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明咒功德网

刘余莉:谁是“先生”?

发布时间:2024-07-04 01:38:17作者:百字明咒功德网
刘余莉:谁是“先生”?

谁是“先生”?

《贾子》上记载着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梁怀王对贾子说,现在人把能够得到天地之道的人,称为“先生”,这是为什么呢?贾子就说,“先生”这个号是个泛称,大可称国君,中可称卿大夫,下可称一般的平民百姓。

如果为其正名的话,它不是“先生”而是“先醒”,即“先生”来自于“先醒”,即先觉醒。有的君主没有学治国之道,终日茫然不明得失,不知道治乱存亡的根本原因,每天匆匆忙忙,就像喝醉了酒一样。而贤明的君主好学不倦,勤于治国之道而不觉厌倦,因此,他很聪慧,较先明白治国之道。一旦治理国家,他就知道怎样把国家治理好;国家还没有混乱,他就知道国家混乱的原因;国家还没有安定,他也知道如何使国家安定;国家没有危亡,他也知道它危亡的根源何在。这样的人称为“先醒”,就是先觉悟、先觉醒。

世间的君主,有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下面就分别举三个例子。

楚庄王与晋国交战,大获全胜。回来路过申侯的封地,申侯为他进奉饭食。但到了日中,楚庄王还没有吃饭。申侯就来请罪。楚庄王叹道:“这不是你的过失。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君主是贤明的君主,又有贤师来辅佐的人,可以称王;君主是中等的君主,又有良师来辅佐的人,可以称霸;君主是下等的君主,他的群臣又没有一个赶得上他的,这样的人一定会灭亡。’现在我是下等的君主,而我的群臣又没有人能比得上我。我也听说过,‘这个世间不会缺少贤德的人’,而天下有贤德的人,我却得不到,像我这样的人,生活在世上,还吃什么饭呢?”这就是说,楚庄王虽然战胜了晋国这样的大国,他的道义都能够使诸侯顺从,但是他还想着怎么样得到贤良的人来辅佐自己,到了日中都忘记吃饭。这样的人可称得上是明君了,这被誉为“先醒者”。

宋昭公逃亡到了边境,喟然叹了一口气说:“唉,我知道我所以灭亡的原因了。因为自从我称王之后,我身边事奉的人有数百人,无一不说我是圣明的君主。在内听不到我的过失,在外也听不到自己的过失,所以才沦落到了今天的地步。我今天有这样的困境也是应该的。”此后,他洗心革面,白天学道,晚上讲道,这样勤学不厌。两年之后,他的美名远闻。宋人就把他迎回来,重新使他复国,终于成为一代贤君。死后,人们给他一个谥号,称为“昭公”。这个例子就是说,他亡国后又醒悟存亡的原因,所以被称为“后醒者”。

还有一个“不醒者”。从前虢国的国君骄纵放逸,而且自吹自擂,谄媚巴结的人都受到了重用,亲属也受到了重用,犯颜直谏的臣子都被诛杀放逐,致使政治一片混乱,整个国家的人都不服从他了。

后来,晋国就举兵讨伐他,虢君被迫出走。他逃到一个水泽地,说:“我渴了,想喝水。”他的车夫就给他敬献了一杯清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饿了,想吃饭。”他的车夫又给他敬献些肉干、干粮等等。虢君就很高兴地问:“从哪里来的这些东西啊?”车夫就说:“我已经储备很久了。”虢君就问:“你为何要储备这些东西呢?”车夫说:“是为了国君您逃亡的时候,防备路上饥渴而准备的。”虢君就问:“你早知道我会有逃亡的这一天吗?”车夫说:“我知道。”虢君说:“那你既然知道,为什么不劝谏我呢?”车夫就说:“因为您喜欢听谄媚巴结的话,而厌恶正直的话。如果我过去劝谏的话,恐怕早就没命了。”虢君听了之后勃然大怒。于是,车夫就赶紧谢罪,他说:“对不起,我的话确实有点言过其实。”虢君问他:“那我为什么逃亡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车夫说:“国君您不知道,您之所以逃亡,是因为您太贤明了。”虢君就说:“贤明是可以使人生存的,我却落得逃亡的地步,是什么原因呢?”车夫就说:“因为天下的君主都不贤德,只有君主您贤德,所以才会逃亡。”虢君听了之后喜笑颜开,说:“唉,你看,是贤德使我落得了如此困苦的境地呀

!”后来,他走到山中,又困又饿,很疲倦,枕着车夫的腿就睡着了。这个车夫趁他睡着时,把自己的腿撤走,用一个石块代替,自己就离去了。而这个虢君就饿死在山中,最后被禽兽所吞食。这就是一个已经灭亡了还不醒悟存亡原因的人,这就是“不醒者”。

这几个故事对比非常鲜明,告诉我们什么叫“先醒”、“后醒”、“不醒”。这个车夫对虢君这样的忠心,虢君逃亡时还跟着他一起逃亡,还为他准备了逃亡的清酒和干粮,确实是忠心可嘉。在逃亡途中,车夫想劝谏君主,告诉他为何如此落魄,君主却不愿接受劝谏,仍喜欢听逢迎巴结的假话。最后,这个车夫看他无可救药,才不得不离他而去。所以说,并不是身边没有贤明的臣子,而是君主不贤明。只有贤君能够任人唯贤,任用那些一心一意辅正他、可以犯颜直谏的人。

(摘自刘余莉老师《群书治要十讲》)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