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明咒功德网

佛教的服装文化

发布时间:2022-12-18 19:27:46作者:百字明咒功德网

  佛教的服装文化同佛教的教义一样,传入中国之后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及风情民俗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由于流传的时间之久远,地域之广阔、民族之众多、及风俗民情的不同,地理气候的差异,使佛教服装在各个地区、民族形成各自不同的服装文化。因此,佛教僧人的服装无论从色彩、种类或形式差异等各个不同角度都体现出了佛教服装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保贵资料。

  一、佛教僧装的历史渊源

  从佛教僧人服装的历史渊源来看,佛教僧侣的服装,根据佛教的制度,仅限于三衣。如果依照佛典,僧侣最初只穿一件“粪扫衣”,即从垃圾堆或坟墓地上捡来的破旧衣服再缝好来穿。这样是为了表示一者可以惜福,二者驱除自已的贪爱之心,有益于增长道心。在印度是热带地区,只穿一件衣服就可以。在佛教称为“袈裟”,即坏色衣,意思是不能用青、黄、赤、白、蓝等正色来制衣。也有的称作“百纳衣”,因为袈裟是用很多的小布块组合而成。后来僧侣逐渐增加,佛制允许僧人接受在家居士的供养,包括衣物等。也就规定了佛教的服装有“三衣”。即“安陀会”俗称五衣,做务时穿。“郁多罗僧”俗称七衣,为入众或听讲时穿。“僧伽黎”俗称祖衣,说法或托钵时穿。这就是佛教最早正式规定与一般世俗服装不同的佛教僧侣服装。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由于气候比印度寒冷,风俗习惯也大有不同。因此,佛教僧侣的服装也有很大的改变,数量和种类也有所增加。在中国最初的汉朝的僧人是依师出家,用所依师之姓,也仍然穿俗家的服装,并不是穿印度僧人的袈裟。后来东晋有位道安大师制定《僧伽规范》,规定出家人一律以释迦为姓,并且要求僧人在佛事活动、讲经说法等法会时一律要着袈裟。再加上后来南北朝昙无德等翻译律典之后,僧人依“戒”为师,一切所行以戒律为准则。这样一来中国的僧人不仅有“三衣”,除此之外还有当时汉朝一般人所穿的服装做为内衣,即今天僧人平常穿的大褂和海青等。与一般俗人不同者只是颜色不同而已,俗语人可以用正色,而僧人只能用坏色。故称僧服为“缁衣”。俗语称为“素衣”,成为僧人与俗人的对比。

  到了唐宋以后,随着佛教在中国上层阶级和民间群众的普遍信仰,佛教僧人的服装颜色也就更多的带有世俗性的倾向。唐宋时期的佛教僧服不至于坏色,主要原因在于唐宋以来的朝庭多次赐予高僧大德紫衣、绯衣等。到了元代僧人的服装改变为黄色为主。如元代文士欧阳玄吟道:“比丘原是黑衣郎,当代深仁始赐黄”。这些主要是元代提倡喇嘛教,密宗比较盛行,所以僧人服装倾向于黄色。到了明代对僧人的服装颜色又作了规定,明《礼部志稿》云:“洪武十四年,令凡僧道服色,禅僧茶褐常服、青条、玉色袈裟。讲僧玉色常服,绿条、浅色袈裟。教僧皂色常服,黑条、浅红袈裟。”由此可见,明代僧人的服装可分为禅、讲、教三种差别。到了近代就更加有所改变。

  至于现在僧人的内衣与俗人没有什么区别。外面的长袍保持了汉代的形式,中褂和小褂是由长褂改变而来,为了劳作时的方便而已。唯有袈裟是代表佛教的象征。但现在僧人所着的袈裟也不是印度佛陀时代的固有形式,而是中国化了的。佛教传入韩国、日本之后又有很大的改变。日本僧人的袈裟只用一条布带挂在肩膀上,而韩国则有些象中国僧人的袈裟,可只有上半身一半的长,没有中国僧人的袈裟是齐地的。唯有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僧人的袈裟基本上保持了原始佛教的形式。由此可见,佛教僧侣的服装也是随着国界、民族的不同而改变,形成不同特色的佛教服装文化。

  二、佛教僧装的类别

  如果从佛教僧装的类别上来看的话,可分为袈裟和僧装两大类。袈裟有“五衣”、“七衣”、“大衣”的不同。僧装有“海青”、“大褂”、“中褂”、“小褂”之分。另外还有“僧鞋”、“僧袜”、“僧帽”等也是佛教的服装文化。“五衣”者,梵语叫安陀会,是由五条布一长一短缝制而成,故叫五衣,是僧人平常劳作或就寝时穿用。“七衣”者梵语叫郁多罗僧,是由七条布两长一短缝制而成,故称为七衣,为僧侣礼诵、听讲时所穿用。“大衣”者俗称“祖衣”,为方丈和尚或讲经说法时所穿用。梵语叫僧伽黎,为三衣中最高的一等,故称“大衣”。有上、中、下三品之分,用九条、十一条或十三条两长一短缝制而成的大衣为下品。用十五条、十七条或十九条三长一短缝制而成的大衣为中品。用二十一条、二十三条或二十五条四长一短缝制而成的大衣为上品。三衣在颜色上除大衣红色之外其它七衣和五衣一般用黑色或茶色为主。由于袈裟是用很多小块布条纵横交错,拼作“田”字形,如同田地畦垄,表示僧众为众生的福田,所以袈裟也称做“福田衣”。除此三衣之外还有“僧伽支”和“厥修罗”二衣,总称为五衣。“僧伽支”意译为掩腋衣、覆肩衣。是一种长方形的衣片,袒右肩覆左肩掩腋,可覆盖胸部,长度自左肩至腰下。“厥修罗”意译为衣、下裙,为长方形布片缝合其两端而成。此两种衣多见于喇嘛穿用。除以上五种为佛教僧侣穿用之外,还有一种叫“缦衣”,由一整块布作成,不分条块,为佛教在家信徒受五戒之后所穿用。这种衣不能常穿,只能在做法会或寺院随喜做佛事时才可穿用。是用来求忏悔的衣。所以叫做“礼忏衣”。

  除以上三衣袈裟之外,出家僧人平常穿用的服装称为僧服。这种僧服不是佛教原有的,而是佛教初传入时,汉代的俗人服装,被佛教保存和延用下来,今天成为僧人的专用服装。如有“短褂”为僧人之内衣,“中褂”又称罗汉褂,长至膝下为劳作时穿。“长褂”又称长衫为僧人的常服,是保持了汉服和唐服的特色。短褂和中褂是太虚大师在长褂的基础上改变而成,故称“太虚装”。介于袈裟与常服之间,还有一种服装为圆领方袍大袖的唐装,俗称“长袍”,佛教称为“海青”。因为江苏吴中一带把方袖衣称为“海青”,以僧袍之袖宽广故援引其名称为“海青”。海青一般方丈为黄色,大众为黑色,但现在的僧服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总之,一般僧服不能用太鲜艳的颜色就可以了,没有特殊的规定。另外僧人有僧帽是暗灰色,形状以平顶冠为主。北方冬季时可戴护耳的风帽,俗称“观音兜”。古代僧人还有元宝帽、毗卢帽、宝公帽、天冠帽等各种类型。印度地处热带,僧人一般赤脚,不穿鞋袜,中国风俗不同出家人都穿鞋袜,不过这些都是古代人穿的鞋袜,佛教延用而成为僧人专用的鞋袜。因此说僧人的服装是保持了中国古代的服装文化,在今天文化逐渐西方化的同时,古代传统服装文化显得更有特色和意义。

  三、佛教僧装的作用

\

  最后我们再从僧侣服装的作用而言,僧人是佛教三宝之一的“僧宝”,故称为“福田僧”。意思是为众生广种福田。因此所披戴之服装称为“福田衣”。从此名称可见僧装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身份。如同军人的军装代表军人的身份一样有重要作用。故佛经有“袈裟五德”和“袈裟十利”之说。《释氏要览》卷上载:释迦牟尼为大菩萨时,曾在宝藏佛前发愿自已成佛时,袈裟能成就五种功德。(1)佛弟子虽犯种种邪见,若能真心敬重袈裟,必可达到三乘果位。(2)若能敬重袈裟,则可在三乘解脱道上得不退转。(3)如有鬼神、人及非人为饥渴、贫穷所迫,得袈裟小块及四分,即可饥食之足。(4)如众生互相冲突,想到袈裟的神力,便可产生慈悲之心。(5)如有袈裟一小块,恭敬尊重,常得胜于人。按大乘《心地观经》说:穿上袈裟有十种利益。(1)离羞耻而具惭愧之心。(2)离寒热、蚊虫、恶兽。(3)显现沙门形相,见者欢喜,离邪见之心。(4)是人天宝幢相,生梵天之福。(5)生宝塔想,灭除诸见。(6)不生贪爱,断离五欲。(7)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而作良田。(8)消罪而生十善。(9)如同良田,能增长菩提之芽。(10)如同甲胄,烦恼的毒箭不能加害。《弘明集》说:“沙门披袈裟着僧服对于僧人来说不仅是御寒,而且更大的作用是能防非止恶,静心除虑,是护持戒体的主要工具”。正由于袈裟的“五德”和“十利”的功德,所以三世诸佛皆着袈裟,也就成为出家僧人的一种固定标志。出家人称为“披剃”,即“剃”是剃除须发,表示断烦恼生智慧。而“披”即是披上袈裟,成为福田僧。所以出家人搭衣时心念偈云:“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说明了僧人服装对僧人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僧装在今天看来,如果从普通意义讲只是僧人的标志。如果从文化、理论上讲则有更深远的文化色彩和哲学理论。因此,佛教僧装文化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古代服装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