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净空老和尚讲《四十八大愿》
佛的生活简单,我们记住这个原则,过一般人最简单的生活,这就对了。佛当年在世,三衣一钵,这最简单的生活。我们今天在这个时代学佛,我们在生活环境当中,三衣一钵决定不够用,要多添一点,添到我们能够生活得下去就行了,不能过分;过分,错了!过分要舍、要布施、要供养,要懂这个道理;决定不能够增长贪心,真正把贪瞋痴慢放下。这是教导世间人,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做给别人看的,希望别人看了之后有所领悟,他也能放下。我们自己样样表现都放不下,怎能叫别人放下?虽然经上讲叫人家放下,人家听了不服。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说法,为什么人家相信?佛做到了,说到做到,所以别人听了,服!我们今天跟人家讲,人家不服,是没做到。从前那个时代,他们树下一宿,我们今天做不到。到处化缘,建一个道场,建得富丽堂皇,谁住?自己住。信徒看了之后不服气,信徒说:我一生辛辛苦苦工作,住这个小房子,你们不劳而获,住那么好的房子。我听信徒在我面前说过,不服。可是不服,他还肯出钱,怪事了。我们常常听到许许多多反对的音声,是好事,能提醒我们自己的警觉,提供我们做修学的参考,我们要避免。
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给我们出家人做了个建议,希望出家人统统恢复托钵的制度,佛法就会兴旺。托钵,不要怕托不到;托不到,佛菩萨会示现来供养你
。《虚云老和尚年谱》我们看到,虚老和尚那时朝山,三步一拜,走到深山没有人烟的地方,生病了,饥饿了,水都找不到。正在这个时候,困难的时候,菩萨示现,文殊菩萨示现一个乞丐,在路上碰到他,看到他没有水喝,他自己带着水供养他了,自己在外面讨的饭也供养他,分给他吃,自然有佛菩萨照顾。所以水只要解渴就行了,饭只要能充饥就行了,不必讲求,讲求就起贪心。一定要吃什么口味,要吃什么花样,那你又有分别,又有执着,又打妄想,妄想分别执着马上现前了。离妄想分别执着是佛菩萨,起妄想分别执着,马上就堕落了。那个佛菩萨念头才一起,第二念马上堕落了,所以不管用。我们要在这个地方提高警觉,时时提高警觉,处处提高警觉,念念提高警觉,我们这一生才有指望。时时刻刻把「看破、放下」记住,心才一动念,要想怎样怎样,我们又没有看破,又放不下了。看不破,放不下,永远在佛门外,没进门,没入门,所以念佛也不能往生。真正要往生,还是要看破、放下,老实念佛,这个人才能真正往生。念念为别人,决定不要有一念为自己,自己念念要给别人做好样子。佛教导我们“受持”,受持就是依教奉行,如教修行;“读诵”,经天天要念。李会长在这里护持佛法,经营这个道场,他没有退心,他天天念《无量寿经》,心行相应,这才得阿弥陀佛、诸佛如来的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他为谁念的?为这道场,为我们同修大众,不是为他自己;为他自己,决定没有如此殊胜的感应,为众生。活为众生活着,死也为众生死,都是做出最佳的修学榜样。这个心永远清净,诸根寂静,永远保持清净;离分别,就是平等;清净、平等,那就觉悟。这是我们要记住,要认真学习,这样才能得佛在此地的保证,我们决定得生;生到净土,决定成佛。
我们要清楚,要明了,功夫之所以不得力,解得不够透彻,没有认真去做到。习气烦恼时时现前,还是它作主,随顺习气烦恼过日子,难!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大的转变,克服自己最大的困难,“克念作圣”,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跟它相反,我们就成功了。依旧随顺烦恼习气,难!一点一点的克服。譬如我们吃饭,有一些菜不合自己的口味,动了这个念头,自己马上就想到,“错了,我又堕落”。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