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明咒功德网

从《法华经》立喻窥探佛陀的教育之道

发布时间:2023-02-21 16:58:00作者:百字明咒功德网

从《法华经》立喻窥探佛陀的教育之道

弘瑞

前言

所谓佛教,即是佛陀的教育。佛陀施教方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所说教法有八万四千之广,不外权实二教。其中所为权教、方便教、渐教等,最注重运用譬喻文字如“指”,实喻如“月”,要因“指”而见“月”,由譬喻而见实义。善说巧喻,从来是佛陀说法度众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试从《法华经》中的三界火宅喻、穷子喻、轮王髻珠喻来探讨佛陀的教育之道,以及对这种教育的积极意义提出若干个人浅见,以飨读者。

一、佛陀教育的特色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陀一生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乃至无言的身教,不但是今日佛教的典范,其实也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育史。以下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佛陀教育的特色:

(一)佛陀教育的对象及目的

所谓教育:就是人类传递和开发文明的方法,也是人类共同成长的基础,人不能生而知之,人本就需要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能不能从一个稚童“成”人,“成”什么样的人,需要给他什么教育,需要看他接受什么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人心的向背,素质的高低,也全看他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方向明确,人类的真、善、美资质就得以发扬提升,世界的和谐进步就容易达成。

所以,教育很重要。

九法界的众生都是佛陀所教育的对象,但其中以人最为重要,因人间苦乐相参,人人都有厌苦欣乐的心态。所以诸佛出现于人间,示现八相成道,说法教化众生目的是为领众生开发真如自性,转迷成悟,以获得解脱自在的人生。如《法华经·方便品》中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出;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大事因缘说就是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由此可知,佛陀教育目的是要使一切众生都获得与佛同等的智慧,解脱和自在。

(二)佛陀教育的宗旨与原则

佛陀教育的宗旨就是契理契机。所谓“契理”就是契合佛法的基本原理,“契机”就是契合众生的根机及时代的要求。因此,佛法的弘扬也是依据佛陀的教诲,针对特定的历史环境及种种特殊的众生根机而形成不同风格的说法方式,因而有了强烈的时代针对性,形成不同的佛法表达形式,逐渐成为佛教的优良传统。

佛陀的教法虽广开八万四千法门,但不离开教育的基本原则。佛陀说法,一般在有人请问的情况下,再一一为之开示解答;也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无人请问而如来自说,那是另当别论,今不详说。现在只举有关佛在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时的四种方式(1、一向记2、分别记3、反问记4、默置记)中的“默置记”为例,来说明佛陀教育的原则。如有人向佛陀请问“实有性我为善为恶,石女儿色为黑为白”等不合乎情理没有意义的问题时,佛都沉默而不作答。此则说明佛陀说法也有一定的原则性的,并不是有问必答,来者不拒的。且以教育者佛陀本身来说,也有三种不能:一是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转定业;二是佛能知群有性,穷忆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三是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若有触及如上问题,佛亦如实告诉学生无法解答。

二、佛陀教育的技巧

佛陀在进行教化过程中,足迹遍及五印度,其说法技巧、仪式灵活多端,丰富多彩,或以因缘说、授记说、本生说、譬喻说等,体裁不一,风格不同而因村施教,对机说法则是佛陀四十九年教化生涯最大特色。兹阐述如下:

(一)以欲诱引、避实就虚的教育之道

佛陀教育的第一技巧就是对机说法。所谓对机说法是针对不同根机的人,施设不同的教法,令他们各得其所的一种教育方法。佛陀的这种对机说法,首先是肯定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在现实生活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教育水准及能力,所以佛陀教化之前,必先观察学生的文化底蕴、道德品质后,再决定授课方案、内容。每一种不同角色的人一不是天生地就的,二不是立马可得的,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经过漫长的劳作,艰苦的磨练,无休止审判,在不断的变化中求发展而就的。如本经三界火宅喻中体现得最鲜明。

三界火宅喻中,描述了在某国某省的一个村庄中有一位年纪衰迈的大富长者,财富无量又有很多的田园宅舍及供给役使的僮仆。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可出,住在里面的人口,约有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不等。他家的厅堂楼阁,因年久衰朽,所以墙壁陨落,柱根腐败,梁栋倾斜,笈笈可危。一日长者外出未归,朽宅四面忽然起火,焚烧舍宅,而在里面的诸子们,全然不觉不知情况危急!此时长者在外惊闻自家宅舍起火,惊惶赶回。只见火焰冲天,分不清哪里是火哪里是宅。怎么办?长者心中万分焦急,想冲进火宅救出其子,显然不是上策因为为宅只有一门,又很狭小。若逐个逐个强抱诸子出离,时间不许可,这万万使不得。我应当告诫他们危险可怕的事:“此舍已被火烧,你们赶快出来,否则命葬火海,赶快出来啊……”谁知,父虽怜爱慈悯,好言诱导,而诸子等却贪着嬉戏,不肯信受,于此火宅不惊不怖,毫无寻求出离之意,仍然四面跑着玩耍,罔然视父而已。这可急坏门外的父亲。知子莫若父,长者于情急之中,计上心来,大声告诉诸子:“火宅外有你们想要的最好玩、最难得的羊车、鹿车、牛车的玩艺儿,你们赶快出来取,我都给你。假使现在不要,后必尤悔。”诸子闻说门外有三车,争先恐后奔出火宅,向父索取三车。长者见诸子平安得出火宅,最终兴高采烈地同等赐于予诸子一辆大白牛车。诸子喜出望外,各乘大车云游四方……

此一火宅三车之譬喻文中之长者,即是佛。大舍宅,喻迷乱的世界有成住坏空之相。诸予,喻未能如教修行之众生。而所谓火宅,就是指处于纷乱的世界中的人们,饱受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愚痴暗蔽、三毒之火所烧者,不知不觉,不求解脱。佛陀为令他们出离纷纷嚷嚷的人世间,就以羊、鹿、牛等三车权说三乘教法,来诱引众生先入小乘道,最后开三车的权教,显一乘大白牛车之实,令众晓喻归一佛乘,各各成道。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之道

修学佛法,仅有理悟而无事修,就如同“说食数宝”,疗饥抒困亦不可得,遑论断除烦恼,开发智慧。就菩提道而言,明心见性,断惑证真,不是凭藉知识或学问即可达成,而是需要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就。如《童蒙止观》云:“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这就是说明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要想达到涅盘境界,求得解脱,必须定慧二法并用***,止观二法等量并重,因为只有止(定),才能消除烦恼,并为增长智慧创造有利条件;只有观(慧),才能断除妄惑,产生正确的证解。如果单修禅定而不学智慧,名愚昧的禅定,如盲人骑瞎马,易堕坑堑;若单学智慧而不修禅定,则是世间狂慧,犹如大风之中的灯摇曳不定,不能彻底照清万物。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方能到达清凉地。如《譬喻品》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

就如法华轮王髻珠喻中说:譬如有一转轮圣王,征服了诸国后,当论功行赏一般有战绩的士兵,便赐予田宅、聚落、珍宝、象马车乘等,惟髻中明珠,不轻易赐与,必待诸兵有立大功者,方将珠赐与。

佛陀教化众生也是如此。对于一切求众生,为说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乃至为说禅定、般若、若涅盘等世出世间法,而众生依其教化,在实践修行的过程中,与各种烦恼作战且征服了烦恼。其间或得人天福德、或得小乘阿罗汉、辟支佛果果位者,虽暂得安稳,然非究竟,如彼轮王,随功行赏,惟不赐与髻中之珠。须待此类众生,能够回小向大,发心广修六度万行,于中更断尘沙无明等惑,证得与佛同等的智慧,如彼轮王,见有立大功者,方才赐与髻中明珠。

(三)以身作则的教育之道

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因为教师是以整个人格在教育学生,接受学生最严格的监督,所以他必须明时处处严于律己,在道德行为上做学生的表率。因此,佛陀在教育事业中常用布施、受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门,来以身作则地教化众生,而这种方便法门是从佛的慈悲心而来,以慈悲为本,故开方便之门。这在法华穷子喻中也体现得非常明确。

穷子喻中介绍:有一孩童,幼小舍父离家出走,流浪他国许久以后,于长者门前不期而遇,因见长者威德殊胜,侍者围绕而拥坐,故而生起逃走之念。此时,长者却已认出其为亲子,遂遣人将子捉回。然其子因惊慌过度而闷绝。故而长者便暂离亲子,日隔不久,复派人劝诱其子作除粪之职。长者欲近其子,脱珍丽之服,着蔽垢之衣,与其共作除粪之事,教彼知识,彼此沟通,穷子与父,情好日笃,信任不疑,俨然一家。这时长者,年老有疾,自知不久,死时将至,即聚亲族,及诸大众,对众宣言:“诸君当知,此是我子,我实其父,我今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好大欢喜,得未曾有。

大富长者是穷子之父。穷子不识一切家业皆是自己本有,不敢承担。此喻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无始以来被无明烦恼之所蒙蔽,迷失了自己,而不能反观认识本来面目,故在三界六道苦海中轮回不息,不得出离。大悲佛陀为了救度我们这些颠倒愚痴的众生,卢舍那身,现丈六老比丘相,施设万般慰喻来教导、改造、栽培、摄受众生。

1、采用布施的方法来摄众生。布施一方面是福德的泉源,另一方面也是与众生结缘的媒介。因此,佛在度生时,根据众生不同的病因,施以不同的药方。若钱财心重者,则给予物质上的帮助;若求知心重者,则给予精神上帮助,使双方情谊融洽,直至逐渐深厚,进而达到度生进入佛道的目的。如彼长者,监终集众,付子家业。穷子欢喜领受,得未曾有。

2、以爱语的方法来摄受众生。即佛依众生之根性而对之善言慰喻,教化启迪,使其对佛法产生信乐欣求之心,进而接受佛法。如彼长者,命令使才,劝诱其子,作除粪工作。

3、以利行摄救度众生。即诸佛所作之事,皆为众生利益着想,尽量做到有利于巩固和增进众生对佛法信仰之事,使之坚固佛法的信心,以助其脱离人生痛苦的困局,所以就能得到众生的信仰和拥戴,并以此来感化众生共修佛道。如彼长者,雇子除粪,倍付工值。

4、以同事摄济度众生。即诸佛菩萨为度化众生,必须要深入民间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使其对你产生信任,容易接受你的意见,然后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如彼长者脱珍御蔽,隐匿威德,并与穷子,打成一片,做除粪工作,教他知识,学习礼仪,彼此信任,俨然一家。

\

(四)以威神力调伏的教育之道

《地藏经》云:“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所以佛陀在度生过程中,除了以慈慈六来摄受众生外,还可以用威神力来调伏之,也就是神足教化。

所谓神足教化,即是佛陀以他不可思议的神通力用来教化众生。在《增一阿含经》卷十五中史记载:“彼云何名为神足教化。尔时世尊或作若干形还合为一;或不现或现石壁皆过无所障碍;或出地或入地,犹如流水无所挂碍;或结跏趺坐满虚空中,如鸟飞空无有挂碍。……如是世尊现神足。”又如《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中云:“诸佛救世者,住于大神通。为悦众生故,现无量神力。舌相至梵天,身放无数光。为救佛道者,现此希有事。诸佛謦咳声,及弹指之声,周闻十方国,地皆六种动。以佛灭来度后,能持是经故,诸佛皆欢喜,现无量神力。”

以上所说的,就是佛陀以变化各种形象,或作出入壁地中而无阻碍;或化作结跏趺坐充满虚空,又如鸟飞空中,甚至可将舌头伸到梵天,乃至声音传遍十方国土。这种种神通,也是佛陀应机示现教化众生的方法之一。如最为典型的是佛的堂提婆达多,将要害佛时佛即以神足力感化之。

神足教化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威仪教化,也是一种人格之感化。佛陀的外表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威信力,再加上他内在的智慧,即十八不共法的人格特色,这就是佛陀以色身威仪与法身威仪的无形感化力来度生的方法。如阿难***,就是见佛的相好庄严而出家学佛的。

这种教化法,不需要语言的媒体,只用佛陀的人品和德行来教化众生。有时这些方法比言语更有教育效果。如现实生活中,也有的看到出家人身着一袭长衫,手持一串念珠,一副庄严威仪,给人一种洒脱自在,仙风道骨的感觉,于是便欣慕而求出家者,也是很多的。

三、佛陀教育之道的积极意义

佛教自东汉永平年间传入中国,已经有二千多年了。通过这二千多年的历史考察,充分证明了佛陀的教育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真理,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活力。这就强有力地表明佛教是一个适应性很强的宗教,因为佛教是以契机契理为前提,立足于“人本”思想上而作出适应的调整,起到化世导俗之作用,故有人说,佛教是至善圆满的教育。然佛教教育与一般教育既有着共同的相似点,又有着不同之处,而这不同之处则从佛陀教育特征中体现出来。兹阐述如下:

(一)特征之一:以受教育者为重心。即佛陀在教化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每位众生的根器、能力、家庭背景之后,再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人施予不同的教化和教育方式。因此佛教教育是随机摄化,没有固定统一的教材。

(二)特征之二:采用问答的方式。即针对某些事情,佛陀先发问,或由弟子先邀请发问,佛再作解答。也就是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通过老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思路,给予足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特征之三:采用反复譬喻的方法。即佛陀在解答众生的问题时,仅管众生一时难以明白,但佛陀总是以慈悲柔和来平等对待,仍一如继往的以反复譬喻的方法、具体实际的例子,来深入浅出的教化众生,而毫无不耐之色和厌倦之心。而老师这种诲人不倦的态度,则体现着对学生的期待和信任,在情感上能够感动学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进学生积极自觉地努力学习。因此,自古以来,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被称颂为教师的美德。

(四)特征之四:威仪教化,即今日所谓的身教。也就运用榜样示范,教育者应注意搞好自身言行的示范。师者,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也是“人之楷模”者。学生领略人生的意义,学会作人常与教师的言传身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能言传、言教,还要经常用自身的人格,情感去感化学生。这种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为举止,以及自己的精神情操来触动,感化学生,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佛陀外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内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更是堪称为人天师表的楷模了。此为世间良师所不及。

结语

通过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佛陀的教育不外乎本着自己圆满觉悟的智慧,观察众生的机宜,以种种善巧方便引导、教育众生,同登正觉,达到成佛的目的,因此佛陀的教育,也就是自觉觉他的教育。故今日修学《法华法》之后,不但要体会到佛陀弘法度生的悲心和悲智,更重要的是从中领悟佛陀契机契理,有针对性、有技巧性的教育方法和弘法形式,令佛法深入社会各阶层,发扬光大,永存于世。

参考资料:

1、宣化上人讲述《妙法莲花经浅释》

2、朱封鳌校释《妙法莲花经文句校释》

3、星云大师编着《佛光教科书》⑧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9年

4、《禅学研究》第四辑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5、印顺法师着《佛在人间》正闻出版社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