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良稹
Making the Dhamma Your Own——Teachings of Phra Ajaan Khamdee Pabhaso
Translated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以下段落选自他的葬礼仪式上分发的一部开示集。]
--------------------------------------------------------------------------------
法有三种: 理论的法、修持的法、证得的法。
理论的法,是指佛陀的教说: 经文、戒律、阿毗达摩、巴利圣典所有的八万四千部。这类法,是人人共有的财产。
至于修与证,那是行者的个人财产。比方说,目建连尊者的修行,是他自己的修行。他的涅槃道果的成就,是他本人的成就。同样,从舍利弗尊者、每一位圣弟子、一直到我们这些在这里修的人,个个如此。每个人的修与证,是那个人自己的。就好比你的田地。它们属于你,不属于公共财产。
佛陀宣说了法的理论,好让我们每个人去修练。当我们修练时,它就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如果我们持守诸戒,它们就变成我们自己的诸戒,我们自己的戒德。如果我们修定,它就变成我们自己的定。如果我们证得禅那或者任何趋向涅槃的道和果,它们就变成我们自己的成就。因此,要懂得这一点,相应地修练。
--------------------------------------------------------------------------------
智来自修练——来自用心听,思虑所闻,之后精进努力,远离恶业,惟行正善。这些就称作明辨的来源。我们如果不在内心升起明辨的源头,就不得不永远愚蠢。
--------------------------------------------------------------------------------
修法时,必须有因。无因则无果。因善,则果善。因不善,果也不善。
这就像是外在的事。譬如,果必须来自草木。没有草木,就没有果。
想要得到花与果的园主们,便专心照料树根、树干: 浇水、施肥、除草、护木,使它免于危险。当他们如此善加照料时,花和果自然会来。
修法也同样。佛陀教导我们,照料我们的意、语、行。如果我们的意、语、行良善,那么人生中无论得到什么果报,必然是良善的。如果我们的意、语、行不善,无论得到什么回报,必然不善。得到的丈夫,将是个恶丈夫。得到的妻子,将是个坏妻子。得到的孩子,将是个不肖子。得到财富,将是不利的财富。问题是,我们都喜欢得到善果,但不喜欢去造善因。
有三样东西,是世人普遍向往的。
一是财富和地位。
二是美丽的肤色以及身体各处之美。
三是敏锐的智能。
这三样东西,要它们作为果报来临,必须有赖于因。
一、财富和地位来自于相信布施法则,并且真正有慷慨的心。人们以布施种下根基时,重生时就有财富与地位。
二、美貌来自持戒、制怒。即使心里升起嗔怒时,你不让它在言语中流露出来。种下这种根基的人,重生时便有了匀称的身体和美丽的肤色。
三、智力来自禅修,来自亲近明智的导师。种下这种根基的人,重生时便拥有明辨和巧智。
总结起来说: 如果我们善加照料自己的意、语、行,我们就会在人生中得遇善事。如果我们疏于照料自己的意、语、行,就会遭遇不幸,一直到死的那一日。
--------------------------------------------------------------------------------
法的运作,与世间的运作没有多大区别。譬如财富。外在的财富——你的产业、财富、地位——往往因为外在的危险而失去。内在的财富——你的内在善德与善巧心态——往往因为内在的危险而失去。
外在的财富面临着三种危险: 水灾的危险、火灾的危险、抢窃的危险。假若没有这三种危险,我们不必花这么多精力照看自己的外在财富。可以把财物随处放置。一旦有了财富,并且把它们当成自己的,我们就得照看它们,把它们放在安全的所在。有财产多的人,必须存在银行,只为了保证安全,因为自己独力照管不及。
我们在田地和果园里的种植的东西也一样。我们必须照料它们,因为它们面临危险。有水灾的破坏、有人的偷窃、有动物闯进来吃。不照料,我们的财富与资产将会失去。
同样地,我们必须照料内在的财富: 也就是内在善德与善巧心态。如果我们把它们培育起来,却不继续照料,由于贪、嗔、痴的力量,它们可能会消失。这三毒是我们的敌人。对投生在这个世上的所有人影响都极其大。无论我们是务农、经商、做官,还是做其它: 都受贪、嗔、痴的力量的左右。这三种力量会把有知识的人置于黑暗,把聪明人变成蠢物,使得他们按照错误的方式行事。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教导我们要审慎,约束我们自己,不受这些恶的影响,使它们不能摧毁我们的内在善德与善巧心态,使它们不能破坏我们的知识与智慧。他教导我们照料自己的心,使我们能够警惕贪与嗔,这两样出自痴。他教导我们警惕这些东西。
对凡是来到内心的东西,不能把它当成是你或你的,来加以信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训练心,增长它所缺乏的善法。好比学传统医学的人,要了解了身体的结构部位和四大元素,当疾病在元素匮乏或失调时升起时,他们能够找到正确的医药,补充匮乏的成分。
因此,你必须观想心里的财富,看一看少了什么。是缺少信心? 精进力? 念住是否虚弱? 是否定力不足,因而散乱、攀执杂念? 还是缺乏是非明辨? 然后去弥补缺陷。
为了增强我们的信心,导师们建议我们信任业力原则和行为的因果。他们教导我们善业和不善业,使我们能够识别正误,我们的心将会倾向于信任善业。
实际上,善与恶,遵法与违法,是容易看见的。我们有眼可见,有耳可闻。即使没有研究过法律,也可以观察孰是孰非,防止自己犯法——因为已经有人为我们提供了做错事,果报是什么的范例。 这样,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是善道,什么不是。我们如果选择善道,就是亲进智者。如果我们选择恶道,就是与恶人、愚人为伴。
为了培育我们对业力原则的信心,我们必须观察因与果。做了善事的人体验到身心自在的果报。做了恶事的人心里没有平静。即使躺着,也不容易安歇。例如,盗贼为了躲避官家不得不藏在林子里。因此可见,行事良善的人,可以问心无愧地自在生活。行事不端的人面临苦。当我们如此思考时,就能够观察到,应该把哪些人或团体作为自己的行为典范。人人都得从范例中学习。譬如拳师得有教练。哪怕恶人也有效仿的榜样。好事坏事,都有范例。因此要自己观看、观察、观想。
--------------------------------------------------------------------------------
贪、嗔、痴,比世上任何东西更野蛮。比恶灵、猛虎、毒蛇更野蛮。再没有比贪、嗔、痴更野蛮的了。说它们野蛮,意思是,贪可以使你对自己做野蛮的事; 嗔可以使你损伤自己; 痴可以使你伤害自己。因为痴,你可能闯各种各样的祸。
我一生修头陀行,从年轻到老年,登山越岭,出没森林,至今没有见过老虎吃活人。这种事我听人说过,但没有亲眼看见过。我至今也没有见过蛇咬死人,或者恶灵附在什么人身上,造成那人的死亡。我见到的是,世上的人因为自己的贪、嗔、痴而苦,不是因为被老虎吃、被蛇咬、被大象杀死而苦。无论苦的是什么,毁灭他们的是贪、嗔、痴。因此佛陀教导说,愚人欲毁灭他人时,结果毁灭自己。他们做坏事、腐败的事,结果毁灭自己,这种事我们周围随处可见。他们同别人一样生为人身,行为却不像别人。
因此,我们必须极其小心地对付贪、嗔、痴。它们会把明眼人投入黑暗。 要知道,它们的影响远远凌驾于世间每个人之上——除了阿罗汉和其它七辈圣弟子。即使一些圣弟子,也就是入流者、一还者们,仍然受这些东西的牵扯,仍然受这些东西的欺骗。他们证得了法眼,只说明他们多少得到了一些如实知见,你如果真想得到自在,必须成为不还者,成为阿罗汉。
--------------------------------------------------------------------------------
来自感官对象的快乐,既有它的用处,也有它的过患。受、想、行、识,都有它们的用处。只除了嗔怒: 它根本无益。它炽热、猛烈。没有人喜欢它。别人对我们发怒时, 我们不喜欢。我们对别人发怒时,他们也不喜欢。然而,我们照样让自己痴迷,执持自己的怒意,这说明我们还是凡夫。
--------------------------------------------------------------------------------
感官欲乐的垢染——譬如贪、嗔、痴——好比火。
感官对象——色、声、香、味、触——是给火提供燃料的垃圾与火引。
平常,没有燃料,火不会燃起。 只有少许燃料,只燃起少许的火。有大量的燃料,火势就会大起来——火的热量也会炽盛起来。
我们坐在靠近火的地方,受热的苦迫时,能怪燃料吗? 实际上,热,来自火。燃料本身的性质不是热,也根本是无害的。伤害来自火——因为火性是热的。
感官欲乐的垢染和感官对象也都是同样的道理。我们难道能把自己的苦归咎于色、声、香、味、触,归咎于我们想要的东西吗?
佛陀教导我们说,是心把这些东西变成了苦,就像火把燃料变成发热体一样。因此,我们应当在内心寻找苦的根源。
这就是为什么圣弟子能够看见色、听见声,等等,但不体验苦,因为他们已经熄灭了自己的贪火、嗔火、痴火。
是这些内在的火,用它们的热烧我们,令我们受苦。并不是色、声、香、味、触在烧我们,令我们受苦。我们自己就是那些不停地烧自己的各种火。
实际上,是我们自己的心,在制造苦迫。你观察阿罗汉们,就可以知道。他们有智识与明辨,可以善顾自己的心,他们不体验苦——因为他们根本不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东西上。当我们遇见色、声、香之类东西时,因为心里对那些东西有着欲求、期望、渴望、喜爱、不爱,因此受苦。
这就是为什么圣弟子们对世界有厌离之感。平常情形下,凡人在贪、嗔、痴中寻找人生的快乐和好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见,圣弟子与凡人的态度是远远不同的。
--------------------------------------------------------------------------------
如果你修布施、修持戒,但不修禅定,就好比一个行路人,带着粮食,身强体壮——然而却眼瞎目盲: 他不能够一直到达涅槃。
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 这叫做五禅修主题。这些主题无疑是由佛陀亲自传授的。我们应当观想它们。如果别的主题更好,为什么佛陀没有让传戒师对新出家的比丘传授,反而教了这几个主题呢? 传戒师在教其它主题时,首先必须教这五个。因此,我们应当观想这些主题。不要忽略它们。
一开始,你可以口头重复它们。不过,当你的念住与警觉良好时,你甚至可以在行走或做其它事时思考它们。那时就不必在心里重复这些词了。
你开始在心里重复它们时,可以念巴利词kesa, 或者直接想“头发”。同样类推,loma指体毛、nakha是指甲、danta是牙齿、taco指皮肤。不过不要一次念五个。选一个你觉得合适的。或者,你可以试一下,每个重复七天。注意到哪个适合你的习性时,就继续专注那个主题,不拘时间。好比你有五味药可以选用。你把每个试一试,看哪个正好对治你的个别疾病。
当你思考佛陀制定着五种禅修主题的原因时,你可以看见,这是因为这五样东西是人们最痴迷的。当我们把它们作为禅思主题时,这就是一个治疗痴迷的直接技能。我们一旦看见这五样东西有如实知见时,我们的痴迷就会放松下来。当我们爱上某人或憎怨某人时,是因为有这五样东西对我们显现。如果我们把这五样东西剥去时,就没有什么可爱,可恨的了。剩下的东西,只会令我们恐怖。
这五个主题是对治痴迷的直接手段。当我们恋爱时,是因为我们恋爱那头发、指甲、牙齿、皮肤。我们恋爱那些东西,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对它们作准确、详细的观察。如果我们对准它们,一直往下看到它们的根柢,就会看见,那里什么值得爱的东西也没有。
--------------------------------------------------------------------------------
关于视相: 无论它们出现与否,不真正重要,因为我们修定的目的只是达到内心的静止。如果你能够令心静止在单一所缘,那就足够了。即使没有视像升起,也不必担忧。
有些人在禅修时想看见天堂、地狱、天神等景象,不过看见那些东西并没有特别的。我们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是因为即使看见了那些东西,你的杂染照样还在——有些人的杂染反而更多了。他们以为既然自己能看见种种景象,一定很了不起了,于是不愿顶礼或尊敬任何其他人了。这种态度是天界的障碍,是圣道的障碍,它关闭了趣向涅槃的道与果。这种见,偏离了佛陀教导的原理。
经上教导我们,禅修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制服自己的杂染。你要看的是你自己的贪、嗔、痴。要看见你自己的欲望、渴求和自满。
--------------------------------------------------------------------------------
脱离杂染有两种形式: 绝对的脱离、和压制性的脱离。我们禅定时,心牢牢安住于定,这样就压制了杂染。这称为压制性的脱离。尽管它不如绝对的脱离,但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住它们,也是好的——好过让它们处处强迫我们。我们起码应当对它们作一番抵制。
--------------------------------------------------------------------------------
一旦心入了定,等到出定时,不要一下子就出来。先要观想你怎样进去的。你是怎样放开外在的担忧与关注的? 你是怎样收敛心的? 你的专注所缘是什么? 观想你这次入定怎么会如此成功,那么下一次禅定时,你就知道怎样敛摄你的觉知。如果你不这样观想,下一次禅定时,就会迷途。
--------------------------------------------------------------------------------
念住和明辨是管理心的要素。因此,我们当中那些有管理他人之权的人,有统辖他人之责的人,应当首先训练自己,管理自己。只有那时我们才能管理他人。比方说,如果我们打算做老师,想要管得住学生,首先必须管得住自己。因此我们得训练心意,使念住和明辨能够统辖它们,使念住和明辨能当好我们的治安官。换句话说,心好比法庭,我们可以在其中宣判自己有罪与否。为了做得正确,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的念住与明辨。我们首先必须修戒、修定,培养起基础。只要当我们的戒与定准备就绪时,心意才会有明辨,用它来训练自己,依照各自的力量,洗涤它的杂染。
杂染有三个层次: 粗糙、中等、精细。精细的杂染是随眠(anusaya),也就是潜伏在我们个性中的种种倾向。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明辨来对治它们。
中等的杂染是五盖(nivarana)。心入禅那时,就能够克服它们。
粗糙的杂染是我们戒着持戒就能消解其力量的杂染。
五盖是:
1) Kamachanda: 感官欲望。
2) Byapada: 嗔怒、恶意、报复心。
3) Thinamiddha: 昏睡、怠惰、麻木。
4) Uddhacca-kukkucca: 掉举、焦躁不定、偏执思考。
5) Vicikiccha: 疑、不确定、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有疑问、自己不能决定。
--------------------------------------------------------------------------------
这五种素质称为盖,是因为它们起障碍的作用,阻碍心证得善德。它们分属三类杂染: 贪、嗔、痴。感官欲望属于贪染。恶意属于嗔染。昏睡、掉举、疑属于痴染。五盖实际上与这些根本杂染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两组都是指心的障碍,它们阻碍心的行善、证法。当它们控制心时,我们找不到行善的喜乐,布施、持戒、禅定的喜乐。不过,当我们的定达到安止定或禅那的层次时,这些中等杂染,连同粗糙杂染,都给排除在外。唯一剩下的是那些精细的杂染。
只要我们的禅那不退失,我们就处在一种脱离的状态。这里的脱离意味着远离苦,远离粗糙与中等的杂染。这件事,是我们大家为了利益心,都应当尝试去做的。不过多数人,无论生在哪个国家,都对身体方面的事更感兴趣。他们对照料自己的心意并不那么有兴趣。他们不照料自己的心与意。当心受苦时,他们不去察看为什么它受苦。他们更多地投入在照顾自己的身体上。当身体有一点小痛,他们就赶着找医生、去医院。不过,当他们的心意受苦时,他们却不怎么注意去找一找原因。
不过,修过心的人,会去调查那些苦的因缘。心在受苦时,当他们深入查清了真正的因,就会知道如何从那个苦中解脱。可以说,他们自己做了自己的医生。佛陀是医圣,专门医治心意的疾病。正如他曾经说过:“身体的病症不多,比起心与意的疾病要少得多。” 你可以找到活了五、六十岁身体没有生过病的人,不过,心意上的病,一直在不停地扰乱各个地方的凡夫。心意上的病症如此之多,不可胜数: 这都是来自贪、嗔、痴的病。这就是为什么经上教导我们,要修心。
当我们听闻佛法,把它用于修行时,可以说,我们是在学习治疗心病的医学。一旦学了法,我们就依照它来训练自己。一旦心获得了定力,我们会有策略与技能,照料自己的心意。当苦在心意当中升起时,我们就能够自己观照,自己治疗。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说,修习布施、持戒、禅定的人会有大利益、大果报。这样做的人称为智者。“智者” 一词在这里可以指男指女。它适用于任何知者——知解心意活动的人。不过这些事是很难知解的。多数人把自己的心给抛弃了,把它们扔开不管。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的人耽误了人生——因为他们抛弃了自己的心,本来这个心可以是一个如此奇妙的庇护所。因此修心是关键。我说过了,我们修心,是透过布施、持戒、禅定。
--------------------------------------------------------------------------------
无论你的定多好——无论你体验多少大乐,获得多少神通——如果对无常、苦、非我的洞见没有升起,你还是在妄定中。
--------------------------------------------------------------------------------
经上告诉我们,没有什么真正是我们的。想一想,你抓住作为自己的外在财富的那些东西,那些无论你意识到与否据说是你的东西。 你走时真能带走吗? 我让你们自己去想。你的地、你的家、你的家具、心抓住的一切东西: 你能够真正称它们是你自己的吗? 心去重生时能够当做自己的财产带着它们去吗? 我让你们自己去想。不过要是问我,我说不能。当你断气时,对这些东西就没有拥有权了。你不能继续抓着它们,当成“我的孩子”、“我的丈夫”、“我的妻子”、“我的孙子”、“我的房子”、“我的百千万银行存款”。正如佛陀教导说——
Adhuvo loko。 Sabbam pahaya gamaniyam。
世界不稳定。人必须离去,放弃一切。
世界上没有一宗财富属于我们。我们也不属于它。没有什么,只有“gamaniyam”,也就是,只有离去和死亡。
父母死时,财产落到儿女那里。儿女使用那笔财产,直到他们死去,它又落到孙辈。换句话说,你实在不能抓住它们,当成你自己的。你只有这辈子的拥有权。佛陀对此说: 这是真的么? 是真是假,我让你们自己决定。凡是你抓住当成你自己的东西——我在这里同你的心说话——你能把它带走吗? 你的外在财富: 当你重生天界时,能把它们带着走吗? 假如你重生地狱或者饿鬼界,你能把它们带走吗? 假若你重生为畜牲——奶牛、水牛、老鹰、乌鸦、猪狗——你能把外在财富带走吗? 仔细想一想。我说你是不能的。内在、外在,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带了走。你不能把五蕴的任一蕴——色、受、想、行、识——带走。
譬如色身,它的三十二部分由地、水、火、土组成: 心抓住它,把它当成你自己,不过它真是你自己吗? 只要你在呼吸,也许它是“你的”,不过等到呼吸不存在时,心能够继续掌管它吗? 能抓住它吗? 能把它当成自己带走吗? 你能说“我断气时,不要火葬我。把我放在卧室里,我们可以继续一起睡,一起醒。”你能那么说吗? 想一想。问你的心: 你能够真的把身体带走吗?
感受也一样——有赖于触的乐受、痛受、不痛不乐受,譬如形色与眼接触、或味与舌接触,于是你能够知道甜酸、热冷在接触身。当心醒来开始工作时,触就开始了: 那时候痛受与乐受得以升起,那时候想蕴[辨识与心理标签]得以升起,行蕴[思维造作]得以升起。
乐受缘于触而升起,譬如当色击眼、声击耳、香击鼻、味击舌、触击身时。当念头触击心时,它们搅起一种回应。这三种心理现象[名]——受、想、行——都是缘触而升起。当心从睡眠中醒来开始工作时,就有了乐受、痛受,想蕴作辨识,行蕴作思考。
那么,心能够抓住痛受乐受当作它自己吗? 当有一种乐受时,心能够阻止痛的升起吗? 它能够保持那种乐继续下去不衰退吗? 它能够控制这些东西吗? 当你用辨识[想蕴]去研究和记忆事物时,你能够施加控制,使得你对记住的东西不忘记、不混淆吗? 你能控制善念,恶念的造作吗? 你能命令你的思维停止吗?你能迫使它们只想好事吗?
缘于名色[有赖于身心现象]而在眼、耳、鼻、舌、身、心处升起的意识[识蕴]也同样如此。当我们醒来时,如果没有名色,那么意识就没有地方立足,没有地方工作。身好比工场;心好比等着受理触的管理室。你能抓住这些东西的任一,当成你自己的吗?
如佛陀所说:色的升起所依赖的诸缘,是无常、苦、非我的。那么色怎么可能是常、乐、我呢?受、想、行、识,它们的升起所依赖的诸缘,是无常、苦、非我的。那么它们怎么可能是常、乐、我呢?
佛陀说,心所抓住的一切东西,归结起来就是名色、五蕴。他对这一切东西,都应用了三特征。他说,一切造作的事物都是无常的;一切造作的事物都是苦,一切事都不是我。
--------------------------------------------------------------------------------
无论什么事物,无论什么知识升起来,你必须用这三特征作为你的判断标准。
--------------------------------------------------------------------------------
身心现象有赖于这三种缘:意识、造作、无明。无明一词的意思是无觉知,不了解苦、苦因、苦灭、苦灭之道。经文上是那样说的。真无明是有知的,但有一件东西它不知:那就是它自己。它就好比眼。眼什么都看得见,只除了它自己。如果我们没有镜子之类的发明,就没有希望看一看自己的眼、自己的脸。我们能够看见自己的脸面,是因为有镜子的缘故。心的觉知也是同样道理。
--------------------------------------------------------------------------------
佛陀的教导的精髓,是阿罗汉果,那是不退转的解脱。
--------------------------------------------------------------------------------
[阿姜康地的最后一场开示:]
无慎是死亡之道。死亡一词这里不是指身体的死亡。它是指心的死亡:当心从趋向涅槃的道果中退落死去时。
审慎是趋向不死之道。换句话说,当我们对善德不失慎——也就是,当我们培育戒德、定力、明辨而不疏失——我们必然有机会重生天界、梵天界、或者得涅槃道果,快慢有赖于个人努力的功夫。审慎的意思是,念住身心。无论坐、站、行、卧,没有什么动作能够使念住出空档。只有那时才能说,我们具有审慎。懂了吗?
无慎意味着缺乏念住与警觉,让心去自己的身心之外的事物中游荡——在有关世间的诸事之间游荡:色、声、香、味、味、触、法[想法]。假若你是那样的人,佛陀说你无慎。即使你的身体还活着,你就像个已经死去的人。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