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长华:坐禅漫谈
佛教乃一注重实践之宗教,讲究实修实证,并非一味推究义理或盲目信仰可
得。故云:“信若无解,信是无明,解若无行,解是邪见"。而在佛教修行中坐
禅乃其主要之实践。戒定慧三无漏学中实以定为中心。持戒虽具无量不可思议功
德,而其标的实为六根清净,俾可疾得三昧。故经云:“尸罗(戒)不清净,三昧
不现"前。其次,定能发慧。佛典浩如湮海,其中境界为超越世出世间法。非言
语之可及,亦非推理之可得,惟有通过禅定乃可证知,故经云:“无碍清净慧,
皆由禅定生"。“一切德行非禅不深,一切觉智,非禅不发"。兹再引下列经论
以证禅定乃修为之要门: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
动,坏其善根"。小止观云:“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智,一切神通道
力,成等正觉"。故知超凡入圣,必假静缘,坐脱立志,需凭定力,坐禅最为急
务也。
然亦有高僧大德反对坐禅者,唐之荷泽神会大师即极力抨击坐禅,甚至斥之
为黑鬼窟中坐。约其意以为坐禅沉空滞寂,不见自性。无漏性本自具足,无修无
治,直下承担,当体即是。诚然,此乃南宗禅顿悟成佛之精义。但沉空滞寂并非
坐禅之正法,实乃禅病,此处不宜申论。然而法无顿渐,人有利顿,能够“一闻
言下大悟,顿见如来本性"者,古往今来,舍六祖慧能外能有几人。历代高僧大
都由苦修实参而来,况吾等末法钝根乎!且修行四病--作、止、任、减。坐禅
不如法,因可流入作、止二病。但率性而行,随诸法性,不断生死,不求涅
盘,又岂非流入任病乎?是以“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既有此法,便有对
待,不可独病坐禅也。故坐禅虽属假法,但以幻修幻,吾人末法钝根,不假此作
为,方便重熏修,亦学无进路。是则妄何能除,真何能证,凡何能转,圣何能成。
惟第一须要了解者,此乃以幻修幻,借作路径,修有为法而不住著即修无为法也。
圭峰宗实大师将禅定分类为下列五种:(1)外道禅,(2)凡夫禅,(3)
小乘禅,(4)大乘禅,(5)最上乘禅亦即如来清净禅。第(3)(4)(5)
乃佛教本来之禅,其内涵当然以大小乘之教义而为分别,其哲理不作赘论。现惟
推介三种实践中之禅法,此皆殊胜法门,历代高僧大德修行之皆得功用。
(1)数息法门
此乃经说“五停心观"及“二甘露门"之一。数息者,数自己之呼吸也。呼
吸方法不须采用丹田呼吸,自然呼吸即可,只求细长松静,但亦不须刻意调控。
数呼吸时,数出不数入,数入不数出。即数呼气不数吸气,数吸气不数呼气。如
是由一数至十,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但切不可数至10之後11、12、13
数下去。专心数息,排除杂念,记数分明,心依於息,息依於心,别无他缘。此
即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倘若刹那念起,入於六尘境界,即当将心摄
来,住於正念,本法中所谓正念即数息也。
(2)观心法门
先休心息处,六尘万缘一概放下,善事恶事都不思量,过去未来一概不想。
内心直观当下念头,往来起灭。勿随顺,亦不断除。只静静看著。妄念起时,一
看不知去向。旋又後起,仍是看著,妄念复灭,念若不起时仍如是看著。久久纯
熟,自然看到一念不生,即与般若相应。《发菩提心论》云:“妄心若起,知而
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看著妄心即是“知而勿随
"。吾人心性为妄念所染,是无明心,无明心何所依,修真如而起,观无明心即
观真如心,观而得空,即是真如三昧。
(3)圆觉法门
若体知“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身心、事、物与及诸佛世界,有若梦幻空花,
乱起乱灭,如是知幻即离,心无所取,亦无住著,犹如虚空,妄念从何起!正恁
麽时,一心湛寂,了了分明,恍如朗月孤悬,便是本来面目。《澄观国师心要法
门》云:“一念不生,前後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
再举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一段,并作参考,"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
依形式,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
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想,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久习淳熟,其心得住,此心
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
以上三法,大小乘禅乃最上乘禅皆备。对个人而言,法无优劣,以适合自己,
修之得入,即是良法。昔舍利弗教二弟子,一修数息观,一修不净观,久修均无
成效,後佛令互易法而修,不久俱得阿罗汉果。每人之因缘秉赋不同,可因自己
性向喜爱先择修一法,如觉得身心安稳澄明,即知宜於此法。否则,可另修他法。
然亦不须拘泥,可同时修二法或三法,愚下常於一坐中先修数或观心,後修圆觉。
吾人以有累之身,不得不涉世缘。倘於日常中不能保住净心,则修心有所间
断,是则每日十二时中坐禅修为谨一二时而已。其余时间妄念攀缘,系缚尘境不
得自在。故於日常应事接物中,尽量做到无事於心,无心於事,虽万事纷纭中而
胸次泰然,八风不动,是即无时不在“止"中也。然亦要不离“观"法,例如四
非常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在此声色名利场中,
不离观察自觉,身心不染,是谓之“行於非道,通达佛道"如是一切时中,常修
定慧方便,与佛法相应,方是真正坐禅。
坐禅欲以除病,如人服药,不以药为善也。倘病去而药存,则其病与未除之
病等。《六祖坛经》云:“人性本净,起心著净,即生净妄,妄为处所,著者是
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即被净缚"。是以坐禅摄心至澄明之境时,即应忘却
坐禅。切不可作意,我得殊胜法门也,我今坐禅也,我今入静也。应知以幻修幻
之意,无有憎爱取舍,每日只平平常常默然坐去,著相修行,即是恶法。
复次,讨论一下初修坐禅行者慢惯常提出之疑问:
(1)如何是入定
从来经论中均无具体描述入定之境界。例如《六祖坛经》之“外无相是禅,
内不乱是定",亦只通於理之阐明,至於具体之感受若何,仍甚模糊。然则经论
何不作具体之描述?下愚以为其理有二:(a)人类之语言乃生活中事物经验之
描述。如生活中无此事物或经验则应之词汇。而入定之境界乃人类生活经验之所
无。故无言语可以表达,只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b)即使勉强比喻仿佛,例
如朗月孤悬,则形究不切事小,妄立形相,误导後学事大,致後学以此作为标准,
妄事追求,易陷魔境,且著意追求入定,则永远不能入定也。
(2)坐禅之时间长短
时人坐禅多斤斤计较时间长短。常以能久坐自炫,殊不知坐禅不在计较时间
长短,在於如法不如法。倘坐不如法,虽久坐而无法利。若更苦撑苦挨,强力令
住,往往产生弊病,甚或成狂,不可不慎。且有如上文所言,即使不在坐中修禅,
历缘对境仍须不离定慧方便,有何时问长短可言。故宜从容入坐,出定即起。绝
对不可看轻,钟计算时间,造成心理压力,则为静缚。
(3)如何摄心
初修坐禅行者,不是妄念纷飞,就是迷糊恍惚,似醒似睡。如何之精神状态
方为正确?兹抄录永嘉玄觉大师之《禅宗集》一节以作准则:“寂寂破乱想,惺
惺治无记。寂寂生无记,惺惺生乱想。寂寂虽能治乱想,而复还生无记。惺惺虽
能治无记,而复还生乱想"。故曰:“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
乱想惺惺非。寂寂为助,惺惺为正"。
(4)如何却魔
“魔"在各经论中多有专题述及,可知并非寻常
。此亦一般坐禅者心中之顾
忌。而有心人更将之跨大渲染,至使初修者更谈虎色变,甚至有因之而不敢修习
坐禅者,其实魔境皆因色、受、想、行、识五蕴而有。若非上根顿悟,甚难避免。
然此亦修行之历程,每战胜魔军一次,则进境一步,是之谓修行。直至照见五蕴
皆空,则成道不远矣,何惧之有。魔境千奇百怪,不可尽述,但大致约可分为两
类:
其一,於坐中现种种可怖形象,但此不足惧,因知是魔,心有警剔,容易却
除。但当端心,正念坚固,不惜身命,莫怀忧惧,用正观破之,即当谢灭。
其二,於坐中现种种胜善境界,甚或现诸佛菩萨等,此魔境甚易与“善根发
相"相滥。使人爱著,陷溺邪网而不自觉。
故於坐中不论现何胜善境界,均正心不爱不著,不爱不取。《楞严经》中之
却魔法为:“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爱群邪",不久魔境自灭。总
言之,五蕴未尽,心有取舍欣厌,即为魔所恼。《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5)如何审知进境
於修为中身心与定相应,空明清净,澹然安乐,无有覆盖,善心开发,信敬
增长,智鉴分明,烦恼销薄,身心柔软,出入自在,是为正禅。亦由是测知进境。
“有说皆是妄,有法便成执著"。拙文虽是漫谈,亦属如此。希读者善信会指月
之意,收默契之效,旅次澳门,无典藉随身,引申经论,无从检校,若有错漏,
恳谅之。
【注释】
尸罗:梵语,翻译为“戒"。
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无记:心中昏愦,无所纪录。
惺惺:清醒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