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堂主要以参为主,不管哪句话都要以参为主。参才能深入,不采取正确的思惟它没有用。再一个就是禅堂里不要唠闲嗑,要止语。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张口,就是默默地坐。这是非常好的,有这么个环境,有这样的约束,那简直就是成就我们。我们自己用功,有时候板不住自己。有了规矩,有了大众,共同熏修,那就是殊胜加殊胜了。
过去在森林里修行也好,在小庙修行也好,你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也没有这种约束。所以我们现在条件非常好。特别是又日中一食,这样减轻了我们多少的烦恼和麻烦事情;又不让你摸钱,有很多人的心都收回来了;一切供养归常住,你心就平了。
佛所以说在这里参禅,是相当好的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你再不用功,我们就有点辜负了……不是你辜负常住,首先辜负你自己,辜负你的初心,辜负了这个时间,辜负了这个生命。更对不起佛,对不起菩萨和护持你的人。
所以说我们应该用心办道,把自己看死。参禅就是不给我们自由,要把我们的身口意全都看死。身不能放逸,不能乱走,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把它看得死死的。同时希望大家都来看,不光是自己看,希望别人帮助看,欢喜别人看。谁看你,你就给他顶礼,把功德全回向看你那个人,得有这种决心和胆识才好。
佛如果再克服不了,你就可以下坐,下坐经行,经行就是走,绕圈走。如果这个走克服不了,就跑香啊,跑得呼呼直喘的时候突然站住,马上这个困意、睡意就都不在了。这时候身体的放松和肌肉的运动,都达到了一定的热乎程度,往下一坐,很快地心里就平静下来了。
因为一跑,这个妄想呢,它也就不去想了。原先你是慢慢走啊,或坐那儿,妄想就自己不断地相续啊,想完这个再接着想那个。这一跑,哪个你也想不成。这就是说呢,很快就能得到定力,这是一个办法。
佛比如说,还有一些掉举的行为,头低得过低,还有的坐得不牢靠,这些事情都可以克服。一般坐的时候这个脖子要靠衣领上,靠后面的衣领,不要过低,过低很容易压气,过高我们很容易睡着了,睡着了也不好。就说脖子正好靠着衣领,这个角度比较合适。
为什么要头正、腰直,这是因为和我们的心有关系。我们心在得到正定的时候,身体自然而然就会做到这种有定力的状态了,它不是疲劳和不疲劳的事情。所以说,做好一个不掉举的姿势,这都是很重要的。
佛我们法是没少听,但为什么不成就?就因为你没有苦修,因为苦能破“我”。现在有的人不是这么讲,是凡是苦,他都给定了一个无益之苦。他用无益之苦把所有有益的修行方式全给灭掉了,来掩盖他自己的贪欲。
什么是苦修?日中一食、不摸金钱、睡四个小时……这都是苦修。同时,你要是不进行那个对“我”的苦修,你也不会找到这种方式。你想找,我跟你说,天下宝贝满地跑,但它不属于你的。你看它没出来……它也不属于你,它出来也不属于你。
有时候往往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走的?等走了以后,我们才慢慢通过事相品出来,“哦,原来是他自己造了一个恶因,自己把自己清走了,淘汰出去了,淘汰在正法之外。他还美滋滋的,“你看,我这下可逃出来了,我可自由了。”也就是说,你永远回去轮回去了,又走到轮回那条道上。
佛给你的无价之宝,给你那个船,你又下来了。像上个桥,你又从那个桥上滚下来了。本来这条道是条直接的道,最好的一条道了,他却从桥上滚一下,又下来。你说可不可惜?将来形成的果报——瞎眼睛、臭嘴、遭人烦、长舌妇相等等的,那个恶相逐渐都会生起,最后在世间上遭讥嫌,将来还要下地狱。
所以说,这个闲话给我们造成了非常大的恶业。我们有的人还喜欢收集这个东西。你要是收集师父讲的法,说讲得怎么好,这有功德。你收集僧团的过失,那个小道消息啦,你收集这些东西,还加以分别,你算走错路了,最后把自己坑了。
佛后来坐那儿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了。因为那天下山之前,我答应人家今天回去,如果今天不回去就犯了妄语;犯妄语,你不就是个假和尚吗?是不是?就是假和尚,因为犯妄语的人就是假和尚,所以不能犯妄语。但是谁能提醒你?不是那个人提醒我,是我没有顺着“想”去走,我没有去往外追求。
佛因为我认为不是外面有人在骂我,是我自己内心的一个反应,所以必然是我的过失,我必须要把这里的问题找出来。而且经过一个小时的斗争,我始终没有怀疑,说:“这不是我内心的事,是外面的事。”我一直认为是我内心的事。这么反复地斗争,才把这个问题弄明白,最后找出了原因。
我们在世间上尚应该这么样生存着,何况在佛法里,更得这么样,比这还要好,尽说法上的话,不说世间的话。说话要爱语、柔语、不乱说,不妄语,不胡说,不说过失。因为我们的眼睛是有毛病的,你心里怎么想,它就会看到什么问题。像戴眼镜,一戴上眼镜,那字就变了,不是大就是小,就清晰了。为什么清晰了哪?是眼镜给你起的作用,并不是书变了,书没变,是眼镜变的。
佛所以说,我们要下大决心,不要害怕:“哎呀,万一我堕落无记里边……”你别听他讲,有时候他吓唬你。哪来无记不无记的,赶紧去参,你连一步都没走呢,还说无记?你自己还没等走,首先就害怕了,这就完了。你得敢勇猛地走,前边就是火坑,你也得跳,是个山涧你也得跳,是个大海你也得跳。你得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你不怕,才有一个大转身的机会,否则的话,你那些担心都成为了知见
。而且最后你半步也走不了,就成了嘴把式了。菩萨们!出家倒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尤其在科学昌明,人类享受的进化已经到了全部机械化的今日,不但出家的人日渐减少,就是正信三宝的人亦随着时代的演变,逐渐少了。
佛嗨!在这去佛世遥,人多懈怠,善根浅薄,末法初期的今日,不但在家信佛弟子很难有遵佛教诫,如法修持的道心人,就是出家僧尼众,要寻一位真修实行,能够生死自在,的证解脱道者,也可说千中无一。难怪佛说,末法之中,修行者如牛毛,证果得道者如麟角。
六祖慧能,顿教禅法的心性观,从佛教思想史角度考察《坛经》的禅教内容,在思想观念或实践法门方面,慧能或受有《楞伽经》、《金刚经》,乃至《维摩诘所说经》、《大般涅槃经》等大乘经教的影响或启发。以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关怀重心的慧能顿教禅法,在学佛解脱的目标下,是否仍然具有其特殊的说教方式,抑或是观念内涵呢?就此提问,本文首先要讨论的,便是有关慧能禅教思想的“心”、“性”观念。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