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明咒功德网

大安法师:净土百问(16)

发布时间:2024-06-10 01:40:25作者:百字明咒功德网
大安法师:净土百问(16)

问:您能否从佛教的角度对我们当代大学生,就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提出几点建议?

答:当代大学生出生、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具有浓郁的现代意识,思想活跃敏锐,求知欲强,刻苦耐劳,有许多良好的品性。然而生长在这个市场与科技为主干的现代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强的竞争压力,内心的焦虑、迷茫以及程度不同的失落也严重存在。大学生心理障碍乃至自杀事件,呈上升趋势。所以,当代大学生以佛法来调适心理,健全人格,甚为必需。兹略述四点,聊备当代大学生参考:

1、相信因果报应。一个人命运的穷通贵贱,不是偶然的,中间贯穿着善恶对应回报的因果链。布施得财富报,放生得健康长寿报,嗔恚得相貌丑陋报等,所以对自己的命运要有正确的观念。命中没有福禄,费尽心机也得不到,命中有的好处,你不想要也不行,这叫“求之不可得,却之不可免”。这样,人生观便会达观,逆来顺受即是知天,进德修业始名立命。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命运便会向好的方面转化。

2、对世间现象要有空慧的正见。了知世间一切都是缘生法,并无实体,缘聚则有,缘散即空,如梦如幻。由业力感招的世相,多有逼恼。如是吾人处世,随缘任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无適无莫,则无往而不受益。

3、由智慧生起积极的人生态度,完善自己,服务社会。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得全方位提升自己的道德与智慧素质,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力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注重自我教育,要有特立独行的精神,对物欲、私欲要理性化,不可膨胀。淡然处之,心平气和,反而能获得应得的需求。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我们何不做一个君子呢?乐天知命、少欲知足,又能够面对社会积极进取,使自己成为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

4、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吾人几十年生命,亦是一项投资,宜投到有价值、收益丰厚的项目上。如是思惟,念佛求生净土乃最佳选择。念佛能令我们获得安心立命的精神家园,能令身心康乐,智慧开发,事业顺遂。临命终时,因念佛故,蒙阿弥陀佛愿力加持,往生安乐净土,永脱轮回之苦,速成佛果。人生一大事因缘于斯庆成,愿当代大学生于此深加瞩意。

问:东林寺为何确立净土五经一论的圣言量和中国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为两大参照系?

答:东林寺作为净土宗的祖庭,确立这两大参照系意谓:念佛法门乃佛教中之不可思议的圆顿大法,其事理境界惟佛与佛方能究竟,是故宜以圣言量作为至高标准。佛陀在涅槃时所开示的四依法亦云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世间的人每每将圣言量淡化处理,是因为对圣言量没有深入、恳切的体悟,常常省心省时地看看光碟、小册子之类,知见混乱,莫衷一是。所以净业行人一定要以圣言量作为判别知见是非邪正的标准。净土宗五经一论就是我们所依据的根本经典,一定要把五经一论的佛之知见建立起来,才能生起我们的正信、正行。第二个以净土宗祖师著作作为参照系。能被后人推尊为净土宗祖师者,悉是获证念佛三昧、成办往生的,是故读祖师的著作可靠,依教修行,不至有走错路、走弯路的风险。

净土一法,惟佛无问自说。净宗祖师依教奉行,得念佛法门之真实利益,教行理果在佛言祖语中完整体现,等同一味。是故我等净业行人掌握佛言祖语的精髓,便获得了判别是非的标准,其他邪知邪见及相似法在这面明镜前便原形毕露。在这个见浊日炽的末法时代,提倡并实施净土五经一论圣言量和祖师著作理念作为参照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是故东林寺的弘法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来开展的。

问:东林寺作为净宗第一祖庭,似乎特别强调计数念佛,譬如百万佛号闭关、“五·一”黄金周佛七、“十·一”黄金周佛七以及每日念佛规定数量,不知有何依据?

答:计数念佛方法乃中国净宗祖师的传承,这是针对众生心性特点来施设的。由于我等凡夫妄心波动大,又有与生俱来放逸懈怠的积习,而且初心念佛易生厌倦,常常会为自己不想念佛的懒惰而找种种的借口。由此就得对症下药,规定一个数量,就像给小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如果不完成,第二天就要罚站。这样强制性地规定数量,或能令念佛渐上轨道。另外,亦是念佛功夫的必需,以数量求质量。如果没有一定的念佛数量,想要臻入清净念佛境地是不可能的。心是否清净,不必顾及,你就注重你念佛的数量。在100万的数量里面,也许不期然地会有若干句比较清净的佛号,水到渠成,无心而得,所以宜注重计数念佛。古人对每日念佛数量的规定或3万,或5万,或7万,或10万。底数是3万,可见古人办道之笃实。现在吾人根器陋劣,又生存在这个忙碌的竞争社会,所以我们提倡每日念佛的底数是1万。如果1万佛号都不能保证的话,就很难说你是真念佛人了。1万声佛号约两小时能念完。一天24个小时,再忙碌两个小时总是能抽出来的。

另外,东林寺为了方便上班的净业行人念佛,特地在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组织佛七,海内外四众弟子云集,效果良佳。制度化的每月两次10天百万佛号以及每周的昼夜经行念佛,亦令全国各地同仁颇得法益,目前亦开展21日闭关,以及49日乃至百日闭关。净土法门贵在信愿行统一,以平实的念佛行持落实信愿、增上信愿,并由此令念佛功夫更为纯熟,良性互动。东林祖庭愿为十方净业行人提供服务,同登极乐,共证真常。

问:有某法师说,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的教育。您如何理解

?

答: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先要弄清何为宗教?何为教育?在佛教看来,宗教二字是分开诠释的,佛陀为适应教化对象而说的教法称为教,教法所出之源称为宗。永明大师云:“举一心为宗。”故佛教常称宗门教下。宗门指传佛心印、教外别传之禅门;教门指依大小乘之经论等言教而立的教宗,诸如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等。故知宗教一词涵盖着一代时教全体的义蕴。

自西方学术思想东传之后,一般将佛教所习用的“宗教”一词作为英文religion的译语,表达对超自然事物的畏怖与不安,并进而专指团体性与组织性信仰、教义、礼仪之体系。其中分为多神教、一神教、泛神论等。如是考辨,作为佛教徒宜从宗教原有的义理来理解、接纳。释尊以大悲愿力示现娑婆八相成道,一代时教之终极目标,无非令吾辈浪子就路还家,永脱轮回,悉成佛果。这是佛教之所以成为宗教的本质内涵。而教育一词,广义来说,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是指由专职人员和专职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更多属于世间法的范畴。那么,佛教有着世间道德教育的内容,然更多的是指向生命的终极关怀,即“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出世间的本怀。所以,不能将佛教的宗教内蕴与世间教育等量齐观。佛教是一门崇高而圣洁的宗教,提升生命,完善道德,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吾人能闻信佛教,当生稀有难遭之想,而那类将宗教视为迷信者,是不足与语的。冀诸同仁明辨之。

问:今生有幸闻到佛正法,遇善知识,发大菩提心,依法修行,信念坚定。我想生生世世都能闻佛正法,遇善知识,不忘失菩提心。怎样才能生生世世都不堕落,是否要证菩萨果位?

答:古语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今生已经闻到佛法,尤其闻到念佛往生一法,我们的标心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再有在这个世间的所谓生生世世之事。如果今生不能往生净土,下一辈子保持人身都难。得到人身要持好杀、盗、淫、妄、酒五戒,这五戒相当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试问这五戒五常我们能做到多少呢?做得有欠缺,那就保不住人身,诚如佛所悬记,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因为得人身要靠自己的善业力,所以很难。而往生净土则是靠阿弥陀佛愿力加持而成就的。所以转生保住人身比往生净土难。是故印祖开示:“修净土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等。若有丝毫求来生心,便非真信切愿,便与弥陀誓愿间隔,不能感应道交,蒙佛接引。”唯有成就往生净土,才能入不退转位,然后以神通妙用,分身他方世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很快圆满普贤十大愿王,快速圆成大乘的佛果。这样一生圆成佛果,才是一了百了之智举。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