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明咒功德网

人间佛教的经证

发布时间:2022-11-22 11:39:55作者:百字明咒功德网

  第十二课 人间佛教的经证

  「人间佛教」是生活化的佛教,是当代化的佛教。佛陀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说法也不离人间。因此,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中,有关佛陀教化众生,六度四摄的思想,乃至人伦、世用之经典根据,比比皆是。

  本课收录佛典经论及祖师大德法语之佳句精华近百条,为人间佛教的经典依据聊作指标,并为「人间佛教」的传承提供确切之证明。

  一、护生环保

  1.若人种种修诸福德,而无不犯杀生戒,则无所益。何以故?虽在富贵处生,势力豪强而无寿命,谁受此乐?以是故知,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大智度论》

  2.佛言:人于世间,慈心不杀生,从不杀得五福。何等为五?一者、寿命增长;二者、身安隐;三者、不为兵刃虎狼毒虫所伤害;四者、得生天,天上寿无极;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则长寿。《分别善恶所起经》

  3.大悲心为父,菩提心为母,善法为知识,能救护众生。《大集会正法经》

  4.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现世不逢害,后世常安隐。《法句经》

  5.若有众生,于十恶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何等为十?一者、其杀业故,故诸外报,大地咸卤,药草无力;二者、以偷盗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令世饥馑;三者、其邪淫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四者、以其妄语业故,感诸外物皆悉臭秽;五者、两舌业故,感外大地高下不平,峻崖险谷,株杌槎菜;六者、恶口业故,感生外报,瓦石沙砾,麤涩恶物,不可触近;七者、绮语业故,感生外报,令草木稠林,枝条棘刺;八者、以贪业故,感生外报,令诸苗稼子实微细;九者、以瞋业故,感生外报,令诸树木果实苦涩;十者、以邪见业故,感生外报,苗稼不实,收获尟少。

  以是十业,得外恶报。《业报差别经》

  6.种植园果故,林树荫清凉,桥船以济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给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长。如法戒具足,缘斯得升天。《杂阿含经》

  7.佛告天帝:复有七法广施,名曰福田,行者福即生梵天。何者为七?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坚牢船,济渡人民;五者、安设桥梁,过度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造作圊厕,施便利处:是为七事得梵天福。《佛说诸德福田经》

  8.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梵网经》

  9.善求自护者,自护如护命;以平等自护,而等护于命。《杂阿含经》

  10.己自护时即是护他,他自护时亦是护己;心自亲近,修习随作证,是名自护护他。云何护他自护?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自护者修四念处,护他者亦修四念处。《杂阿含经》

  11.常具惭愧,悲愍有情,下至蝼蚁,起护念想。《长阿含经》

  二、管理教化

  1.夫为国王,当行五事。何谓为五?一者、领理万民,无有枉滥;二者、养育将士,随时禀与;三者、念修本业,福德无绝;四者、当信忠臣正直之谏,无受谗言,以伤正直;五者、节欲贪乐,心不放逸。行此五事,名闻四海,福禄自来;舍此五事,众纲不举,民困则思乱,士劳则势不举。《法句譬喻经》

  2.若欲治彼恶行众生,先起慈心,智慧观察,思惟五法,然后当治。何等为五?一者、依实,非不实;二者、依时,非不时;三者、依义,非无义;四者、依柔软语,非麤犷语;五者、依慈心,非瞋心。《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3.大夫视奴客婢使亦有五事:一者、当以时饭食,与衣被;二者、病瘦当为呼医治之;三者、不得妄挝捶之;四者、有私财物不得夺之;五者、分付之物当使平等。《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4.奴客婢使事大夫亦有五事:一者、当早起,勿令大夫呼;二者、应所当作,自用心为之;三者、当爱惜大夫物,不得弃捐乞丐人;四者、大夫出入,当送迎之;五者、当称誉大夫善,不得说其恶。《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5.师教弟子有五事:一、当令疾知;二、当令胜他人弟子;三、当令知之不忘;四、诸疑难悉为解说之;五、欲令弟子智慧胜师。《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6.能令学、能教、学使敏、导善道、令属贤友,是师对弟子五事也。《善生子经》

  7.弟子事师,当有五事:一者、当敬歎之;二者、当念其恩;三者、所教随之;四者、思念不厌;五者、当从后称誉之。《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8.道成乃知师恩,见师即承事;不见者,思惟其教诫,如孝子念父母。《忠心经》

  9.器虽粗弊,不可便弃,各有所贮。愚贱不肖,亦不可弃,各有所用。《佛说孛经抄》

  10.凡物须时,时未及到,强设功力,反得苦恼。以是之故,世人当知时与非时。《百喻经》

  11.先自除恶,后教人除;若自不除,能教他除,无有是理。是故菩萨先应自施,自持戒知足,勤行精进,然后化人。《优婆塞戒经》

  12.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大般涅槃经》

  13.谋在多,断在独。谋之在多,可以观利害之极致;断之在我,可以定丛林之是非也。《禅林宝训》

  14.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朴者未必悖,承顺者未必忠,故善知识不以辞尽人情,不以意选学者。《禅林宝训》

  15.善住持者,以众人心为心,未尝私其心;以众人耳目为耳目,未尝私其耳目,遂能通众人之志,尽众人之情。《禅林宝训》

  16.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华严经》

  17.若人于财不生悭惜,亦不分别怨亲之相,时与非时,是人则能调伏众生。《优婆塞戒经》

  三、家庭人伦

  1.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五分律》

  2.供养于父母,及家之尊长,柔和恭逊辞,离粗言两舌,调伏悭吝心,常修真实语。《杂阿含经》

  3.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心地观经》

  4.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来福报转无量。《龙树菩萨说法要偈》

  5.子当以五事奉敬供养父母。云何为五?一者、增益财物;二者、备办众事;三者、所欲则奉;四者、自恣不违;五者、所有私物,尽以奉上。《佛说善生经》

  6.父母视子有五事:一者、当念令去恶就善;二者、当教计书疏;三者、当教持经戒;四者、当早与娶妇;五者、家中所有当给与之。《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7.夫视妇亦有五事:一者、出入当敬于妇;二者、饭食之以时节与衣被;三者、当给金银珠玑;四者、家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五者、不得于外邪畜傅御。《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8.妇视夫有五事:一者、夫从外来,当起迎之;二者、夫出不在,当炊蒸扫除待之;三者、不得婬心于外夫,骂言不得还骂作色;四者、当用夫教诫,所有什物不得藏匿;五者、夫休息,盖藏乃得卧。《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9.夫当以五事正敬正养至正安其妇。何谓为五?正心敬之、不恨其意、不有他情、时与衣食、时与宝饰。《善生子经》

  10.妇当以十四事事于夫。何谓十四?善作为、善为成、受付审、晨起、夜息、事必学、阖门待君子、君子归问讯、辞气和、言语顺、正几席、洁饮食、念布施、供养夫,此妇之十四事也。《善生子经》

  11.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相待以礼;二者、威严不阙;三者、衣食随时;四者、庄严以时;五者、委付家内。《长阿含经》

  12.妻复以五事恭敬于夫。云何为五?一者、先起;二者、后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旨。《长阿含经》

  13.女人之法,不当倚端正而生憍慢。形貌端正,非为端正也;唯心行端正,人所爱敬,是为端正也。《玉耶女经》

  14.奉事姑嫜夫主亦有五善: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所有美膳莫自口,先进姑嫜夫主;二者、看视家物,莫令漏失;三者、慎其口语,忍辱少瞋;四者、矜庄诫慎,恒恐不及;五者、一心恭孝姑嫜夫主,使有善名,亲族欢喜,为人所誉。《玉耶女经》

  15.为人者,当以五事亲敬亲族。云何为五?一者、给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长阿含经》

  四、断恶修善

  1.恶从心生,反以自贼,如铁生垢,消毁其形。《佛说孛经抄》

  2.檀越当以五事供养沙门、婆罗门。云何为五?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时施;五者、门不制止。善生!若檀越以此五事供养沙门、婆罗门,沙门、婆罗门当复以六事而教授之。云何为六?一者、防护不令为恶;二者、指授善处;三者、教怀善心;四者、使未闻者闻;五者、已闻能使善解;六者、开示天路。《长阿含经》

  3.善生!止非有四事,多所饶益,为人救护。云何为四?一者、见人为恶则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天路:是为四止非,多所饶益,为人救护。《长阿含经》

  4.无斗无有诤,慈心愍一切,无患于一切,诸佛所歎誉。《增一阿含经》

  5.吾宁守道,贫贱而死,不为无道,富贵而生也。《六度集经》

  6.贪人多积聚,得不生厌足,无明颠倒心,常念侵损他,现在多怨憎,舍身堕恶道,是故有智者,应当念知足。《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7.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佛遗教经》

  8.有六患消财入恶道,当识之!何谓六?一为嗜酒游逸;二为不时入他房;三为博戏游逸;四为好大伎乐;五为恶友;六为怠惰。《善生子经》

  9.见学胜己,不生妒心;自胜他人,不生憍慢。《优婆塞戒经》

  10.面上无瞋是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心上无瞋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均提童子)

  11.正直语者有二:一、称法说,令诸闻者,信解明了;二、称理说,令诸闻者,除疑遣惑。

  柔软语者亦二:一者、安慰语,令诸闻者,欢喜亲近;二者、宫商清雅,令诸闻者,爱乐受习。

  和合语者亦二:一、事和合者,见斗诤人,谏劝令舍,不自称誉,卑逊敬物;二、理和合者,见退菩提心人殷勤劝进,善能分别菩提烦恼,平等一相。

  如实语者亦二:一、事实者,有则言有,无则言无,是则言是,非则言非;二、理实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来涅槃常不变。(唐·永嘉玄觉)

  12.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宋·慈受怀深)

  13.菩萨成就四法,临命终时,诸佛现前。何等为四?一者、他有所求,施令满足;二者、于诸善法,深生信解;三者、于诸菩萨,施庄严具;四者、于三宝所,勤修供养。《妙慧童女经》

  五、理财之道

  1.始学功巧业,方便集财物。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杂阿含经》

  2.所有财宝皆分为四:一分财宝,常求息利,以赡家业;一分财宝,以充随日,供给所须;一分财宝,惠施孤独,以修当福;一分财宝,拯济宗亲,往来宾旅。《心地观经》

  3.一分奉施如来世尊及比丘众,一分施与舍卫城中贫穷苦恼无依怙者,一分财物留资国用。《大宝积经》

  4.一为供养父母妻子,二为瞻视人客奴婢,三为给施亲属知友,四为奉事君天正神沙门道士。《般泥洹经》

  5.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经》

  6.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善生子经》

  7.虽复巨富,心不放逸,多行惠施,不生憍慢。《优婆塞戒经》

  六、交友之道

  1.布施及爱语,利行与同事,如是四摄法,普摄诸世间。《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2.犹如在于鱼铺上,以手执取一把茅,其人手即同鱼臭,亲近恶友亦如是。《佛本行集经》

  3.若有手执沈水香,及以藿香麝香等,须臾执持香自染,亲附善友亦复然。《佛本行集经》

  4.莫亲恶知识,亦莫愚从事,当近善知识,人中最胜者。人本无有恶,习近恶知识,后必种恶根,永在暗中行。《增一阿含经》

  5.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增一阿含经》

  6.为人者,当爱乐人德,欣乐人善,不可嫉之。《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7.言佞之友,当以四事知:宣人之私、自隐其私、面伪称善、退则兴诽。《善生子经》

  8.人视亲属朋友,当有五事:一者、见之作罪恶,私往于屏处谏晓呵止之;二者、小有急,当奔趣救护之;三者、有私语,不得为他人说;四者、当相敬歎;五者、所有好物,当多少分与之。《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9.恶知识有四辈:一者、内有怨心,外强为知识;二者、于人前好言语,背后说言恶;三者、有急时,于人前愁苦,背后欢喜;四者、外如亲厚,内兴怨谋。

  善知识亦有四辈:一者、外如怨家,内有厚意;二者、于人前直谏,于外说人善;三者、病瘦县官为其征彸,忧解之;四者、见人贫贱不弃捐,当念求方便欲富之。《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10.善知识亦有四辈:一者、见人贫穷卒乏,令治生;二者、不与人诤计较;三者、日往消息之;四者、坐起当相念。《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11.善知识亦有四辈:一者、欲斗止之;二者、欲随恶知识,谏止之;三者、不欲治生,劝令治生;四者、不喜经道,教令信喜之。《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12.恶知识复有四辈:一者、小侵之便大怒;二者、有急倩使之,不肯行;三者、见人有急时,避人走;四者、见人死亡,弃不视。佛言:择其善者而从之,恶者远离之。我与善知识相随,自致成佛。《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13.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何谓如称?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何谓如地?百穀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佛说孛经抄》

\

  14.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见有过失,辄相谏晓;二者、见有好事,深生随喜;三者、在于苦厄,不相弃舍。《过去现在因果经》

  15.自不杀生,教人不杀,乃至自行正见,教人正见,若能如是,则得名为真善知识。《大般涅槃经》

  16.菩萨成就四法,所言人信。何等为四?一者、发言修行,常使相应;二者、于善友所,不覆诸恶;三者、于所闻法,不求过失;四者、于说法者,不生恶心。《妙慧童女经》

  七、养生之道

  1.噉食太过人,身重生懈怠,现世未来世,于身失大利,睡眠自受苦,亦恼于他人,迷闷难觉寤,应时筹量食。《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2.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婬;四者、不能讽诵经;五者、多著世间。《佛医经》

  3.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佛遗教经》

  4.人病有十因缘: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婬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风。《佛医经》

  5.步行有五德。何等为五?一者、能走;二者、有力;三者、除睡;四者、饭食易消不作病;五者、为行者易得定意,已得定意为久。《七处三观经》

  6.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厚,无为第一安。《太子瑞应本起经》

  7.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杂阿含经》

  8.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故受此食。《禅苑清规》

  9.经行有五事好:堪远行,能思惟,少病,消食饮,得定久住。《四分律》

  10.若人饮酒放逸者,当知有六患:一者、现财物失;二者、多有疾患;三者、增诸斗争;四者、隐藏发露;五者、不称不护;六者、灭慧生痴。《佛说善生经》

  八、人间生活

  1.见离坏众,能令和合。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耻处,终不宣说。《优婆塞戒经》

  2.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六祖坛经》

  3.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諠。《六祖坛经》

  4.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六祖坛经》

  5.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唐·惠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