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明咒功德网

仁清法师:《般若70义甘露滴》教授

发布时间:2024-01-02 01:39:43作者:百字明咒功德网
仁清法师:《般若70义甘露滴》教授

所谓“教授”是指佛语(佛经)以及佛语的密意释。无倒解释佛语的清净论著都是教授,分为大乘论著和小乘论著。能代表相智十法的“教授”是大乘的教授。

既然为了饶益一切有情要证得佛果,就要修持能证得佛果的方便,就应该要了解其修持的方法、次第。否则,会有颠倒修的危险。若要了解修持次第,必须先依止能无倒阐示修行教授的善知识,以修行教授作闻、思、修,才能证得所追求的圆满菩提

“开示能证得大乘发心所求之方便大乘语,是大乘教授之定义”。

“经教般若波罗密多”是开示能证得果般若波罗密多的方便,“大乘教授”是开示能证得圆满菩提的方便。经教般若罗密多就是大乘教授,如《现观庄严论》。

一位欲求果位法身的补特伽罗,在证得果位法身之前,必须先有“刹那加行”,这之前,必须先有“渐次加行”,这之前,必须先有“圆满一切相加行”。在资粮道时,总摄三智行相而修圆满一切相加行,之后,将证得“顶加行”,再之后,将证得“渐次加行”、“刹那加行”,最后证得佛果。

总之,《现观庄严论》所阐示的四种加行,都是能证得果位法身的方便。

“其中,由体性门,分为二:传授大乘教授、随示大乘教授”。1、传授大乘教授。为使已证得的功德不退转,辗转增长的缘故,传授的种种修行内容、修行教授。

2、随示大乘教授。为使未证得的功德能证得的缘故,传授的种种修行内容、修行教授。

“由传授规理门,分十:”,“修行及诸谛,佛陀等三宝,不耽著不疲,周遍摄持道,五眼六通德,见道并修道,应知此即是,十教授体性”。

1、传授修行本身体性之教授:是指无倒传授、无倒开示大乘修行(大乘道)本身体性的教授。“修行”主要是指了悟二谛(世俗谛和胜义谛)之智或大乘道。

《般若经》说:大乘修行是极为殊胜的修行,它的一分功德就远胜声闻中的圣者累劫修持证空慧所获得的功德,因为,菩萨是为了量等虚空的有情而修。

2、传授所缘境四谛之教授。大乘修行本身的所缘境就是四谛。无倒阐示苦、集、灭、道四谛的教授,是劣乘的教授。但《般若经》里提到的四谛,则是大乘教授的“所缘境四谛之教授”。

3、传授所依三宝之教授。大乘正行之所依是三宝。

4、传授无耽著精进之教授。

5、传授完全不疲惫精进之教授。

6、传授圆摄完整道精进之教授。

精进是懈怠的对治法,二者是矛盾,正相违,有三种。第一种懈怠是“耽著恶事之懈怠”,如出家众从事经营等。

第二种是“懒惰之懈怠”,用“完全不疲惫精进”对治。

第三种是“怯懦之懈怠”,即自轻、自卑。用“摄持完整道之精进”对治。

精进就是对于善事起好乐兴趣的心。

7、传授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及佛眼等五眼之教授。

“……眼”与“先知”无差别,依五眼为增上缘可获得六神通,(这里的)“眼”是心识,并不是色法。五眼全都是“意现前”。

8、传授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世随念通、天眼通、漏尽通等六神通之教授。

要得到神通,首先要成就“止”和“观”,通过止观双运,将欲界烦恼的现行断除,证得禅天根本定,再以禅天根本定为增上缘而成就神通。在禅天根本定时,补特伽罗会获得天眼、肉眼;大乘证量非常高的圣者,会获得慧眼、法眼。佛眼唯佛才有。

证得“神足通”时,该补特伽罗不会知道前、后世和他人心,但能示现种种变化,腾空入地等。

证得“天耳通”时,耳朵最少可听见此世间百由旬内的任何粗细声音,尽管如此,此也是“意现前”,并不能忆念前后世和了知他人心。有说在第四禅天的密严刹土中,报身佛在说法时,欲界身的初地菩萨,依天耳通之力可以听闻法音。

证得他心通者,对方所有的想法、念头,不管好坏,全都知道。

证得宿世隋念通者,可知前后世,但并不知他人的心念,不知粗细声、粗细色。

证得天眼通者,可现前看到百由旬内的所有粗细色,甚至可看到人的生死,也称为生死通。

证得漏尽通者,就是尽断一切烦恼,只有大、小乘阿罗汉有,外道没有。

9、传授见道之教授。生起无虚伪的出离心就算入道了,若心中还有大悲心和菩提心的话,就是入的大乘道,否则为小乘道。

声闻、独觉和大乘各有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共十五道。资粮道和加行道时是凡夫,到了见道则为圣者。

三宝中的“法宝”,是道谛和灭谛。证得见道的补特伽罗就是僧宝,该补特伽罗僧宝心相续中的道,就是“道谛”,也叫“法宝”。

见道时间很短,它断除的是遍计执(见道是遍计执的对治),修道时间很长,从初地见道后到十地都是修道,修道断除的是俱生执。将俱生执完全断尽的同时,就证得无学道,得到解脱。

“界限:从未入道至佛地间。”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