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大谈因果的同时,作为本土最大的宗教的道教则强调道家也有因果理论,叫做承负,然而两者是一回事吗?在这里可以很肯定地说不是一回事,两者有明显区别。因果强调同一个体过去的所作所为会给现在带来什么,以及现在的所作所为将来会有怎样的命运;而承负说的是利益相关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前后传承关系,比如父母祖辈等的所作所为会给子孙后代带来什么影响等,或者同一部门前辈的做法给后来者带来的影响。
什么是因果?
上面说了,因果说的是同一个体前面的所作所为给后面带来的影响,我们前面的一篇文章详细讲述了因果规律,它由释迦摩尼佛提出,并经佛家历代高僧不断完善才成为今天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果理论告诉你,今天的幸福与不幸都不是偶然的,它是过去的因经过一定的积累和酝酿后的必然结果,当过去的因积累和酝酿到一定程度,果报往往变得难以改变。但是一些重大的因果案例却往往难以用因果来解释,例如一些人一出生就身患重大疾病,生命危在旦夕,或者早年没看出有什么重大过错却夭折了。一些人为了能继续用因果来解释,就强行推出三世因果,认为是前世的罪孽造成的,但这又和佛家理论冲突了,佛家认为很多重大罪孽都是难以转世为人,能成人的应当都不存在太大的前世罪孽了,像这种情况最好从承负角度去考虑。
什么是承负?
承负说的是前代的所作所为给后代带来的影响。当然,这种前后代可以是血缘关系的父子,也可以是利益相关的其它传承关系,例如师徒关系,收养关系等。就是说后一代能享用前一代的关照的情况,例如《易传·文言传·坤文言》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说的就是同一个家庭,要是前代积善,那么后代就有享福,如果前代作恶,后代也跟着遭殃。这点是以利益为基础的,如果不享用利益,那么受害也要少得多。例如一个大恶人,他的孩子一出生就交给一个善人抚养,那么影响就要少得多。而一个善人的孩子要是从小就交给恶人抚养,那么这孩子的一生就要坎坷得多。例如雷锋,我们很难用因果来解释他的人生经历,一个行善如此多的人却为何还遭如此伤害,但如果从承负来看,却不难发现问题;他的爷爷奶奶、父母和他弟弟都相续惨死,他成为了孤儿,邻居抚养下才艰难成长大,但最终的命运却还是和家人一样。虽然无法评估他祖辈是否留有功德,但至少他跟家人的命运高度相似。
两者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由上面可以看出,两者都有前因后果的关系,都强调要想后面好过,前面必须努力付出。不同的是,因果强调的是同一个体的前因后果,好的因可以让我们一生平安,不好的因也会让人生挫折连连。承负说的是利益相关的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承关系,好的承负可以让我们良性积累,完成重大目标,不好的承负也会累及子孙,让他们一辈子难以翻身,甚至早早夭折。
修行中要怎么运用好因果与承负?
首先来看因果,在讲因果之前要牢记一句话:因果规律来自生活,最终也回归生活,指导生活。我们生活中很多修佛人士动不动就拿因果来吓唬人,说对方触犯因果,会承受果报的。然而,这样拿因果规律来吓唬人本身就触犯了因果。因果规律本身是自然存在的,并不是由谁来制定或者管理的。因此,因果规律是可认知和可总结的,也可以用来指导生活,只要我们按因果规律做事,就可以离苦得乐,永保幸福。然而,佛经上的因果只是个总则,延伸到生活细节就要复杂得多,就难以一一参考,所以因果的细节还是得每个人仔细去总结。在这之前,我们要学会尽量简单生活,把生活里不必要的琐事去掉,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有限的因去总结果了,这里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因和果之间有个时间差,我们总结时要有这个耐心,也要学会判断因果之间的关联,不能按主观的意思去臆断,而是放平心态客观地去关联,只要坚持修上几年,生活就会一片明朗,我们就会很清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因为摒弃了各种不良的因,生活也因此顺畅了不少,当然也能看清别人的苦难根源在哪里。
再来看承负,说承负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形成,曹操把魏国最有谋略的司马懿安排给儿子当老师,蜀国诸葛亮最聪明,也是实权的掌控者,他把自己安排在前线,任由刘禅在背后跟听太监胡闹。结局是魏国的继承者司马家族代魏灭了蜀,刘禅却闹了个乐不思蜀的笑话。这里且不谈战争如何,单从承负的角度看,曹操觉得自己难以完成统一大业,于是就利用自己的权势给儿子弄了最有谋略的人做老师,保持了魏国的兴旺;而诸葛亮却忽视了承负,退一万步来讲,就算他打下魏国,统一了中国,昏庸的刘禅又如何能给国家带来幸福。因果规律可以让人一生平安,但要成大事,必须有足够的良性积累,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如果觉得无法完成某些重大任务的时候,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承负规律,给子孙良性的积累,让他们代我们去完成。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