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本
持一禅心,观照万法。所谓的禅心,圆融明净虚空静寂,出入没有妨碍。不可以求取形相,不可以言说。舒展开来那万法就是它的彰显,收卷起来那万法随它而泯灭。凡夫迷惑愚昧,引起生死轮回,有苦有乐上升下沉,没有办法解脱。所以不是禅法不能契合佛心,不是智慧的妙观察不能破除众生的迷惑。《圆觉经》把三观互相推演为二十五轮,《无量寿佛经》把一佛分为十六观。开始端坐静室,专注观想一方,保持观注不休止,与妄想一起泯灭。所以一轮见到真谛,妙观澄澈清明,一处观想功成,诸佛圆满具足。如面对台上的镜子,如帝释宝网的明珠,万象显现而没有映照的功果,千光聚集而绝无能收的痕迹。这样观想,就是见到清净愿王阿弥陀佛,白毫光芒漫天,绀目如清澄大海,巍巍的光明,殊特的相好。遍法界的光明,化为香台宝树,楼阁殿堂莲池水沼,庄严具足。这时的三昧修行人,听到就是见到,感觉就是知觉,言语或沉默,行动或静止,都与没有作为的清净妙观,吻合混同了。然后这个妙观,在任何的时候,散作无边的庄严佛事。如果用来报国恩,那么国家就永保长久;如果用来报亲恩,那么父母就超脱一切的烦恼。甚至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的怨亲,同时解脱。那么作为报答,哪里有限量呢?(《报恩院记》)
元优昙
一、凡是修净土的人,根本是要解脱他的生死,不是说说就算了。应当想到无常迅速,时间不等人,必须是把事做到底才可以。如果半进半退,又信又疑,到临终能管什么用?如何出离轮回?如果是信得到位,就从今日起,发大勇猛心,发大精进心。别问会不会,见性不见性,只要执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靠着一座须弥山一样,摇晃不动。专注心,一个意,或者参念、观念、忆念、十念,或者默念、专念、系念、礼念,念佛就想佛,常忆常念。早也念,晚也念,行也念,坐也念,心念不空过,念佛不离心,时时刻刻,不要放下。绵绵密密,如母鸡抱窝孵蛋,常有暖气不断一样,就是净念相继。再加上智慧观照,那么知道净土就是自心,这是上智人的修行工夫。如此把得定,做得主,靠得稳,纵遇苦乐逆顺境界现前,只是念阿弥陀佛。没有一念变异心,没有一念退惰心,没有一念杂想心,直到命尽,永远没有别的念,决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真能这样用功,那么历劫的无明生死业障,自然消灭,尘劳的烦恼习气,自然清净无余了。亲眼见到弥陀,不离本心一念,功行圆满,愿力相助,临命终时,一定往生上品。二、若是念佛的人,尘世污染不净,起恶念时,须要检点自己。或者有悭贪心、瞋恨心、痴爱心、嫉妒心、欺诳心、自我心、傲慢心、谄曲心、邪见心、轻慢心、能所心,以及各种逆顺的境界,随着染污所生的一切不善的心,如果刚发起时,急须要高声念佛,收敛念头归正,不要使恶心继续下去,当下消灭干净,永远不再生起。所有深信心、至诚心、发愿回向心、慈悲心、谦卑心、平等心、方便心、忍辱心、持戒心、喜舍心、禅定心、精进心、菩提心,以及一切善心,应当常有守护。更要远离不清净的行为,断绝邪恶的律仪,鸡狗猪羊,千万不要畜养,打猎捕渔,都不应当做。应当知道极乐国内,所有上等善人,都是由于舍弃恶缘,修行善业,获得往生净土,不退菩提的。念佛的人,应当随佛学,应当是把去恶取善作为要务。三、凡是修念佛的人,想要往生净土,总是想到世间,一切无常,成必有坏,生必有死。如果不亲闻佛法,就是舍一身体得一身体,轮回三界四生六道,没有解脱的期限。我今天有缘,能听到正法,能修净土法门,只是念佛,舍弃这个业报身,就往生净土,进入那莲胎,受到种种快乐,永远脱离生死轮回,获得不退菩提,这是大丈夫平生能干的事啊。有了疾病,正应该向前,坦荡身心,莫生疑虑。只要向西方端正坐好,专想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以及无数的化佛,出现在面前,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声声不绝。对于世间一切事务,不再思念,不再贪恋。如果心念起来,就要赶紧称念佛号,在每一念中,除灭罪障,只这一念,决定往生净土。寿命如果还没有尽,自然有安宁,千万不要妄起留恋世间的心。该存留自然存留,该死必须死,只是办往生的事,何必疑虑?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如脱掉破衣服,换上等新衣,一旦舍掉凡身,就登上佛地,难道不是很伟大吗?四、真信修行的事,就真的是要往生极乐世界,专心一念,持一句阿弥陀佛。只这一念,就是我的本师;只这一念,就是化佛;只这一念,是破地狱的猛将;只这一念,是斩群邪的宝剑;只这一念,是打开黑暗的明灯;只这一念,是渡苦海的大船;只这一念,是医治生死的良方;只这一念,是出三界的捷径;只这一念,是本性弥陀;只这一念,就达到唯心净土。但只要记得这一句阿弥陀佛总在念,不要失落,念念常现前,念念不离心。没事也这样念,有事也这样念,安乐也这样念,病苦也这样念,生也这样念,死也这样念。这样一念清楚分明不糊涂,又何必问他人找归途呢?(《莲宗宝鉴》)
元维则
有人问: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能往生,又没有退转。那么我就先做世间的事,等到临终再念佛,可以吗?
回答:苦啦,苦啦!耽误了自己,又耽误了天下僧俗男女,都是这话啊。五逆罪恶凡夫,临终念佛,是过去世有善根,所以遇到善知识,而能念佛。这样的侥幸,一万个里面也没有一个。《释净土群疑论》说,有十种人,临终不能念佛。一、善友未必能相遇,没有劝念佛的人。二、业障痛苦缠身,顾不上念佛。三、中风说不出话。四、狂乱疯癫痴呆
。五、遭遇水火灾难。六、遇到豺狼。七、恶友破坏他的信心。八、昏迷致死。九、打仗死亡。十、坠落悬崖。这都是寻常能见闻到的,不论在家出家,人们都会有的。过去的业力感招,现在的业力感应,忽然现前,不容回避。忽然遭遇一种,就是什么办法也没用了啊。善知识或活佛,也救不了了啊。然后随着业力去三途八难中受苦,到那时,要听到佛名,也不可能了啊。就算是没有这些恶缘,正常善终而死,未免有风刀霜剑一样切割分解身体,因为地水火风四大分离,就如生龟脱壳,痛苦逼迫,恐怖惊惶,念佛不能够了啊。更好一点的没病而死,世间俗缘未了,世间贪念未休,贪生怕死,扰乱胸怀,又有家事不明确,后事没有办,妻啼子哭,百种的忧虑,念佛不能够了啊。更好一点的没死以前,只有些小病痛在身,未免忍疼忍苦,叫唤呻吟,问药求医,祈祷忏悔,杂念纷飞,念佛不能够了啊。更好一点的没病以前,只是年纪老大,衰弱的样子现前,老态龙钟,忧愁烦恼,落在衰老的身上,左边安一个右边排一个,念佛不能够了啊。更好一点的没老以前,正是年少力壮,或者狂心未歇,俗事缠身,东奔西忙,胡思乱想,业识迷乱,念佛不能够了啊。更好一点的清闲自在,有志修行,有点对世相看不破、放不下、拿不定、斩不断,有些境界现前,一个主人翁就随他颠倒,念佛不能够了啊。你看老病的时候,少壮清闲的日子,稍有一事挂在心上,早就不能念佛了,何况临终的时候呢?还要忙着做世间的事,你真是痴人,说痴话,肯定你把心用错了地方啊。而且世事如梦,那一件事能代替生死?纵然是修造寺院、增添庙宇、攀缘名位、交结官豪,以为是多做好事,却不知犯了不关心自己的修道,广造伽蓝等戒。难道没听说过吗?有为法的功德,多有过错,天堂还没修好,地狱先造成了,生死大事不清楚,所做的善事都成了苦的根本。眼光落地(沦为动物),受苦的时候,才知道平日所做所为,都是枷上添枷,锁上添锁,地狱的汤锅下增加木炭,地狱的剑树上助长刀枪。袈裟下失去人身,万劫难恢复,铁汉听了,也要落泪。祖师如此苦口婆心,哪里许可你临终念佛呢?死心禅师说:“世间人的财宝堆积如山,妻妾成群在面前,日夜欢乐。可是无奈未来的日子有限,时光暗中逼迫。催命符到了就要上路,不容许停留,阎罗老子,不讲人情,无常鬼王,有什么情面?况且根据人们的耳闻目睹,前街后巷,亲人眷属,朋友兄弟,强壮青年,死了多少?世间人多爱说老来念佛,岂不知黄泉路上不分老少?”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念佛,孤坟多是少年人。”死心禅师如此苦口婆心的劝人,哪里许可你等到临终念佛呢?人生在世,能有多少时间,石头撞击的火星打雷闪电的光,眨眼就过去了。趁着还没有老还没有病,抖擞精神,抛开世间的事。能有一天的光景,就念一天佛号;能有一时的工夫,就修一时的净土法门。不管他什么时候命终,我的路费预先备好,前程就稳当了啊。如果不是这样,后悔难追。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