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与伽蓝殿
伽蓝殿,又称东配殿,是寺庙中建在大雄宝殿或法堂东侧的大殿。“伽[qié]蓝”一词,来自印度佛教用语,是“僧伽蓝摩”的略称,意为“众园”、“僧院”,即僧众居住的园林,这就是人们将寺院道场泛指为伽蓝或丛林的缘由。印度早期伽蓝殿,供奉的都是佛教故事中守护伽蓝土的神像,泛称伽蓝十八神,他们都是些被神化的人物形象。后来伽蓝殿被作为维护佛教之人的纪念堂,以给孤独长者、祇陀太子和波斯匿王为主尊,相传他们都是古印度舍卫国人,因为护持佛法功德无量,被广为纪念。中国自唐、宋时,禅宗道场已有供奉伽蓝神的风俗,由于审美观、文化观不同等诸多因素,这些外来形象有些水土不服,我国民间接受程度十分有限,伽蓝殿中的供奉形象免不了增增减减
。到了北宋时,我国民间信仰中开始将关公老爷正式奉为“神”,尊为“关公”、“关帝”,起初只是作为道教神祇,后被佛教吸纳,称为“伽蓝菩萨”,与韦陀菩萨一道,并称为左右二大护法。韦陀为左护法,关公为右护法。关公,就是蜀汉大将关羽,有关一代武圣皈依佛教,从三国猛将到佛教伽蓝菩萨,与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有关。我国民间有不少神话故事说,相传大师在湖北玉泉寺收关羽、关平父子游魂入教,从此被佛教神化,成为我国民众普遍认同的护法神,并且成为伽蓝殿中的主尊。形象通常是:头戴宝冠,面相威严,长眉细目,作沉思状,颏下五绺长髯。身穿铠甲,外穿战袍,腰系大带,左手抚膝,右手捋须,正襟端坐于四足座椅上。关平、周仓站立两旁,关平手托大印,面相平和;周仓眦目虬髯,手持大刀,二者均呈武将装束。这是一组寺庙中最接地气的艺术形象,我国民众耳熟能详,人们习惯将关公称为武财神加以供奉。在伽蓝殿中,人们还可以见到各式形象一起混供的现象。比如,有的供奉药师三尊,分别是药师佛、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有的供奉地藏王菩萨,有的供奉送子观音、文武财神,各种山神、圣母、龙王。有些地方的伽蓝殿中,甚至老子、孔子也可以兼容进去,称为三教合一等等。原因是“伽蓝”本为“众园”之意,本身就是一处和谐之地,共学之地。这种混合式的组合供奉,明确告诫人们一个道理:佛、菩萨、罗汉,乃至所有值得供奉和纪念的护法尊者,都是有觉悟、有肚量、有境界的圣人,他们之间没有纷争,可以和谐相处。同时,也提醒世人:不要用狭隘之心、排他之心、俗人之心,度圣人之量,君子之腹。就像伽蓝殿将圣人、尊者合在一起纪念和供奉的做法,颇有包容雅量和气度,让人有了几分亲近,多了几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