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没有证得法身,我们是凡夫,凡夫的共识从哪里建?我们今天修的是净宗法门,我们所依据的是《大乘无量寿经》,我们就明白了,我们的「见和同解」一定是依据《大乘无量寿经》。经上教我们做的,我们要认真努力做到;经上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决定遵守,决定不违犯。这部经典是我们的共识。你修学哪一个法门,哪一部经典就是你的共识,这样就没错了。所以我们每天早晚课在一起读诵,每天在一起学习、研究讨论,讨论的内容是什么?第一个是经义,第二个是讨论怎样落实,我们学了才管用。如果意思不清楚、不明了,没有办法做到,我们就错了,我们的修学就白修了。
实际上讲,「六和敬」里头重点就是前面两条。「见和同解」是修心,心清净平等了;「戒和同修」是修身。后面的四条是讲你落实,你这两条落实了。落实在口,「口和无诤」。我们大家在一起还有争论,你前两条没有。可是争论常常有,为什么会有争论?我们要多想一想。为什么佛菩萨他们在一起没有争论?我们这种争论的习气不好,这个习气没有办法带到极乐世界。争论的根源是什么?还不是自私自利吗?看到别人所作所为不合自己意思,这就争论了。为什么佛菩萨行我们不行?佛菩萨无我,所以他没有争论,佛菩萨决定没有自己的利益,所以他能够恒顺众生,能够成就随喜功德。我们今天不能随顺,这是值得我们深深反省的。别人争我们不争,就没事,就平息了。意见一定要化解
。依据什么化解?一定依据经论来化解。所以经论对於初学的人来讲,它是我们修学的标准,我们不能够离开这个标准。经论能够融化我们错误的知见,能够纠正我们错误的行为,然后真正能够做到「口和无诤」。诸位《金刚经》都念过,有很多人念得很熟。须菩提尊者他自己说了,释迦牟尼佛奖励他,说他得「无诤三昧」。为什么须菩提能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这两句话他做到了,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所以再想一想,世间一切法,《金刚经》上说得很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什么好争的!这个经上,《无量寿经》上教导我们「观法如化,三昧常寂」,你争什么?所以这一念「争」的念头,这个念头就错了,不知道事实真相。
知道事实真相,才能真正放下,「争」的这个念头再也没有了。能教导你的时候,教你;不能教的时候,让你。菩萨忍让。你不能接受佛的教化,佛就离开,让你。什么时候你起心动念:「我希望有好人来教导我。」佛菩萨就来了。不能接受劝导的,佛菩萨不来;想有好人来教导他,佛菩萨就示现。所以佛菩萨随类化身,随机说法。我们要学忍让,要学无诤,这里头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世间人常讲「家和万事兴」,争就不和了,一有争执,祸害就来了。决定不能争,不管有理无理,和为贵。无理尚且不争,何况有理?让对方慢慢去想,这都是教化的方式,在佛家讲,这是教学的仪式。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0九集) 2000/12/23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109
版权所有:百字明咒功德网