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明咒功德网

菩提心、般若见与息道观

发布时间:2023-07-07 09:45:41作者:百字明咒功德网

菩提心、般若见与息道观

\

  这次禅七主要以初学众为主,所以开示的时候,数息入门等方面的东西讲得比较多一点。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咱们是打禅七,应以禅宗为主,赵州祖庭柏林禅寺以无门关、无字公案而著名,老是讲数息,是不是和祖庭的禅风无门关相抵触?

  我想,这两者并不矛盾。第一天开示的时候,我就说过,安那般那是三世诸佛入道之初门。既然是三世诸佛入道之初门,我想,它也应该是我们四众的入道之初门。安那般那是一个古老的法门,佛典中把它称作是“古仙人之道”。它是过去诸佛已经走过、现在诸佛正在走、未来诸佛必定走的道路。这个法门,小乘也可以修,大乘也可以修,外道也可以修,区别在于发心。以大乘菩提心来修它,它就是大乘法门。以追求自我解脱的小乘发心来修它,它就是小乘法门。以追求人天福报来发心,它就是人天法门。所以,发心才是最主要的。修行境界的高低最终是由发心和见地决定的。

  我们现在所提倡修的数息观,包括数、随、止、观、还、净六个阶段,又叫“六妙门”。数息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它是六妙门最基础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功夫用好了,换句话来说,当我们数息数到呼吸不涩不滑、若存若亡、绵绵密密的时候,你就不用再着意去数呼吸了,你可以随息,即让你的意念,随着呼吸的出入,保持了了分明就可以了。

  随息达到了一定的阶段之后,念与息完全调顺,紧密相连,心更加深静,息更加微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用止。所谓止,就是你的心更加明净,更加专注,妄想更少了,粗念头的生灭已经没有了,只有微细念头的生灭,这个时候,你已经忘了呼吸。

  达到了止的程度,接着你就可以修观了。观就是在止的基础上更加精微地观察自己心念的微细生灭。在修观的时候,如果觉得妄想又多起来了,散心慢慢地又重了,你就用“还”来对治。“还”就是回归到数息上面来。通过数息,又使你的心重新达到一种轻安明净的状态,这就是所说的“净”。

  数、随、止、观、还、净,可以同时参杂着用,也可以是阶段性的运用。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灵活把握它。当然六妙门还有更复杂的讲法。这里只是作一些粗浅的解释。

  数息可以和禅宗的见地和用功方法结合起来。第一是要发菩提心,第二是要树立般若正见。有了菩提心和般若见作基础,数息观就可以成为禅宗的入道初门。

  什么叫做菩提心?菩提心,简单地说,就是要从观察四谛入手,由自救自度而进入到度他利他的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大乘圣人以利他度他为目标的一种广大修行法门。当你观察苦谛的时候,要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誓愿。当你观察集谛的时候,要发起烦恼无尽誓愿断的誓愿。当观察道谛的时候,要发起法门无量誓愿学的誓愿。当你观察灭谛的时候,要发起无上佛道誓愿成的誓愿。如果我们用四弘誓愿这种心量来修习息道观,那么息道观就是菩萨道的有机组成部分。

  什么叫般若见呢?般若见就是真空见。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要不执二边。所谓两边就是有无、自他、生灭,等等一切对立的东西。般若见本质上就是中道观,即超越一切对立的东西。第二是不住三际。三际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般若见不能停留在三际的某一点上,它是非常灵活、生动、活泼的,超越了时间的制约。第三是不废事业。就是不坏一切世间事业。这就是《法华经》上面所讲的“一切世间资生事业,皆顺佛法”。不是去破坏世间的一切事情,而是要想办法去净化它,这才是般若见的任务。第四是不坏世间。我们说空,并不是要把这个房子砸掉,并不是要毁掉世间法。空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运动,空就是无我。一个人只有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之下,他才有可能平等地成就一切世出世间事业,利乐一切有情。

  如果我们以这种般若见去指导自己修息道观,那么息道观就是我们成佛的一个方便法门。所以说,在菩提心和般若见的指导之下来修习息道观,它不仅不背离禅宗,相反与禅宗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通过修习息道观,我们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进一步去修赵州老和尚的“无字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