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是儒家道德五常之一。孟子认为“义”是人心固有的善端,它和“仁、礼、智”一道构成了人区别于动物的德性。在历史发展的历程中,“义”始终是人们的价值向导,“义”要求人们不贪利、不畏势、不媚俗,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今天故事中的主人公,位高权重,却没有留下钱财给后代,只留下一个“义”字。他的一生,把情义、恩义、道义演绎得淋漓尽致,就连朱元璋这样的盖世英雄,都对他仰慕不已。
仲淹义田以济群族
乐善好施福泽后代
宋朝宰相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八岁丧父,自幼孤贫,却勤学苦读,从青年时代开始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十分刻苦,一心想要济世救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算命先生,问道:“我以后能不能当宰相?”算命先生说:“小小年纪,口气倒不小!”范仲淹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那您看我可不可以当医生?”算命先生很好奇,心想怎么两个志愿差这么大?范仲淹说:“唯有良医和良相可以救人。”算命先生说:“你有这颗存心,真良相也。”
为了励志,范仲淹二十一岁去了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读书,经常一个人伴灯苦读,每到东方欲晓,僧人们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一点儿韭菜末,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最真实的智慧。
之后他独自前往南京求学,昼夜不停的苦读,五年未解衣就枕,疲乏到了极点,就用凉水浇脸,来驱除倦意。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寒窗苦读,范仲淹终于成为一个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又擅长诗文的人。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考中进士。这时他把母亲接来赡养侍奉,从此步入仕途。
仁宗天圣六年,当朝宰相王曾、副宰相晏殊赏识范仲淹的才干,保举他到北宋中央任秘阁校理。从那时起到庆历五年为止的十七年间,他曾四次进京任职,又四次遭贬降职,屡遭打击,政治仕途可谓“几起几落”。
但他始终清正廉洁、坚持改革;慈悲济世,毫不吝啬。他当宰相的时候,便把俸禄拿出来买了近城的好田一千亩,称为“义田”。他把义田分给没有田地的穷苦人家耕种,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丧葬都予以资助。他选择家族中年长辈高而且贤德的人主管帐目,每天的饭一人供给一升米,每年的衣服每人分给一匹细绢。嫁闺女的发给五十千钱,闺女改嫁的发给三十千钱;娶儿媳妇的发给三十千钱,再娶的发给十五千钱;丧葬发给的费用和闺女再嫁的数目相同,孩子的丧事发钱十千。族人聚居的九十多口,义田每年收入供分配用的稻子八百斛,用它所收入的粮食,来供应在这里聚居的族人,充裕有余而无枯竭之时。退居在家、等待职务的人也予以供给,出仕为官的人则停止供给。
范仲淹的朋友见他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做“义田”,担忧的问他为什么不留一部分钱给自己的子孙后辈。范仲淹回答说:“把钱财留给子孙,最多能够传两代;但若把德性教给后代,那后代受益可谓千秋万世呀。”
有一次,范仲淹在苏州买屋居
住,一位风水先生盛赞此屋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风水能使后代显贵,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显贵,岂不是更为有益吗?于是立刻把住宅捐出来改作学堂,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读书,让国家有更多的栋梁之才。苏州在此地就学的学子们,在这八百年的过程中,出了三四百个进士、几十个状元。还有一次,他吩咐儿子范纯仁押解五百斗麦子回苏州老家,在运输的过程中,刚好遇到了父亲的故友,在交谈中了解到他的家境十分贫寒,父母都没能葬好,女儿也没有嫁妆。范纯仁知道后,马上将五百斗麦子卖掉,结果钱还是不够,就把船也卖掉了,解决了他父亲故友的困难。事后他就回到京城跟父亲汇报。范纯仁跟父亲讲:“我把五百斗麦子卖掉,钱还是不够。”父亲抬起头对他说:“那你就把船也卖掉了吧!”范纯仁说:“是的父亲,我已经卖掉了。”可见父子同心。
范仲淹为官数十载,屡次在朝廷犯颜直谏,从不怕因此获罪。他每到一地都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政绩斐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十分俭朴,平时居家不吃两样荤菜,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求温饱,一直到晚年,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
仁宗皇祐四年范仲淹去世,享年六十三岁。噩耗传到各地,苏州和庆州的百姓,以及归附宋朝的各族人民,都画了他的肖像,给他立生祠来纪念他。人们深为叹息,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众多百姓来到祠堂,如同死去自己的父亲一样痛泣哀悼,斋戒了三天才散去。
范仲淹四个儿子长大成人,都聪明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孙都贤达显贵,绵延不绝。八百年来,范氏后人依然兴旺。而范仲淹的子孙们也曾因其德行而转祸为福,甚至还有人因此免受杀头大祸。事情发生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有个叫范从文的御史犯了死罪,即将被处斩。行刑前,一向喜欢亲审案件的朱元璋突然来了兴致,将这名素不相识的御史拉来审问。朱元璋问道:“你叫什么名字,籍贯在何方?”范从文答道:“罪臣姓范,是苏州吴县人氏。”听到范从文的姓氏和籍贯后,经考察,范从文竟是范仲淹第十二代孙,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不久后,朱元璋因为范从文是忠义之后,决定免他一死,而且以后准其五次不死。之后朱元璋还手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联赐予范从文。
范仲淹成为了为子孙万代谋福利、积德行善的典范,受世人的敬仰赞颂,也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其高尚的道德和伟大的人格光耀千古,永为后世敬仰。他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浩然正气,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他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忠义名言,更成为千古绝唱。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