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妙下祥法师讲述:
◎第八偈
时间:二〇一二年九月初一
地点:辽宁省鞍山市佛协慈善院
听众:鞍山地区居士
今天还继续讲,昨天讲了第六个偈子和第七个偈子,今天讲第八个偈子:谦恭有忍辱,诣会于沙门,随时为法谈,此为最吉祥。
这个经主要是讲我们怎么获得最吉祥,也就是说我们怎么样获得真正的法益。在世间上生存,如果没有这些法,我们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吉祥。所以这个对我们来说,不管在世间生存,还是修出世间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谦虚是一种美德
谦恭有忍辱,换句话说是“忍耐与顺从”。谦虚指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并虚心向人请教。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人,却常常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好为人师
。谦虚是一种美德,是进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这个谦虚是修行佛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金刚经》里也讲过,但是它没有说谦虚,它说了一句重要的话,是什么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不会为自己所做的一些功德和一点成绩而自满,所以它和谦虚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
《法句经》第九十五偈,这个偈子这么说:“如大地一样平和,如门柱一样坚固,如无淤泥池水的清洁,阿罗汉者不再轮回。”这是一句偈子,讲的是当时佛陀住在祇园精舍时,在一次说法会上,说了这首偈语,这是有关舍利弗尊者和一位年轻比丘的故事。
一次,在雨安居结束后——印度安居的时候正值雨季,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正是雨季。安居结束后,也就是七月十五以后,舍利弗尊者计划外出游化——就像行脚似的。他向佛陀拜辞后,便与同伴准备离开。很多比丘都与舍利弗道别——因为他是长者,所以都来道别。在出发前,舍利弗念到每位比丘的名字和家族姓氏。因为他的记性特别好,不管多少人他都能记住,包括这人的名字、家族、姓氏——因为印度那时候都是把自己父母的名字和家族的姓氏加在前面。其中有位比丘未用个人及家族的姓名,所以当尊者念到他的名字时,并未注意到他,也没有跟他打招呼,这个比丘就生气了,耿耿于怀。
还有,当舍利弗尊者走过他身边时,因袈裟轻轻掠过他的身体,就碰了他一下,他也对舍利弗怀恨了。最后他知道舍利弗离开以后,他便去向佛陀告状说:“世尊!舍利弗尊者他自以为是你的大弟子,打了我一拳,差点伤了我的耳朵。他不但不向我道歉,反而到外面游化去了。”于是,佛陀便召回了舍利弗尊者。
这个人因为仇恨心起了一个造谣的作用。舍利弗尊者及其他人来到佛陀面前,向佛陀礼拜以后,恭敬地坐在一边。当佛陀问起这件事,舍利弗并没有为自己辩护,反而叙说自己的为人。没说这个事情“我怎么怎么地,我忘了”,或“他没说姓氏,我不清楚啊”,舍利弗并没有讲,他讲什么呢?讲“我现在是怎么样的一种修行的方式,我心里是怎么想的”,他讲自己的为人。
当舍利弗叙说自己为人时,那位诬赖他的比丘,立刻充满了懊悔,跪在佛陀的脚下,向佛陀忏悔,承认自己蓄意诽谤。佛陀对僧众们说:“舍利弗早已宽恕了他。”舍利弗走到那个僧人面前,向他行礼说:“同道,我已经宽恕了你,如果我有什么不对的,请你宽恕我。”这是舍利弗尊者,就这么谦虚。
这时,众比丘都说道:“这就是舍利弗的过人之处,他对这位欺骗他和诽谤他的比丘,不但不感到愤怒,反而向他行礼。”佛陀听到他们的谈话后,问道:“你们在说什么?”比丘们就把他们说话的内容告诉佛陀了。所以佛陀对比丘们开导说:“以舍利弗的性格来说,要他存有嗔恨心是不可能的。他的心像门柱一样地坚固,如大地一样地平和。”因为什么呢?他已经证到阿罗汉了。所以说有恭敬心的人,他不会对诽谤他的人起任何嗔恨心。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