念总离不开妄想、分别、执著,这三种都是污染,而且是严重的污染。它的粗相就是自私自利,贪图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都是在起心动念之处。佛告诉我们,这个想法、作法错了,真的错了!错在哪里?对我们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我们必须很冷静的去观察,你才真正体会到佛教诲是真实的,佛菩萨对我们是真正爱护。这个爱护超过父母、超过师长,没有人能够相比。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健康长寿。健康长寿、自在快乐,这是所有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希求的,都希望能得到。为什么得不到?要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不懂得养生之道。佛告诉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有情众生是精神与物质集合而成的一个现象,佛家讲是有色法、有心法,色心二法。「色」是物质,我们身体是物质、肉身;除了这个肉身之外,还有一个灵性。这个「灵性」是心法,不是物质。如果你真正懂得了,物质的身体有生老病死,灵性没有生老病死;灵性是真正的自己,物质不是真正自己。你果然明白了,佛家讲人不死,是灵性不死,所以他才会投胎,他才会到极乐世界,他才会生天。这是常说的。
如果再给你说真话,灵性也不是真常的。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主宰?真正的主宰,佛家讲的「法性」。那个灵性,一般人讲「灵魂」,现在的学术叫「灵性」,佛经里面叫「神识」,印度教里面叫「神我」,那个真的,它决定不跟这个身体生灭。说这个大家容易懂,容易体会到。如果讲到「法性」就难懂了,那是更高一层。这是其他宗教没有说到的,大乘佛法说到,「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那个「灵性」还有来去,它没有生灭,它有来去;「法性」没有来去,所以更高了,没有生灭,没有来去。两个部分,它不是一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有密切的关联。这是佛法说到的,都是从法性变现出来的,法性是根源。大乘佛法法相唯识对於这个现相就讲得很清楚,讲得很明白。所以生命的起源、宇宙的起源,「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是大乘佛法里面给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来源。讲得好!讲得透彻!很可惜西洋这些科学家、宗教家没有接触到大乘佛法。
体会到这一层,人才肯真正把五欲六尘、名闻利养这个东西放下了。知道什么?假的不是真的。我们追求,求真的,永恒不变是真的;凡是有生灭、凡是有变化的,这是假的,假的应当放下。你能够放下,你的烦恼就没有了,忧虑就没有了,牵挂也没有了,你就得大自在。得大自在,对於这个色身、身体的修养就如法了。你这个身体自自然然健康长寿,你不会生病。所以讲养生之道,佛法也是世界第一。他懂得事实真相,他懂得这些道理。
养心要清净,「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心是清净的,它本来就是清净的,你要叫心不清净,那就错了,你不懂得养心。我们现在一些人,心里面一天到晚许许多多牵肠挂肚的事情挂在心上,你说糟糕不糟糕!心是「空」的,偏偏一大堆东西装在里头变成「有」了。所以佛家表法用「圆」来表法,这很有道理。圆就能显出这两个意思。圆一定有心,有圆心,圆心在哪里?找不到。现代人都念过书,至少几何学粗浅的概念都懂得,都知道圆的定义。圆心是抽象的概念,它决定有,但是你决定找不到,所以它是空的,空不是「无」,空是「有」,因为圆是依圆心而成的。
圆是代表「心法」,心要清净,心要空虚,心里头不能有东西。不能有的,我们偏偏叫它有,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见解的污染,麻烦大了,你的心坏了。心坏了,身就受连累。为什么?心主宰这个身,现在人讲的「心理健康」,心理要是不健康,这个身体多病;心理要是健康,这个身决定不会生病。佛在经上常讲「依报随著正报转」、「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两句总要记住。所以心不能不清净。
心要清净,一定要明理。头一个,不能有自私自利,《金刚经》上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才不染污。要达到真正清净,那是「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你的心地清净了。我们常讲「万缘放下」,万缘放下是讲心里头放下。身就是物质,身要动。圆最大的功用就是旋转,它动;它要不动,它就不起作用了。我们今天讲社会进步,社会是什么带动它进步?圆带动的。你们看看,所有一切机械不都是在那里天天转动吗?轮带动了物质文明的进步。轮要是不动了,车也不动了,你就没有办法到此地来了,所以它一定要动。我们晓得身是圆,圆周,身要活动。身要不动了,身就坏掉了,生锈了就坏掉了,你身体就有麻烦了。所以你看看名词里头「活动」,活就要动,不动就不活了,不动就死了,所以活一定要动。问你做什么活动?活就要动。身要动,心不能动。心要清净,你这个身虽活动也清净,它也不污染。所以养心要定,养心要净,养身要动。
「动」里面最殊胜的、最有意义的,为众生服务,一切利益众生的事情我们要干。有同修问我,他说:「法师,你常常到处去走,坐飞机飞来飞去,累不累?」我跟他讲不累,我说:「我也可以教你一个不累的方法,你要学会了,一天忙到晚不累。」「什么方法?」「把身心放轻松,你就不累了。」整个放轻松就不会累,紧张就累,人不可以紧张。紧张的时候,一身都不自在,身心负担很重。心里头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身体放轻松,他怎么会累?这不会累,你就会很自在。一般人他为什么会累?患得患失,得失心看得很重,这个很累,这个生活很苦。所以身心都放轻松,生活愈简单愈好。
饮食不能多,最好能够养成一个好习惯,三餐饭之外不吃零食。而三餐的量也不能太多,我们通常讲吃饭吃个七分、八分饱,足够了。不能吃得太饱,吃得太饱容易生病,那是不卫生的。饮食愈简单愈好,活动的量愈多愈好。诸位要知道,活动消耗能量并不多。消耗能量最多的是什么?妄想、杂念。这个东西消耗能量在比例上讲,大概是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妄念,心地很清净,没有自私,念念都为众生服务,你消耗的能量不多。所以一天有人吃一餐够了,吃两餐也够了,吃三餐分量就很少,决定不要吃得太多,这是养生之道。
决定不造恶业,恶业带来烦恼,带来忧虑,带来不安。为什么不安?人不喜欢你,跟你结冤仇,鬼也不喜欢你,佛菩萨也跟你距离远了,你身心都不得安稳。人一定要知道断恶修善,你能够断恶,这些冤家、魔王外道就慢慢跟你距离远了;你行善,诸佛护念,善神、善人天天跟你接近。这个好!断恶修善要从「起心动念处」做起,不但恶的言语没有了,恶的行为没有,恶的念头都不能生。这比什么都重要!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要懂得这个道理。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念佛肯定往生。
如果还是造作恶业,心地还是不善,纵然天天念佛,古大德讲得好:「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不能往生。什么道理?佛在经上讲得很多,那个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这个不善的人跑到那个地方去,就是去了,跟人家也格格不入,不是一类。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念佛基本的条件是修善,「十善业道」是无量法门共同的基础,这个在「净业三福」里头不是讲得很清楚?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无论是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都是这个根本,都是这么一个基础。基础根本不修,或者修不好,你要想把个法门修成就,没有这个道理。
所以今天许许多多修学的同修,无论在家、出家,几十年下来,功夫不得力
。什么原因?基础疏忽掉了。我们要想真正成就,成就自己的智慧,成就自己的德能,不能不在基础上下功夫。过去疏忽了,那是无知。今天听清楚、听明白了,就要在这里下功夫,从今天起,从头干起。昨天不算,从今天起,从头干起,决定有救。要是再疏忽,那就没有法子了。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0七集) 2000/12/9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107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